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3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37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732篇
内科学   443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184篇
外科学   661篇
综合类   1704篇
预防医学   707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656篇
  8篇
中国医学   927篇
肿瘤学   24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和外分离术对垂体腺瘤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54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77例采用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对照组),77例采用外分离术治疗(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94.81%,73/7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2%,61/77;P<0.05),而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7.79%,6/77;P<0.05)。观察组GH型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88.89%,16/18)和PRL型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88.89%,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14%(8/14)、45.45%(5/11);P<0.05]。两组术中脑脊液漏、术后脑脊液漏、术后颅内感染、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及术后暂时性多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外分离术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可有效实现肿瘤彻底切除,降低复发率,促进术后生化缓解,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包膜内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正>1966年,法国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对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进行了描述,并将其中一种命名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其ECG特点为"尖端"围绕基线反复扭转。他同时指出此种室性心动过速与显著延长的QT间期间的关系。TdP通常可以自我终止,但也可进展为心室纤颤(室颤),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可能。起初的病例均为各种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人们将尖端扭转型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种评分系统对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临床疗效的预估价值,以及与深层分子学反应(MR4.5)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IM治疗的240例初诊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4种评分系统分别进行危险度分层,并分析4种评分系统与3个月早期分子学反应(3M-EMR)、6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6M-CCyR)和12个月主要分子学反应(12M-MMR)之间的关系,以及4种评分系统与MR4.5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40例患者治疗满3个月时,有219例患者评估EMR,其中有164例(74.9%)患者获得3M-EMR;治疗满6个月时,有180例患者评估CCyR,其中有130例(72.2%)患者获得6M-CCyR;治疗满12个月时,有111例患者评估MMR,其中有60例(54.1%)患者获得12M-MMR。4种评分系统的低危组患者(低危+中危)相比高危组患者对IM的治疗反应性更好,其中Sokal及ELTS评分与3M-E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TOS及ELTS评分与12M-M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Sokal评分(HR=0.69,95%CI:0.22-1.37,P=0.018)和3M-EMR(HR=0.47,95%CI:0.28-0.84,P0.01)与MR4.5独立相关,Sokal评分与3M-EMR结合能更好地预测MR4.5(HR=0.42,95%CI:0.21-0.82,P0.01)。结论:IM治疗初诊CML-CP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低危组患者比高危组治疗反应更佳。Sokal及ELTS评分能较好地评估3M-EMR,而EUTOS及ELTS评分能较好地评估12M-MMR;Sokal评分的低危组与3M-EMR结合能更好地预测MR4.5。本研究结果为CML患者临床疗效的预估和及时更改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预测MR4.5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价值,总结应用策略.方法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54例,药物保守治疗21例,采用手术治疗34例,保守治疗患者,使用头孢噻肟+甲硝唑治疗,手术治疗者,术前术后都应用抗生素,采用氟喹诺酮患者14例,采用头孢噻肟20例.结果 保守组、手术治疗氟喹诺酮组、头孢噻肟组、手术治疗合计组患者年龄、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住院时间低于氟喹诺酮组,氟喹诺酮组地狱头孢噻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治疗失败率15.0%(3/20),失败2例病程长患,手术组全部成功;保守组6个月内复发2例,手术组出现并发症2例,切口感染1例、发热1例.结论 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作为保守药物,也可作为感染预防药物,若以保守治疗为目的,应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以提高对病原体覆盖率,若为预防性用药,应据既往手术感染情况选择耐药率低、覆盖率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钢板固定术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量较对照组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治疗中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液体囊内扩张、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2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肩周炎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都疗程长,近期疗效差,远不能达到患者的要求。方法采用肩关节及周围滑囊内扩张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结果3 W内治愈率40%,6W内治愈率89%,总有效率98%,无效率2%。结论液体囊内扩张配合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手术(RLS)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直接,对腹腔脏器干扰少;较开放手术(OS)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1].有泌尿系后腹腔镜手术对于机体呼吸和循环影响的研究[2],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较少.我们将泌尿系肾、肾上腺疾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RLS组和OS组,观察两组各20例患者术前、术后体液免疫指标和C-反应蛋白质(CRP)变化,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和创伤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切除瘢痕后做为真皮替代物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DR脱细胞猪皮和大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一步法和二步法)覆盖切除瘢痕后的创面.结果 对47例瘢痕患者中的22例进行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7 d左右,再植大张自体刃厚皮的二步法复合移植,其中在脂肪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88.3±3.7)%,在深筋膜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为(89.7±3.4)%.25例采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同时复合移植的一步法,在脂肪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92.5±4.1)%,在深筋膜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为(93.2±5.2)%.复合移植成活后,创面颜包淡红,表面平坦光滑,柔韧性好.最长随访时间90 d,复合区皮肤近似正常,皮肤结实、光滑、平整,可捏起,仅见移植边缘有少许轻微瘢痕增生,功能好.结论 一步法复合移植比二步法成活率高,且脂肪层上的复合移植皮比深筋膜上的复合移植皮肤弹性较好,也更柔软、丰满,两者在功能上则无区别.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是覆盖瘢痕切除后创面的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牵引加针刺配合刮痧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牵引配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运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研制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估。结果:连续治疗两个疗程(20天,每天一次)后,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后患者颈部功能评分及自我满意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牵引加针刺配合刮痧对颈椎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