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n)部位与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部位的一致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43例aSAH患者,按入院CT所示出血部位分为左势、右势及对称出血,再将复查CT所示DCI部位分为左侧、右侧及双侧,比较两者的一致程度。结果SAH位置分类示左势出血16例,右势出血15例,对称出血12例。DCI部位分类示,左侧15例,右侧12例,双侧16例。两者一致的病例共21例,占48.8%;经一致性检验结果示Kappa值为(0.235±0.112),小于0.4,两者吻合度较差。结论DCI发生部位与SAH位置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脑动脉痉挛可能并非DCI的唯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外科学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早期临床实践、临床实习操作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相关的经验和制度,希望能够为其他院校的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和评价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完成72例单纯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症状及激素水平变化、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并发症、随访资料等. 结果 72例病例中非功能性腺瘤22例(30.6%),泌乳素腺瘤24例(33.3%),生长激素腺瘤7例(9.7%),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5例(6.9%),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1.4%),多分泌性腺瘤13例(18.1%);肿瘤全切除56例(77.8%),次全切除13例(18.0%),部分切除3例(4.2%);并发脑脊液漏5例,出现短暂性尿崩6例.术后随访3 ~ 24个月,大部分功能性腺瘤术后激素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术后1例视力变差,其余患者症状亦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全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项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具有全程直视下切除肿瘤的优点,但系统、专业的训练及相应的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清除额叶血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邻近颅底的额叶血肿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部分病例使用内镜辅助观察,血肿清除后骨瓣复位、固定。结果共治疗额叶血肿13例,其中高血压性血肿3例、外伤性10例,血肿量30~60ml。术前剧烈头痛6例、嗜睡4例、昏睡2例、浅昏迷1例。术中出血量约10~50ml,手术时间70—105min。术后第1天复查CT显示血肿完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3例。术后患者神志及头痛症状明显好转,随诊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对于合适病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是清除邻近颅底额叶血肿的一种微创、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例;年龄18~90岁(50±18.0岁);颈椎7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影像成像技术和X射线的发生机理,剖析外阳极软X射线管的弊端及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并阐述新型软X射线管的设计思想和研制成果。  相似文献   
7.
CT仿真内窥镜在经蝶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E)技术在经蝶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垂体瘤常规术前CT检查数据,在工作站进行CTVE重建。比较CTVE技术重建的蝶窦及鞍底三维图像与术中显微镜下所见图像的差别,考察在鞍底CTVE定位肿瘤的准确性。结果CTVE比术中显微镜能更好地显示蝶窦内隔及鞍底等解剖结构,CTVE能准确定出肿瘤及颈内动脉等结构在鞍底的位置。结论CTVE能于术前准确地显示出蝶窦及鞍底显微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能指导术前计划形成及术中对鞍底、蝶窦及肿瘤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经眉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眉锁孔入路技术,开放脑池,显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并行夹闭,术中均经神经内镜或荧光造影观察夹闭效果。全部患者于术后近期行影像学复查。结果 26例前交通动脉瘤全部一次成功夹闭;其中2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3例发生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20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术前昏迷患者植物生存。结论经眉锁孔入路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优先选择,但不宜盲目将此入路的应用扩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清除额叶血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邻近颅底的额叶血肿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部分病例使用内镜辅助观察,血肿清除后骨瓣复位、固定.结果 共治疗额叶血肿13例,其中高血压性血肿3例、外伤性10例,血肿量30~60 ml.术前剧烈头痛6例、嗜睡4例、昏睡2例、浅昏迷1例.术中出血量约10~50 ml,手术时间70~105 min.术后第1天复查CT显示血肿完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3例.术后患者神志及头痛症状明显好转,随诊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 对于合适病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是清除邻近颅底额叶血肿的一种微创、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显示蝶窦三维解剖的情况及在垂体瘤经蝶窦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重建蝶窦CTVE图像,并用于指导128例垂体瘤经蝶窦手术的术前计划及术中定位.结果 CTVE能显示蝶窦三维解剖结构,接近术中所见.在128例患者中,通过传输函数(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