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坷  陆萌 《护理学报》2004,11(2):25-25
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在病人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翻转缝于腹壁。术后需要通过造口袋来收集造口引出的排泄物。我科2000年3月-2003年1月肠造口患者196例,其中乙状结肠造口168例,横结肠双口式造口3例,横结肠环状造口16例,回肠造口9例。现将不同的肠造口合理使用造口袋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陆萌 《医疗装备》2013,(12):94-94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该技术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NICU患者等。尽管PICC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小血管吻合修复面部瘢痕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2010年2~12月,我科在对大量额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面部瘢痕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额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小血管吻合修复半侧面部瘢痕4例,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注水期的护理、病室环境指导、体位护理、疼痛护理、皮瓣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4例皮瓣二期均成活,4周后成功断蒂,患者心态良好,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围手术期的周密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患者肿瘤伴随抑制现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的肿瘤伴随抑制现象(CTR)、预测肺转移的高危患者,并对其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1周血清中内皮抑素(E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术后每月摄胸部X线片和每3个月行胸部CT扫描,以了解是否有早期肺转移。比较出现肺转移组患者与未出现肺转移组患者手术前后ES、VEGF、bFGF和TGF-β1变化值的临床意义。结果在肺转移组8例与无肺转移组9例手术前后血清中ES变化值和VEGF升高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手术前后血清TGF-β1、bFGF变化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本组骨肉瘤患者可能存在肿瘤伴随抑制现象。血清VEGF、ES手术前后的变化值有望成为骨肉瘤患者术后早期筛查肺转移的预测因子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方法:采用彻底清创,Ⅰ期植骨的方法对38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8例中,35例感染控制达到骨性愈合,3例失败,其中感染复发2例,骨不连1例。结论:彻底清创,Ⅰ期植骨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DLX4的表达,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严格设置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胎盘组织中DLX4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LX4 mRNA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轻度为0.17±0.05、重度为0.09±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49±0.07,P<0.001)。DLX4蛋白在子痫前期胎盘中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P<0.001)。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症状的加重,胎盘组织中DLX4的表达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源异型盒基因DLX4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的发育障碍及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指骨骨折是手外科常见创伤性疾病,掌指骨参与腕掌、掌指、指间关节的构成,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手的功能。文中探讨微型钢板、穿髓克氏针固定、牵引位石膏托3种不同治疗方法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掌指骨骨折患者60例共95个部位,分别平均进入微型钢板内固定、穿髓克氏针固定及牵引位石膏托3种不同治疗方法组,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8.1±1.5)个月,按照总主动屈曲度系统(total active flexion system,TAFS)评分评估3组临床疗效。结果微型钢板组内固定优良率为90.9%,穿髓克氏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71.4%,牵引位石膏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55.6%,3组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钢板组较其他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感染率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为0.0%,穿髓克氏针组为15.4%(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预防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子宫内膜癌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同组医生施行的子宫内膜癌传统开腹手术6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失血少、术后发热率低、肠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切口裂开率高于腹腔镜组,而其他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稳妥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排空及胃动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排空及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用大黄水煎剂造脾虚动物模型,比以色法测定液体的胃排空,通过胃残留物的测定了解固体的胃排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结果 健脾消痞浸膏组胃内液体残留率低于脾虚模型组(P<0.01),健脾消痞浸膏高剂量和中剂量组胃内固体残留率亦低于脾虚模型组(P<0.01或P<0.05)。健脾消痞浸膏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浆胃动素高于脾虚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 健脾消痞浸膏具有促进脾虚动物胃排空和提高血浆胃动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兔骨骺软组织的冷冻保存和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模拟研究,为临床骨骺软骨的保存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个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的髂骨骨骺24份。用10%二甲亚砜(DMSO)冷冻保护液保护后,用温度速 降仪使骨骺软骨的环境温度逐渐降至-80℃,然后迅速放入液氮中保存1、3、6周。取出后在室温下置入等渗盐水中复温。其中12份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另12份作为供体,植入同种成年兔股骨头部分缺损中,分别观察4、12和24周。然后取出股骨头进行大体、 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实验显示,在上述冷冻条件下,大部分骨骼可存活并保存骨骺组织生长塑形,逐渐骨化和替代关节软骨的功能。结论:只要冷冻条件合适,骨骺软骨组织保存一定时间后仍具有生理功能,这为临床上修复骨骺损伤和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