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性,25岁,3年前因右股骨下段包块伴疼痛、肿胀入院。X线诊为骨肉瘤,行右大腿高位截肢手术,病理证实为右股骨下段骨母细胞型骨肉瘤。近日感上腹部疼痛不适,硬物感,伴腹胀、胃纳差,无发热、呕吐。体重减轻,二便正常。体检:左上腹饱满,左季肋部可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诊断颈椎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颈椎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或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的三维重组。结果:SSD、VR和4D对于颈椎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全面、细致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本组三维重组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1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恰当地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功能,可清晰显示颈椎的空间解剖关系,较为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经动脉超选择热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后碘油沉积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 6 9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灌注热碘油栓塞剂 (5 5℃~ 6 5℃ )和化疗药与生理盐水混合剂 ,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对照组热碘油栓塞剂和化疗药与生理盐水温度控制在 2 0℃。术后复查甲胎蛋白 (AFP)及 CT,独立盲法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 ,对比两组肝癌患者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碘油沉积 :良好 36例、不良 3例 ,与对照组对比有极显著差异 (P<0 .0 0 1)。实验组生存率 :6个月、12个月、18个月、2 4个月、36个月、4 8个月分别为 :10 0 %、97%、90 %、79%、6 2 %、38% ,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其操作简单 ,碘油沉积良好 ,能显著提高疗效 ,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的X线、CT表现 ,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 ,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 6例 ,诊断准确率 38.8% (2 6 / 6 7) ;CT发现Ⅰ期~Ⅱ期ANFH4 6例 ,诊断准确率 6 8.6 % (46 / 6 7)。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 ,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 ,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Spiral CT;S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对68例经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和电子结肠镜活检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前行螺旋CT扫描,进行螺旋CT术前TNM和Duke分期,然后与术中、术后病理各分期一一对照。结果:螺旋CT双期扫描显示结直肠癌的敏感性达98.5%(67/68);对结直肠癌TNM分期的准确率83.8%(57/68),Duke分期的准确率为86.7%(59/68),较文献报道的普通CT扫描的50%有明显提高。其中T分期,螺旋CT诊断的正确率为88.2%(60/68);N分期为83.8%(57/68),5例有肝转移的病人螺旋CT均正确诊断。结论:充分的扫描前肠管准备和良好的扫描方法是螺旋CT时结直肠癌准确分期的关键;螺旋CT扫描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很有价值,是目前临床评价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最有效检查方法之一;螺旋CT扫描时结直肠癌的T分期存在一定限度,对于微小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微小或潜在转移的诊断尚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戍像(DWI)、灌注成像(PW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SignaHDx1.5T磁共振对51例颈部单侧或双侧肿大淋巴结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成像(PWI),其中28例为恶性病变,23例为良性病变,均经病理证实。然后通过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淋巴结的DWI信号强度、表观扩散系数(ADC)、PWI的时间一强度曲线(TIC)。结果在DWI序列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艮性组的ADC值为(1.658±0.176)×10^-3 mm2.S-1,恶性组的ADC值为(0.858±0.158)×10^-3mm2·s-1,恶性组的ADC值明显小于良性组(P〈0.05)。良性淋巴结的TIC曲线多表现为Ib型,而恶性多为Ia型,Ic和II型曲线敏感度、特异度不高。结论联合应用DWI和PWI,有利于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可提高病理性淋巴结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便秘的原因 ,并评价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对诊断便秘的价值。方法 对 110例临床诊断为便秘患者先做结肠运输实验 ,再做排粪造影。结果 结肠运输实验异常者 79例 ;排粪造影异常者 5 3例。综合分析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 ,诊断为结肠慢运输 40例 ,功能性出口梗阻 5 3例。结论 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联合应用 ,能够更加准确区分结肠慢运输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便秘 ,进一步明确功能性出口梗阻的病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序列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检测差异,并探讨DWI的参数设置及病理基础。方法使用GE Signa HDx 1.5T磁共振对61例可疑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自旋回波T2加权像(SE T2WI)、自旋回波T1加权像(SE T1WI)及DWI,其中26例(36髋)证实为坏死,35例(70髋)为正常,然后通过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扩散敏感度b值分别为200、400、600、800 s/mm2时DWI信号强度、表观弥散系数(ADC),对比DWI、SE T1WI及SE T2WI检测结果。从而显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敏感性。结果当b值取400 s/mm2时,最有利于图像分析及诊断。缺血坏死组平均ADC值为(12.5±1.4)×10-4 mm2/s,健康组为(2.7±1.2)×10-4 mm2/s,健康组的ADC值明显小于坏死组(P<0.05)。 DWI、SE T1WI与SE T2WI分别检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36髋(100%)、32髋(89%)和30髋(83%)。3种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WI有利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鉴别,与常规序列对比,可提高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l(OIP5-AS1)调控miR-375/活化蛋白C(APC)轴对急性胰腺炎(AP)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AP相关的GEO表达数据,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miR-375的上/下游靶点,将OIP5-AS1和APC纳入研究.利用双...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在CT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方式,对完成精确检查并取得优质影像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检查16556例,男性8923例,女性7633例,其中儿童894例,60岁以上的老人1748例,增强扫描1261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Emotion6多层螺旋CT机,针对特殊年龄段,如根据老年人心理上的特点,采取介绍检查方式和心理指导,热情接待,消除对大型仪器的恐惧感;对儿童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对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作解释工作,在注射过程中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减轻紧张情绪。结果:由于在扫描过程中患者能够心态平稳配合医生检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结论:心理护理是整个CT扫描检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CT检查的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