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统计我院近2年来先天性心脏病30例与风湿性心脏病50例病人术后早期尿量、补钾量及血钾测定值,结果表明术后当日至次日晨低血钾最明显。而术后第1天及第2天钾丢失已不甚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O中毒致迟发性脑病(DNS)大鼠脑内CD4^+T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CO中毒致DNS的病理过程。方法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3、7、10、20d组,每组5只。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脑内病理形态学变化,及CD4^+T淋巴细胞浸润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在大脑皮层及海马均出现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染毒后7d组最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无CD4^+T淋巴细胞浸润,有少量GFAP表达;各染毒组不同脑区CD4^+T淋巴细胞、GFAP均有不同程度的浸润和表达。CD4^+T淋巴细胞染毒后3d开始浸润,7d达峰值,两者在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染毒后GFAP均有大量表达,随染毒时间延长表达数量呈上升趋势。结论CD4^+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CO中毒致DNS的免疫病理过程,GFAP阳性细胞对CO中毒引发的DNS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视觉中枢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常压对照组(NP组),高压空气对照组(HBA组),和HBO实验组(HBO组)。HBA组和HBO组动物分别给予0.25MPa高压空气和纯氧,升压20分钟,在0.25MPa下稳压4小时,然后经20分钟减至常压。动物出舱后立即灌注取脑,利用NADPH-黄递酶(NADPH-diaphorase)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见脑组织外侧膝状体(LGN)、视皮层及大脑顶叶皮层的表达。结果:NOS阳性细胞存在于大鼠LGN、视皮层及大脑项叶皮层中。在0.25MPaHBO作用下,视皮层、大脑顶叶皮层中NOS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而LGN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O对视觉中枢的毒性作用与视皮层NOS阳性细胞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IL-2产生和IL-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了雷公藤内酯醇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IL-2)产生及IL-2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对IL-2产生无影响,但对IL-2受体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抗免疫排斥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IL-2受体表达,从而使IL-2与IL-2受体的相互作用受到影响,最终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氧( HBO)治疗急性CO中毒大鼠皮层不同细胞构筑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差别,探讨HBO治疗急性CO中毒的机制及靶向定位。方法利用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CO中毒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测定在CO中毒和HBO治疗1 d、3 d、7 d、14 d和21 d后Caspase-3、NeuN和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急性CO中毒后,皮层神经细胞凋亡随中毒后时间延长而加重;不同细胞构筑发生凋亡程度不同,内颗粒层和内锥体细胞层最明显;Caspase-3与MMP-9在内颗粒层与内锥体细胞层变化最明显,在1 d开始增多,3 d达到最大值,7 d开始减少;HBO治疗后,MMP-9和Caspase-3降低,尤其以内颗粒层与内锥体细胞层最明显;且HBO治疗7 d后,降低最明显。结论急性CO中毒后,皮层各层神经细胞均发生凋亡现象,内颗粒层和内锥体细胞层最明显;凋亡可能与MMP-9降解神经细胞周围的基质, Caspase-3促进凋亡有关;HBO治疗可能是通过调控复杂的蛋白表达机制,调节MMP-9以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最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HBO治疗7 d对凋亡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心脏直视手术后纵隔炎、胸骨裂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校附属珠江、南方医院自1978年5月~1985年5月共发生7例,均经手术处理,其中6例治愈,1例死亡。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讨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例1 尹××,女性,21岁,病案号74727。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于1985年5月27日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置入28号Bjorkshiley机械瓣,后因机械瓣故障,再次阻断循环更换28号广东Ⅰ型生物瓣。术后心  相似文献   
8.
<正> 1990年2月至8月我院收治148例脊髓灰质类病人。为了查清发病原因,我们对其中50名患儿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情况 1.发病特点:流行发病范围较广(涉及周围10个县市,其中以滑县、浚县、延津等地较多)来势较快,人数较多,这是本年度该流行的最大特点。 2.年龄结构较小。50名患儿中,半岁以下者3例,占6%;一周岁以下者19例,占38%,1.5岁以下者13例,占26%;2周岁以下者11例占22%;3周岁以下者3例,占6%,3周岁以上者只有1例,占2%。 3.接种情况:从调查来看,患儿均未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服药。50名患儿中服过3次糖丸的仅有1名,占2%,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CO中毒后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CD4^+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从系统细胞免疫反应角度探讨迟发性脑病(DNS)与免疫反应的关系。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1、3、7d组和高压氧(HBO)治疗7d组,每组6只。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脑内病理形态学变化,及VCAM-1表达、CD4^+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对照组无VCAM-1表达、无CD4^+T淋巴细胞浸润;各染毒组大鼠脑内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变性坏死的神经元均有VCAM-1不同程度的表达。染毒后1d组为表达高峰(P〈0.01),3d组VCAM-1的表达数量有所减少。此时,局部大脑皮层开始有CD4^+T淋巴细胞浸润;至染毒后7d,在部分变性坏死的神经元上仍有VCAM-1的持续表达,而CD4^+T淋巴细胞浸润达高峰(P〈0.01)。染毒后立即进行HBO治疗7d,其VCAM-1、CD4^+T淋巴细胞均显著减少,与染毒后7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DN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G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胶质细胞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Gz重复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5只)、+4Gz锻炼组(15只)、+4Gz锻炼后再暴露于 10Gz组(15只)及单次+10Gz暴露组(5只)。各组暴露后2d处死取脑,做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4Gz/3min暴露1次、3次和5次后(两次之间间隔24h),GFAP阳性细胞数由少至多,以细小型为主;单次+10Gz暴露后,GFAP阳性反应较强,肥大型在梨状皮层和丘脑下部最多,在顶叶皮层和海马较少;+4Gz分别暴露1次、3次和5次后再暴露于+10Gz,肥大型在各脑区逐渐减少,在顶叶皮层和海马逐渐消失,代之以细小型。结论 低G值反复暴露后再暴露于高G值对脑的保护作用,与其能减少肥大、肿胀和损伤的GFAP阳性细胞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