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功能和影响(综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医疗个人账户被认为是对传统的医疗保险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已经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应用。自从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医疗个人账户以来,医疗个人账户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其设计思想和应用结果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尤其在我国,自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账结合”的法定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医疗个人账户在保健制度中的功能和影响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在商业医疗保险中引入医疗个人账户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南非;在法定医疗保险中引入个人账户的国家有新加坡和我国[1]。由于受到医疗服务市场状况、税收政策、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河北省南和县农村卒中患者应用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的服 药依从性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使用群组随机对照试验“南和县实用创新型脑卒中防治项目”的基线调查数据。该横 断面调查于2017年7月抽取位于5个镇的50个村,每村抽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卒中患者开展问卷 调查及体格检查。问卷主要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患病史、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等。患者服 药依从性根据Morisky Green Levine量表评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抗血小板药物、 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99例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5.7±8.2岁,男性746例(57.4%)。服用抗血小板类、他汀 类、降压药物的患者分别占依照诊断史估测应服药人数的72.0%(852/1184)、28.4%(340/1197)和 91.1%(1030/1131)。服药患者中,药物依从率分别为63.0%(537/852)、63.5%(216/340)和62.6% (645/1030)。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感知照护需求低的患者(OR 0.58,95%CI 0.45~0.75,P<0.001),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有卒中复发史患者(OR 2.09,95%CI 1.17~3.71,P =0.013)服用他汀类 药物依从性差,无吸烟史患者(OR 0.43,95%CI 0.19~0.97,P =0.043)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好。 年龄较大(OR 0.97,95%CI 0.95~0.99,P =0.004)、服2种以上药物(OR 0.54,95%CI 0.39~0.75, P <0.001)、自我感知照护需求低(OR 0.58,95%C I 0.40~0.84,P =0.004)及无吸烟史患者 (OR 0.63,95%CI 0.41~0.84,P =0.046)服用降压类药物依从性好。 结论 河北省南和县农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合理用药率较低,服药患者依从性不佳,服药依从性 与患者年龄、吸烟史、卒中复发史、服药数量、自我感知照护需求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胖表型及其转变与中国中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纳入参加2011年和2015年两次调查的4 538名[基线时(58.75±8.56)岁]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和代谢状态将肥胖表型分为:代谢正常非超重/肥胖组(MHNO)、代谢正常超重/肥胖组(MHO)、代谢异常非超重/肥胖组(MANO)和代谢异常超重/肥胖组(MAO)。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肥胖表型及其转变与CKD的发病风险。结果:与MHNO组相比,基线MHO、MANO和MAO组CKD发病风险显著上升,HR(95%CI)分别为:1.42(1.01~2.02)、1.55(1.01~2.36)和1.49(1.06~2.09)。随访期间,631人(62.85%)仍为MHO表型;148人(14.74%)转变为MHNO表型;10人(1.00%)转变成MANO表型;215人(21.41%)转变成MAO表型。以稳定的MHO组作为参比,MHO表型转变与CKD发病风险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O和代谢异常表型(MANO、MAO)均会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个体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北省鹿泉和安国两市(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县分别选择12个村中20岁及以上成年人共2 033名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加权调整心血管病高危个体检出率为20.0%,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除性别、年龄与之相关外,超重/肥胖、文化程度低以及体力活动缺乏也均与之显著相关.其中,肥胖者高危检出率为体重正常者的2.3倍,未上学者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3.1倍,不干体力活者是每天干体力活者的2.1倍.结论:我国农村成人中心血管病高危个体已十分常见,其中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比例更高.农村的心血管病防控亟需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保护弱势人群.  相似文献   
5.
大量科学证据显示,降低人群食盐摄入量或使用低钠富钾的代用盐可以降低血压,并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中国人均食盐量严重超标,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致死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全民减盐政策在我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全面回顾相关的科学证据及成本效果分析,借鉴国际减盐的行动与经验,基于我国饮食文化和现有的减盐行动,建议政府应倡导多部门合作的国家减盐专项行动,加强宣教力度,发挥餐饮业的作用,制定加工食品盐含量标准,鼓励低钠盐生产和营销,对特殊人群进行低钠盐价格补贴以及建立和完善监测评估及绩效考核与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6.
刘琼  黄邵新  阎丽静 《河北医药》2011,33(16):2527-2528
健康体检的投入是进行健康投资的一种途径。健康体检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英国有学者早在1861年就指出:定期的检查身体可以预防罹患疾病和死亡。我们就目前市场上3种健康体检机构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治疗产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和评价我国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治疗产出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和研究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利用我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及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检索全部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治疗临床评价、经济学评价和生命质量评价相关文献;经过严格筛选后,对14篇运用原始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我国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治疗产出研究数量有限,研究角度需要扩展,研究深度需要加强;研究中的一些结论相互矛盾,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在样本收集、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国外文献有一定差距。结论:此类研究亟待开展和加强,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国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中国农村健康行动(CRHI)项目中提出的心血管病高危个体检出标准(CRHI标准)是否适宜在我国农村地区使用.方法 选择河北省两县各12个村随机抽取的2 036名≥20岁成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高危定义作为“金标准”,评价采用CRHI标准检出心血管病高危个体[有冠心病或卒中病史者;或高龄(男性≥50岁,女性≥60岁)且患有糖尿病者;或高龄且SBP≥160 mmHg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等.结果 CRHI标准与“金标准”的符合率为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和98.5%,约登指数为0.76,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和92.5%.按CRHI标准,心血管病高危个体检出率为21.3%,随年龄增长呈显著升高趋势(P<0.001).其中6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约为44%.结论 CRHI标准简便易行,适宜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检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刘琼  黄邵新  阎丽静 《河北医药》2011,33(14):2212-22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健康体检市场逐渐形成,健康体检产业初具规模。健康体检产业就是针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通过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咨询等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0.
社区赋能经过30余年来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已经成为健康促进领域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在世界多国的疾病防治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慢性病问题,应用社区赋能将可为推动慢性病防治提供助益。本文从简述赋能的发展历程出发,具体阐述社区赋能应用于健康促进的方法与特色,并探讨在我国应用社区赋能开展慢性病防控干预的前景,旨在为未来慢性病防控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由文献回顾知,社区赋能包括在个体、组织与社区3方面提升生活控感与控制力,并可通过改善心理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加强社会联系与社交网络、提升健康促进能力并推动政策制定等方式推动健康促进。与其他健康促进方法相比,社区赋能重在重定义社区在卫生工作中的角色,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卫生风险因素并着重关注弱势群体。鉴于慢性病的形成与发展与患者日常生活方式联系紧密,社区赋能将有望通过加强社会联系、提升居民能动性、聚合并强化社区卫生资源等方式助力慢性病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