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CT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扫描对家兔急性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采用约为常规剂量2倍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再将其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一次性扫描组):CT扫描层厚为2.5mm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和18次,48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重复扫描组):CT扫描层厚以5mm分别连续扫描2、4、6、8、10和12次,24h后重复上述扫描,24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h后剖杀。(3)健康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脾组织作病理分析。结果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红髓髓窦略扩张、淤血;连续9-18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可见网状组织细胞增生和吞噬含铁血黄素。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红髓髓窦轻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16-24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间或有组织细胞增生。结论常规脾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脾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一、二位[1].目前最常用的胃镜检查仅能显示胃腔内病变的形态,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图像能清晰显示肿瘤的浸润范围与程度(T)、周围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脏器转移(M),本次研究利用MSCT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比,旨在确定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SANT患者的MRI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10例均行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双回波同反相位磁共振成像(IP/OP).结果 (1)单发9例,均为类圆形肿块,4例(44.4%)见假包膜;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8例(88.9%),不均匀稍高信号1例(11.1%);动态增强扫描均为向心性、渐进性强化,其中辐条轮状强化7例(77.8%),明显结节样强化2例(22.2%),延迟期呈等或高信号,内均见裂隙;7例DWI检查中,低信号6例(85.7%),等信号1例(14.3%);病灶内出血2例(22.2%),均未见坏死囊变.(2)多发1例,表现为脾内弥漫分布的类圆形小结节(>10个),T1WI均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渐进性强化.结论 单发脾SAN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特别是病灶周围假包膜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多发SANT与脾脏其他脉管性肿瘤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118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医院治疗的肺结核未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痰液,检测致病菌类型;所有患者行CT检查。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观察分析患者的CT表现特点。结果 118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136株真菌菌株,其中以曲霉菌属102株占75.00%为主;118例患者CT显示病灶位于双肺35.59%,累及2个肺叶46.61%;CT表现为空洞影79.66%、结节影74.58%,以空洞影、结节影、斑片状影和树芽征为多见;试验组CT显示两个肺叶受累、支气管播散、胸腔积液和空洞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霉菌属是导致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肺结核继发肺真菌感染后CT表现多样,感染灶范围扩大,病灶形态边缘更模糊、多样化,胸腔积液率高,支气管播散病灶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MRI增强各期灰阶比值鉴别G2、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与胰腺癌(PDAC)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G2、G3级PNET 37例与PDAC 52例的MRI图像,通过阅片系统灰阶值测量软件,测量增强各期病灶的灰阶值。分别计算灰阶比值动脉期/T1平扫、实质期/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延迟期/静脉期;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诊断效能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建立模型,评估联合预测的效能。 结果 37例G2、G3级PNET与57例PDAC的灰阶比值分别为动脉期/平扫2.15(1.88~2.80)和1.32(0.88~1.87)(Z=-4.55,P<0.01),实质期/动脉期1.13(1.01~1.35)和1.53(1.24~1.94)(Z=-3.91,P<0.01),静脉期/实质期0.94(0.89~1.02)和1.07(0.99~1.15)(Z=-4.08,P<0.01),延迟期/静脉期1.05(0.99~1.10)和1.17(1.06~1.31)(Z=-3.67,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NET呈明显迅速强化,PDAC呈渐进性强化,灰阶比值能准确反映两者的强化差异。两组增强期/前一期灰阶比值差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64、0.777、0.736,最佳临界值1.78、1.41、1.03、1.12,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0%和80.0%、67.3%和80.0%、65.3%和85.7%、65.3%和82.9%。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预测的准确率81.9%,曲线下面积0.900,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 MRI增强信号比值对G2、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鉴别诊断引起胰胆管扩张的壶腹区原发肿瘤是否为胰腺来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壶腹区肿瘤142例,其中非胰腺来源的肿瘤59例,胰腺癌83例。搜集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肿块最大径、胆总管最大径、胰管最大径、胰管形态、远端胰腺萎缩等临床及影像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分类变量用χ2检验,连续数值型变量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选择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出可疑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测模型效能。结果 两组的肿块最大径分别为(2.18±1.02)cm、(3.19±1.06)cm;非胰腺来源肿瘤胰管形态平滑37例(62.70%),迂曲5例(8.50%),串珠17例(28.80%),胰腺癌胰管形态平滑6例(7.20%)、迂曲43例(51.80%)、串珠34例(41.00%)。比较CA19–9、CEA、肿块最大径、胆总管最大径、胰管最大径、胰管形态、胰腺萎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可疑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可疑影响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肿块最大径、胰管形态是独立影响因素,即肿块越大、胰管呈迂曲状态是胰腺癌的风险越高,模型的准确度为85.7%,曲线下面积91.3%。结论 本研究联合肿块最大径、胰管形态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引起胰胆管扩张的壶腹区原发肿瘤是否为胰腺来源有的较好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2岁,上腹部持续性胀痛14d,平卧时症状更明显。既往有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病史。体检:体温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及,腹软,中上腹轻压痛,腹部未及肿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红细胞3.77×109/L,血红蛋白126g/L。大便常规及肝功能正常。尿淀粉酶660U/L(略升高,正常50~600U/L)。肿瘤标记物:CA199:6.9U/ml(正常0~37U/ml);癌胚抗原:1.6ng/ml(正常0~5ng/ml)。CT表现:平扫见胰颈部胆总管前方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1.0cm×1.1cm,CT值约为12HU。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见病灶轻度略不均匀强化伴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在12例中,病灶位于颈髓7例,胸髓3例,颈胸段、胸腰段水平各1例。其中3例为多发灶,1例合并脑内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受侵脊髓局限性增粗,与正常脊髓信号相比,T1WI呈等低信号结节性肿块,其中1例伴斑片状高信号(因出血);T2WI为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结节显著强化,边界清晰。在T2WI或增强扫描上,见特征性瘤内或瘤周迂曲的畸形血管流空信号9例,肿瘤上下继发性脊髓空洞或囊肿10例。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高曝光剂量CT辐射致家兔肝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的CT扫描对家兔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进一步分6个小组,每小组3只。采用高曝光剂量(约为常规2倍曝光剂量)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以下简称一次性扫描组):CT以2.5mm层厚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18次,48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以下简称重复扫描组):CT以5mm层厚分别连续扫描2、4、6、8、10、12次,24h后重复上述扫描,24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h后剖杀。(3)正常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和凋亡相关基因Cpp32、Bax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轻微肝损伤;连续6~18次扫描后,肝细胞逐渐由轻微或局限性浊肿变为弥漫性浊肿、水样变性或脂肪变性、肝窦狭窄或闭塞、点状肝细胞坏死和局部肝出血。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轻微肝损伤;8~24次扫描后,肝细胞逐渐由轻微到弥漫性浊肿、水样变性,近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散在性核固缩改变。免疫组化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部分肝组织对Bax、Cpp32呈阳性表达,而且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其阳性表达也多更高,肝细胞的凋亡程度也随之加重。②重复扫描组各小组扫描肝组织Bax和cpp32均出现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与扫描次数无明显相关性。(2)常规CT扫描组:实验肝组织光镜下无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Bax、Cpp32呈阴性表达。结论常规肝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但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肝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