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医院药房实行开放式柜台式服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医院药房多数是封闭式窗口式的服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与“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意识的要求差之较远。因此,国内一些医院,如浙江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尝试开展了开放式柜台式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我院从2005年4月将门诊大厅改建成了开放式柜台式服务的门诊药房,经过1年多的实践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后三叉神经的传导功能变化,探讨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指导及其对手术预后的评估,探讨微血管减压术的可能机制。方法 14例经术前核磁共振斜矢状位成像证实有神经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的病人,在微血管减压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早期头皮诱发电位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结果 所有病例的术前头皮诱发电位均呈潜伏期延长与波幅降低的改变,显示三叉神经根部的传导功能损害。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证实微血管减压术后,14例病人三叉神经传导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疼痛均缓解。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后三叉神经痛的改善,常与神经生理学数值恢复正常有关,提示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微血管减压术后电生理参数值的迅速恢复及疼痛缓解,证明这两种现象与髓鞘再生无关。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预测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对三叉神经痛病人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作者研究了36例经术前MRTA及术中探查除外神经血管接触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切断术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BTEP以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测定BTEP潜伏期及波幅参量的变化指导手术的进程.结果 36例病人患侧BT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术中待BTEP呈一直线后,不再继续切断神经根,术后疼痛均缓解,未遗三叉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可以指导选择性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并防止三叉神经眼支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和外科治疗方法以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程度.方法综合运用影像学、脑电图、PET-CT、脑功能皮层定位检查和偶极子定位以及磁共振融合等方法,对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病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评估.结果随访评估疗效满意24例(68.6%),显著改善5例(14.3%),良好4例(1.4%),较差2例(5.7%).除1例巨大动静脉畸形术后有偏瘫和1例有计算障碍以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应用影像学、电生理、核素检查和计算机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对大多数癫痫病灶的起源进行精确定位诊断,从而使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临床上曾遇到一例眶内、鼻腔贯通性巨大木质异物,引起视功能障碍及眼肌麻痹的患者,经治疗痊愈。报告如下: 克立木,男,37岁,维族,患者因背一  相似文献   
6.
<正>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口腔科牙体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常规治疗方法。2004年开始我科将Vitapex糊剂与传统根管糊剂同时应用于患者,并观察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门诊患者78人,年龄18~58岁,其中男性37人,女性41人,共有患牙90颗,其中前牙42颗,前磨牙  相似文献   
7.
吸管自动洗涤器的结构及使用见图1和图2所示。在图工中,“J”形细进水管及倒“U”形粗排水管由耐酸碱的硬质半透明塑料管或玻璃管制成。在排水管A的下部外侧壁钻一小孔,嵌入“J”形细进水管,嵌接处需作密封处理。洗涤筒的筒底放入密布孔眼的铝片垫。使用前,将浸泡消毒后的吸管整齐地斜置,其大孔向下,以便于管内进水及出水。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附47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方法,以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综合运用影像学、脑电图、PET.CT、脑功能皮层定位检查和偶极子定位与磁共振融合等方法,对4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癫痫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评估。结果随访评估疗效满意32例(68.1%),显著改善7例(14.9%),良好5例(10.6%),较差2例(4.3%),无改善1例(2.1%)。除1例巨大AVM术后有偏瘫,1例有计算障碍以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应用影像学、电生理、核素检查和计算机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对大多数癫痫病灶的起源进行精确定位诊断,使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和外科治疗方法以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程度。方法综合运用影像学、脑电图、PET—CT、脑功能皮层定位检查和偶极子定位以及磁共振融合等方法,对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病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评估。结果随访评估疗效满意24例(68.6%),显著改善5例(14.3%),良好4例(1.4%),较差2例(5.7%)。除1例巨大动静脉畸形术后有偏瘫和1例有计算障碍以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应用影像学、电生理、核素检查和计算机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对大多数癫痫病灶的起源进行精确定位诊断,从而使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BTEP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BTEP有助于诊断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