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由于害虫抗药性的不断增加,致使对农药的滥用和过量使用现象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及有益生物和野生物的极大危害,因此使得人们对利用天然植物源产物防治害虫的兴趣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 杀虫剂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与其自身结构有关,但其生物活性的发挥受其剂型的影响,因此为提高药效或克服某种杀虫剂的不足如气味、安全性等,针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施药条件、不同的靶标害虫,将其加工成不同的剂型,而剂型的不同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助剂实现的,现将部分杀虫剂的剂型与助剂的种类如下特点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左心室几何构型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 38例患者和 86例正常者 (对照组 )的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检测。依据左室质量指数 (LVMI)、相对室壁厚度 (RWT)将 1 38例EH患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组 (5 8例 )、向心性重构组 (2 2例 )、向心性肥厚组 (2 1例 )、离心性肥厚组 (37例 )。应用单元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左房内径指数 (LADI)、左房射血力 (LAEF)与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EH各左室构型组的LADI、LAEF较对照组增大 (P <0 .0 5~P <0 .0 1 )。结论 LADI、LAEF增大出现于EH患者左室肥厚之前 ,并存在于各种左室几何构型中。肥厚性左室构型、年龄、收缩压 (SBP)分别与左房扩大及做功增强相关 ,是导致EH患者左房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浆炎症反应物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140例UA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7例)和丹红治疗组(7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50名。丹红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为3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结束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浓度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3周后,CRP,IL-6,FIB,DD,PAI-1水平下降(P<0.05或P<0.01),t-PA活性升高(P<0.01)。治疗前UA病人的CRP与IL-6,PAI-1,DD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t-PA呈负相关(P<0.01)。丹红治疗组治疗后CRP与IL-6,PAI-1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t-PA呈负相关(P<0.05)。结论UA病人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提高纤溶活性,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决定了心房存在非均质性电传导及电活动。当心房容量及压力增高导致心房扩张时 ,易发生兴奋性的离散。P波离散度( Pdisp)则是心电图反映心房电活动不均一的指标 [1、2 ]。本研究根据急性心肌梗死 ( AMI)时 P波终末电势 ( Ptf V1 )异常与左房压、左室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型伊立替康衍生物ZBH-1208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分析ZBH-1208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结肠癌SW1116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及人胚肾29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ZBH-1208对肿瘤细胞周期及活化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ZBH-1208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ZBH-1208作用各肿瘤细胞后IC50值在0.002μmol/L-0.265μmol/L之间,而对照组伊立替康(CPT-11)的IC50值在0.464μmol/L-52.111μmol/L之间,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ZBH-1208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百分比到达90%以上;并且诱导活化形式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与CPT-11相比,新型化合物ZBH-1208具有高效低毒、起效快的特点,可使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与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于170例首次AMI患者根据入院hsCRP的水平分为G1组(hsCRP≤5.1mg/L,44例),G2组(5.2mg/L38.6mg/L,37例),比较各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年中34例(20%)发生心力衰竭。随着PCI术前hsCRP水平的升高,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逐渐上升(G1组~G4组分别为:9.1%比16.0%比28.2%比29.7%,P均〈0.05);与同组PCI术后1周比较,术后1年时G3组、G4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58.61±10.10)ml/m2比(61.84±9.92)ml/m2,(59.70±11.88)ml/m2比(66.46±10.52)ml/m2]、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28.20±6.55)ml/m2比(31.06±7.14)ml/m2,(27.40±6.49)ml/m2比(31.62±8.03)ml/m2]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52.56±7.58)%比(49.56±9.63)%,(53.19±8.12)%比(48.73±7.11)%],P〈0.05~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hsCRP水平是AMI患者发生心衰的预测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052,P=0.003)。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纤溶活性变化。方法检测并比较47例ACS病人、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病人和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CRP、纤维蛋白原(FIB)、血脂、D-二聚体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及自细胞(WBC)总数。结果与SA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病人CRP、FIB、WBC、D-二聚体及PAI-1明显升高(F=6.027~2543.668,q=3.571~16.098,P〈0.05、0.01),tPA降低(F=4.138,q=3.043~3.913,P〈0.05);CRP与D-二聚体及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26、0.393,P〈0.05、0.01),与tPA活性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ACS病人炎症标志物水平增高及纤溶活性降低,CRP水平升高与纤溶活性降低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及纤溶活性降低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进入靶细胞的过程是由病毒表面的包膜糖蛋白(Env)跨膜亚基gp41介导的。gp41中含有2个α-螺旋疏水重复序列,即N末端重复序列(HR1)和C末端重复序列(HR2)。在融合过程中,它们能寡聚化形成gp4l介导膜融合的功能性结构(6股α-螺旋束核心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使得病毒膜与细胞膜接近,继而发生融合。任何可有效阻止6股α-螺旋束核心结构形成的化合物,均有可能产生抗HIV融合活性。多肽类HIV融合抑制剂中C肽和N肽分别衍生于HR2和HR1,具有很好的抗HIV融合活性,C肽类中的新药enfuvirtide(T-20)已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现综述近几年HIV融合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干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葛根素治疗组(40例)。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行静脉闭塞试验(VOT)。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VOT前及VOT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FINS、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2)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TC、TG、LDL-C、PAI-1明显下降(P<0.05,P<0.01),ISI、HDL-C、VOT前及VOT时tPA明显增高(P<0.05,P<0.01)。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与TC、TG、LDL-C、PAI-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VOT前及VOT时tPA呈显著负相关;ISI与TC、TG、LDL-C、PAI-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VOT时tP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血脂、纤溶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