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药学   1篇
  200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g,tid,疗程30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结果①治疗10d以上时,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71±2.03)和(2.82±3.16)次,P<0.05;持续时间分别为(11.45±23.46)和(24.80±36.14)h,P<0.001.治疗20d以上时,2组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0.91±1.67)和(2.45±3.24)次,P<0.05,持续时间分别为(5.79±18.52)和(21.91±46.65)h,P<0.01.②治疗组中头痛消失时间随每次发作而明显缩短,而安慰剂组不明显(P<0.01~0.03).③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0.9%,而安慰剂组为5.9%(P<0.001).④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和3.64%.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紧张型头痛有较明显的疗效,可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缩短头痛消失时间,是一种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白芍、细辛等)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112例偏头痛患者,男性42例,女性70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为(38.1±9.8)岁,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 (1)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的治疗中治疗组比安慰剂组较明显地减少总发作次数(分别为3.1±2.5和4.2±2.7,Z=2.16,P=0.03)和总发作时间(h)分别为31.0±48.0和51.2±73.8,Z=2.86,P=0.004.(2)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总发作次数减少率(%)分别为4.9±0.3和3.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Z=5.76, P<0.001).(3)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中偏头痛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的观察表明无明显差异.(4)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5.4%),安慰剂组1例(1.8%).(5)血尿常规和血生化检查治疗前后无特殊改变.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和缩短发作时间,但对偏头痛发作过程中出现的伴随症状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0年7月至1987年11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脑叶出血147例。其中60岁以上59例(Ⅰ组)。59岁以下88例(Ⅱ组)。目的是探讨老年人脑叶出血的临床、病因与CT特点。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47例中,发病年龄最小10岁,最大86岁,Ⅰ组平均年龄66.7岁,Ⅱ组平均年龄42.9岁。性别:Ⅰ组男39例(66%),女20例(33.9%)。Ⅱ组男57例(64.7—%),女31例(35.2%)。发病至高峰时间:数分钟达高峰Ⅰ  相似文献   
4.
养血清脑颗粒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白芍、细辛等)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112例偏头痛患者,男性42例,女性70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为(38.1±9.8)岁,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1)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的治疗中治疗组比安慰剂组较明显地减少总发作次数(分别为3.1±2.5和4.2±2.7,Z=2.16,P=0.03)和总发作时间(h)分别为31.0±48.0和51.2±73.8,Z=2.86,P=0.004.(2)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总发作次数减少率(%)分别为4.9±0.3和3.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Z=5.76,P<0.001).(3)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中偏头痛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的观察表明无明显差异.(4)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5.4%),安慰剂组1例(1.8%).(5)血尿常规和血生化检查治疗前后无特殊改变.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和缩短发作时间,但对偏头痛发作过程中出现的伴随症状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