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emangiopoietin,HAPO)对胎儿骨髓细胞的作用,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液体培养、半固体培养、MTT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组化、显微镜观察照相等方法。结果在液体培养3周的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APO组中出现了大量小而圆的早期造血细胞,其中CD34+细胞含量比对照组高20%,对照组CD34+细胞为1.25×105个,而HAPO组CD34+细胞为3.93×106个。取胎儿骨髓悬浮造血细胞进行半固体培养,对照组不能形成CFU-GEMM,而HAPO组形成CFU-GEMM数达到(11.0±2.6)个;HAPO也协同SCF、IL-3、GM-SCF等生长因子促进集落形成,CFU总数是对照组2.6倍,CFU-GEMM数HAPO组是对照组2.1倍。MTT方法发现,HAPO对胎儿骨髓基质细胞也有促增殖作用,HAPO可使基质细胞增长21%;液体培养的胎儿骨髓基质细胞中,有内皮特异性标志的细胞均增高;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中HAPO使胎儿骨髓内皮细胞的集落数增高,并出现条索状排列的集落,有促进血管形成的趋势。进一步证明HAPO可直接促进CD34+KDR+细胞的增殖。结论HAPO对骨髓造血和血管内皮干细胞均有刺激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以期指导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4年12月至2014年3 月收治的15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特征。结果:15例患者中,男8 例,女7 例,发病中位年龄44岁。肿瘤位于胰头部8 例,胰体尾部 6 例,钩突部 1 例。肿瘤直径 3~18cm,平均直径 6.67cm。患者出现黄疸者少,肿瘤标志物多不升高。出现术前转移者6 例,12例行根治性切除,3 例行保守治疗。术前及术中均不能正确诊断,最终诊断需要靠术后病理或穿刺,行抗胰蛋白酶、抗糜蛋白酶检测均阳性。术后化疗多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平均生存期20.6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特点比较特殊,且现倾向于认为其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收治的32例胰腺转移性肿瘤临床病理资料,以Kaplan 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原发肿瘤为肺癌9例、肾癌6例、胃癌5例、其他肿瘤12例.转移性肿瘤行手术治疗(8例)中位生存期15.5个月,氩氦刀治疗(3例)中位生存期18个月,姑息短路治疗(9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局部放疗(3例)中位生存期6个月,无治疗(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性肿瘤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的种类、原发肿瘤的治疗方式、出现胰腺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局限性胰腺转移及胰腺局部治疗方式相关.结论 胰腺转移性肿瘤临床少见.根据原发肿瘤不同,选择恰当的患者对转移性胰腺肿瘤进行积极的手术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氩氦刀作为一种新型微创、靶向、免疫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急慢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01至2019-08医院161例行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心包积液患者前三位的病因分别为肿瘤、心力衰竭、创伤或手术,经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率均在70%以上。结论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包积液特别是急性心包压塞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谢姜  仲健  龚伟  王继明  任贺  韩忠朝 《山东医药》2010,50(40):31-33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后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胶原酶VII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组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出血损伤后3 d和7 d大鼠脑内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脑出血损伤后3 d和7 d脑内IL-1β含量均减少。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减少大鼠脑出血后脑内IL-1β的含量,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1资料某对父子在进行亲子鉴定时,用Goldeneye20A(基点认知)对父与子DNA进行扩增,amelogenin基因座分型结果如图1,父与子均只显示X等位基因,Y等位基因缺失。同时用PowerPlex16S ystem(Promega)进行了验证,结果一致。为验证受检者性别,采用AmpF STR Y-filer kit(ABI)对父与子进行了Y-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二尖瓣环的部位不同对组织多普勒(TD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四腔、两腔及左心三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TD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A峰的比值(MV-E/A)、TDI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与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TDI-e/a)及E峰值与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平均值与E峰的比值(E/e-mean),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比值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两组,组Ⅰ:二尖瓣E/A≥1.0,共76例;组Ⅱ:二尖瓣E/A<1.0,共106例;组Ⅰ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组Ⅱ(59.21%,8.49%),而组Ⅱ中二尖瓣环6个位点e/a比值均<1.0的患者明显较多(64.15%,14.47%,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a比值多有不同或显著差别,测值相近的位点在组Ⅰ、组Ⅱ中分别占28.57%和14.29%,其中组Ⅰ中仅有左心室后壁、下壁2个与E/a-mean相近的位点,而组Ⅱ中则没有与E/a-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值比(E/e-ann)与二尖瓣E/A指标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不同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e-mean,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偏颇。  相似文献   
8.
在远海航行过程中,由于船只摇晃摆动明显,加上船舱内部狭小,膝关节损伤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膝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及韧带损伤较多见。本文以参加"和谐使命-2010"任务的医院船远航官兵及第6批远海护航官兵为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膝关节损伤5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二尖瓣环的不同位点对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二腔、三腔及四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前间隔、左室侧壁、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DT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E峰和舒张晚期A峰的比值(MV—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和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e/a—ann)及E峰和二尖瓣环e波平均值的比值(E/e—ann—mean)。接同步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2组,A组76例:MV—E/A≥1.0,B组106例:MV—E/A〈1.0;A组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B组,而B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e/a均〈1.0的患者多于A组(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e多有不同或差异显著,测值相近的位点在两组中均约占14.29%,其中A组中仅有后壁、下壁的E/e与E/e—ann—mean相近的位点,而B组中则没有与E/e—ann—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E/e—ann与MV—E/A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的平均值,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中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医院船赴亚丁湾及非洲执行保障任务期间,我们对即将结束护航任务的某批远海护航官兵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普查,其中检查结果异常21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