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老年痴呆症中50%~60%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rimersDisease,AD)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的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D具有神经元减少、突触损害、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与血管斑等病变的特征。AD的主要症状主要是由胆碱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这就为AD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在许多AD患者额叶皮层和海马中观察到胆碱能的传递消失。这表明给予胆碱能刺激至少是减轻AD的某些症状的一种方法。代表药物有:1.1他克林(tacrine)犤1-2犦他克林所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中治疗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粮食作物中T-2与HT-2毒素的高灵敏度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方法染毒的粮食样品以柱淋洗方式用甲醇提取后,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再经七氟丁酰咪唑衍生化后,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在染毒大米、小米、糯米和玉米样品中,T-2与HT-2毒素在0.5~100μg/kg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优分析条件下,两种毒素的最低检出限均在0.05~0.5μg/kg。在2、30、60μg/kg 3个加标浓度下,T-2与HT-2毒素的方法回收率均在47.2%~110.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类粮食样品中T-2与HT-2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芥子气被称为“毒剂之王”,除被用作化学武器外,近年来也成为恐怖活动的主要威胁手段之一。在应对芥子气引起的化学恐怖袭击和突发化学应急事件时,对其进行快速而准确可靠的侦检是一切救援行动的关键。对芥子气中毒人员体内诊断标志物分离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是军事分析化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芥子气的中毒机制及体内代谢途径,综述了各类芥子气体内代谢标志物(如芥子气的水解产物、谷胱甘肽加合物、DNA加合物及蛋白加合物)的检测方法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检测鱼肉制品中河豚毒素的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采用直接碱解的样品处理方法,将鱼肉制品中的河豚毒素转化为C9碱,经阴离子交换(SAX)固相萃取柱净化、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硅烷化衍生后,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在最优分析条件下,染毒的鱼肉样品中河豚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kg,检测限为8μg/kg。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相对简便。  相似文献   
5.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令我们警醒,而如何吸取经验教训,形成有效的防控策略,更值得深思。本文基于既往突发化学事件经验总结,从监测预警、灾害评估、现场侦检、远程遥测等几个方面,就相关机制、硬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介绍国外监测、侦检装备的新发展方向的同时,指出中国防化监控建设存在着严重的“瓶颈”,旨在引起业界同行的更多关注,以期有效地提升国家化学应急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芥子气(sulfur mustard,HD)是一种糜烂性化学战剂,能造成皮肤、眼及呼吸系统等的损伤.虽然芥子气作用机制的研究开展较早,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芥子气中毒后可产生多种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水解、氧化产物,谷胱甘肽、蛋白及DNA加合物,本文重点围绕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体内分布及代谢行为等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喷雾等软电离质谱技术用于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对映体标记法、离子—分子反应法以及动力学方法等3类。通过综述对质谱技术用于手性识别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芥子气(sulfurmustard,HD)是一种糜烂性化学战剂,能造成皮肤、眼及呼吸系统等的损伤。虽然芥子气作用机制的研究开展较早,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芥子气中毒后可产生多种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水解、氧化产物,谷胱甘肽、蛋白及DNA加合物,本文重点围绕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体内分布及代谢行为等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