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大型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大型动脉瘤的方法、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科经血管内治疗的109例颅内人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99例(90.8%),功能障碍8例(7.3%),死亡2例(1.8%)。101例(共105枚)大型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00%闭塞73枚,90%-95%闭塞21枚,80%闭塞11枚。8例患者行载瘤动脉闭塞术。107例术后随访8~36个月无出血病例。58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或MRA随访,9枚动脉瘤再通。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中期疗效肯定,长期随访结果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TN-DBS手术治疗的32例帕金森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随访评估、心理状况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脉冲发生器开启后,32例病人的UPDRS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在"关"状态,平均改善率为51.7%和60.9%;在"开"状态下,平均改善率21.4%和22.3%。20例病人术前SDS评分50分,其SCL-90的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和偏执7个因子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术前与术后SCL-90抑郁、躯体化、恐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际敏感、偏执、敌对和强迫等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TN-DBS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伴抑郁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丹玲  赵丽萍  陶英群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49-150,15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小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小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小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入组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标准分和抑郁标准分分别为(49.65±5.38)分和(52.44±5.46)分,对照组患者焦虑标准分和抑郁标准分分别为(49.86±5.47)分和(52.50±5.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标准分和抑郁标准分分别为(41.61±4.55)分和(42.45±4.42)分,对照组患者焦虑标准分和抑郁标准分分别为(48.80±4.72)分和(50.62±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100.00%)和方式(100.00%)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降低小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王丹玲  赵丽萍  陶英群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56-157,160
目的探究并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下半年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护理风险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术后护理并发症情况,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评定工具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数据。结果围术期间采取护理风险干预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20.7±7.8)分]及SDS[(21.5±5.9)分]评分较护理前SAS[(40.9±4.9)分]及SDS[(41.7±5.6)分]评分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明显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护理措施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明显减少了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格列卫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细胞凋亡及其促进癌蛋白半乳凝集素-3(Gal-3)降解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免疫染色法和提取细胞溶酶体的方法观察格列卫处理细胞后溶酶体中Gal-3蛋白量的变化;U87细胞分别用格列卫和/或STS及溶酶体抑制剂ConA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Gal-3蛋白量的改变;SubG1法检测U87细胞在格列卫及STS单药处理和联合处理时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格列卫处理U87细胞使Gal-3蛋白进入溶酶体并发生蛋白的降解;格列卫能够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与STS联合使用有协同诱导U8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格列卫能够诱导U87细胞株中Gal-3通过溶酶体降解,并使肿瘤细胞对凋亡诱导剂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以来,我们对29例脑室内肿瘤进行微骨孔(锁孔)显微手术切除。体会到该技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常规开颅小,手术时间短,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7-76岁。病程从2天-10年。其中以头痛为主诉入院18例,以视力下降入院7例,以多饮多尿、体检中发现入院各2例。29例中侧脑室肿瘤15例,包括室管膜瘤10例(1例是术后复发),脑膜瘤4例,室管膜囊肿1例;第三脑室肿瘤14例,包括颅咽管瘤11例(2例是术后复发),室管膜囊肿3例。肿瘤直径从3.0—12cm。  相似文献   
7.
锁孔(微骨孔)技术在517例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研究锁孔(微骨孔)技术治疗颅脑深部肿瘤和动脉瘤,回顾性总结采用锁孔技术显微手术治疗517例颅内深部肿瘤和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439例颅内深部肿瘤,包括脑桥小脑角及小脑肿瘤,岩斜区肿瘤、颅前窝脑膜瘤、鞍区肿瘤、镰旁和镰幕区脑膜瘤经锁孔(微骨孔)技术切除,以及在导航指引下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深部胶质瘤;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78例。结果517例手术中死亡2例(占0.4%),在439例颅脑肿瘤中全切肿瘤396例(占90.2%),次全切除22例,大部切除21例。结论锁孔(微骨孔)技术是治疗颅内深部肿瘤和动脉瘤的良好方法,具有损伤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4h、48h、72h、1周及2周分别采取肱静脉血测血浆内皮素(ET)含量,检测观察组病人的血压。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1周分别行Glasgow昏迷评分(GCS)。治疗后72h、1周行腰椎穿刺术,检测颅内压力,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T含量和颅内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丹参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于受伤后2~72h内急诊入院,立即行开颅探查手术。对8例严重前颅底骨折病人行颅底重建,10例硬膜破损严重者应用游离颞肌外筋膜修补,其中同时行矢状窦破裂修补2例,视神经管减压2例。结果均临床治愈,随访6个月~3年,GOS评分5分13例,4分2例,3分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积极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使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应用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近期资料齐全的6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临床资料观察可能与治疗结果有关的26个指标,采用多因素分析。结果:Hunt-Hess分级、截瘤动脉是否闭塞、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昏迷史、是否出现血管痉挛5个临床指标被多因素法筛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既往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有无昏迷病史,治疗前Hunt-Hess分级、有无血管痉挛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载瘤动脉闭塞和血管痉挛是应用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