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位置较浅脑膜瘤可完整切除,位于中线深部及颅底者,完整切除较困难,多数作者认为先行囊内切除,再切除囊壁为较合理的方法,手术成功关键是妥善止血。我科自1990年11月与1991年11月,采用WBL4型微波治疗仪结合声外科吸引器(CUSA),  相似文献   
2.
地榆升白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aves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常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症,严重时可有0.1%~0.5%的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多在服药的前2~3个月内,当白细胞降至3×109/L以下或粒细胞总数降至1.5×10 9/L以下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将影响甲亢的治疗和预后[1].笔者应用地榆升白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反应性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4年以来用HBVM阳性产妇胎盘,经匀浆、水解、脱毒及超滤等处理后,制成注射剂(SPTF)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解其有效组分及作用机理,我们在对其进行其它多项生化分析的同时,分析检测了SPTF中氨基酸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变学生对脑神经学习畏难心理和学习兴趣淡化趋向;切实掌握脑神经知识结构。方法在教学计划不变精讲理论后,用课前备好的头颅标本半成品,现场有序剥离显示出全部脑神经,结合实际逐一讲授。结果 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提问踊跃,答疑效果好,标本实用性强。结论 较传统神经教学模式更能调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学生反映确是“百闻不如一见”。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卫生队伍存在技术水平偏低,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地方由于政策问题,使人才走失,投资减少,以及面向农村分配院校毕业生比例过低。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①以新的医学模式发展高等医学专科教育;②调整中等医学专业学校的招生结构;③改革医学院校毕业生分配办法,实行大学生下基层服务制度;④重视发展乡医教育;⑤改善农村卫技队伍待遇,放宽普升条件;⑥研究改进乡卫生院办院模式,落实人才培训经费。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主要由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或缺损所致,虽然临床上少见,但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在早期诊断及围手术期治疗方面均有改进,治愈率有所提高。我科2000年10月~2005年3月收治10例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患儿,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入院就诊时间为生后5 h~6 d,早产5例,低体重儿3例,有明确窒息史4例,合并脐膨出1例。全组均表现为腹部膨隆、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或紫绀、频繁呕吐,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均抽到气体或脓汁、粪便,X线立位平片均显示胃泡影消失及膈下游离气体。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0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患者全部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水煎剂,1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5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几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颖虹  张光毅  徐川  吕和平 《医学争鸣》2003,24(17):1617-1618
目的 :评价几种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方法 :对 386例患者行胃镜钳取胃窦粘膜 ,分别经改良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 (RUT)试验、14 C 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检查及HpIgG血清学检查 ,与细菌培养结果对照 ,用 χ2检验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 :RUT ,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与细胞培养的符合率相近 ,其中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的符合率更相近 (99.7% ) ;HpIgG血清学检查的敏感度虽和其余检测方法无差别 ,但其特异度较低 ,尤其是复诊组的特异度 ,与其他检测方法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且与初诊组相比也有差异 (χ2 =35 .18,P <0 .0 1) .结论 :HpIgG血清学检查可用于Hp感染的筛查 ,而不能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是较可靠的H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处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寻找一种概念明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方法,为临床处理脱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总结三家医院收治的168例不同病因所致C1-2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位的复位情况将其分为3型:(1)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该型又以复位后的稳定性不同分为T1和T2型;(2)手术复位型(operationreductiontype,O型);(3)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type,I型)。简称TOI分型。T1型采用牵引或支具治疗8~10周;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固定融合(其中6例只行C1-2临时固定,不行融合);O型采用前路松解 后路复位固定融合;I型实施减压原位固定融合。根据Symon和Lavender临床标准、JOA脊髓功能评定标准和影像学测量C1-2脊髓有效空间(spaceavailableforthecord,SA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68例中,T型137例(81%),其中T1型71例(43%),T2型66例(38%);O型28例(17%);I型3例(2%)。术前SAC为3~13mm,平均8mm,术后为11~19mm,平均16mm。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为64.7%;临床有效率为88.7%。T型病例中77例未融合固定者愈合后仍保留C1-2活动功能。结论:寰枢椎脱位的TOI外科分型概念清楚,界定明确,可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寰枢椎脱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的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SDA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未显影的岩下窦插管,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和瘘口。结果5例插管成功并达到完全致密栓塞;2例导管虽插入海绵窦,但海绵窦分隔致导管位置与瘘口不相通,而改行面静脉-眼静脉途径插管行栓塞治疗。7例病人均治愈,随访5~2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是CSDAF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即使岩下窦未显影,也有相当部分病人可插管和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