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来自汕头和北京地区的67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并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一致情况.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24种抗菌药物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PCR扩增MRSA的耐药基因,nitrocefin测定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结果 67株MRSA除了对氯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和7.5%,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和利凡诺100%敏感外,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52.2%,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7.6%,而对于其它包括青霉素、第1~4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的耐药率均在80%~90%以上,氨苄西林加酶抑制剂以后则耐药程度有所降低.qacA/B、mecA、tetM、NorA、gyrA、aac(6')/aph(2")、aph(3')Ⅲ和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11.9%、95.5%、70.1%、4.5%、10.4%、82.1%、73.1%和92.5%,未检出qacC、ant(6)-I、ant(2")-I、VanA和VanB耐药基因.67株MRSA均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有7株,3种的有10K,4种的有11株,5种的29株,6种的10株.结论 67株MRSA耐药情况严重,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2.
绿茶及其提取物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绿茶及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并分析其主要抗菌成分.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各种茶叶的水浸出物及茶叶的主要成分对MRSA的MIC.纸片扩散法观察绿茶浸出物和茶叶主要成份与抗生素合用对MRSA的协同抗菌情况.结果 ①绿茶浸出物对MRSA的MIC范围为0.125-0.5%,青茶浸出物为0.125-0.5%,白茶浸出物为0.0625-0.25%,红茶浸出物为0.5%,黑茶浸出物为0.25-0.5%.②茶多酚对MRSA的MIC范围为128-256μg/mL,茶色素为256-512μg/mL,茶多糖为512-1024μg/mL,茶皂素和咖啡因则均大于1024μg/mL.③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替唑、米诺环素、四环素与绿茶浸出物合用的抑菌圈明显大于单用抗生素的抑菌圈,红霉素和氯霉素单用/合用的抑菌圈相同,环丙沙星加入绿茶浸出物后抑菌圈反而减小.④茶多糖、茶皂素、茶色素、咖啡因与苯唑西林单用/合用的抑菌圈均相同,茶多酚与苯唑西林合用的抑菌圈明显大于单用苯唑西林的抑菌圈,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苯唑西林合用的抑菌圈明显大于各自单用的抑菌圈.结论 各种茶叶对MRSA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绿茶和白茶的抗菌作用最强.绿茶抗MRSA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并且茶多酚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四环素抗MRSA有增效作用,但对其它类抗生素呈无关或拮抗作用.茶多酚中的2个单体ECg和EGCg能增强苯唑西林的抗MRSA作用.  相似文献   
3.
泛耐药的出现,使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治疗成为临床棘手的问题。绿茶提取物对MRSA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文就绿茶对MRSA感染的临床试验、与抗生素的协同抗MRSA作用、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种中药单体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苯唑西林对MRSA的MIC,应用PBP2’胶乳凝集试剂盒对MRSA所产的PBP2’蛋白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6种中药单体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经PBP2’鉴定,16株临床分离菌株均为MRSA。大黄酸的抗MRSA作用最强,MIC在4-16μg/ml,其次为小檗碱,而黄芩苷,黄芩素和穿心莲内酯抗MRSA的作用较弱,绿原酸对MRSA没有抗菌作用。结论大黄酸对MRSA的抗菌作用最强,有望成为抗MRSA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临床MRSA分离株所产的PBP2a蛋白。方法用超声破碎法提取细菌总蛋白,利用PBP2'胶乳凝集试剂盒内的PBP2'抗体胶乳试剂,以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株所产的特异性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PBP2')的表达情况。结果3株MRSA的总蛋白样品在分子量约80kd的位置可见PBP2a的特异性条带。MRSA-2菌株的PBP2a表达量最大,而MRSA-4的PBP2a表达量最小。质控菌ATCC25923的菌蛋白未见PBP2a条带。结论本实验采用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的蛋白印迹测定方法,不但可对MRSA表达的PBP2a蛋白进行定性检测,还可进行半定量检测,因此该方法不但能用于PBP2a蛋白克隆表达的检测,还可测定不同情况下MRSA的PBP2a的表达情况,是一种值得推荐的PBP2a蛋白定性及半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国内部分地区临床分离的39株屎肠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屎肠球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青霉索、环丙沙星、红霉素、万古霉素、米诺环索、氯霉素、呋喃妥因及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情况;用nitrocefin检测屎肠球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39株屎肠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红霉素94.87%、高浓度庆大霉素84.62%、青霉素79.48%、环丙沙星76.92%、米诺环素38.46%、氯霉素17.9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及呋喃妥因的菌株。39株屎肠球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0。结论: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尤其是汕头地区分离的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检查在卵巢功能早衰患者调经促孕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粤北人民医院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22例经调经促孕针治疗为观察组,另筛选同期在粤北人民医院体检人群符合卵巢功能早衰人员2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和性激素水平(FSH、E2)。对照组做空白治疗,时间间隔同观察组。结果:两组在治疗前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FSH、E2水平和IgA、IgM、IgG免疫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溶酶谱的研究方法。方法用SDS抽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自溶酶粗提蛋白。将同样菌体热杀灭后用SDS抽提其细胞壁粗提物作为自溶酶的底物,以SDS-PAGE电泳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自溶酶谱。结果凝胶在黑色背景下可见每条泳带上有20多条大小不一的黑色条带,如用1%亚甲基蓝染色,则可见凝胶背景为蓝色,自溶酶条带呈透明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自溶酶谱及其活性,有助于研究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溶酶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屎肠球菌透明质酸酶(hyl)基因在细菌感染中的致病意义.方法 分别用hyl基因阳性的屎肠球菌和hyl基因阴性的屎肠球菌菌株作小鼠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腹膜炎模型.通过检测相关的腹膜炎指标以分析2株细菌的毒力差异.结果 hyl基冈阳性株感染后6 h和12 h,外周血白细胞均高于hyl基因阴性株,前者24 h白细胞下降趋势快于后者;前者肠系膜炎症浸润情况也较后者严重.结论 hyl基因可能是屎肠球菌的毒力基因之一,它可能与屎肠球菌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协同抗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微量稀释法测定Ecg、Egcg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MRSA作用;以RT-PCR技术检测Ecg和Egcg对自溶酶基因lytM和lgrA表达的影响;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gcg对MRSA的PBP2a蛋白表达的影响;测定Ecg和Egcg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情况,并与他唑巴坦的抑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50mg/L的Ecg/Egcg均能增强苯唑西林、头孢拉啶、头孢呋辛和美罗培南对MRSA的抗菌作用,并以与美罗培南的协同作用最强;且Ecg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效果比Egcg明显。随着Ecg和Egcg浓度的增高,MRSA的lytM、lgrA基因表达上调,同时Egcg可使MRSA-2菌PBP2a蛋白表达下调。浓度为256mg/L的他唑巴坦可完全抑制金葡菌的β内酰胺酶,而Egcg/Ecg对金葡菌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很微弱。结论Ecg/Egcg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协同作用是由于Ecg/Egcg在抑制PBP2a的表达下调的同时使自溶酶lytM和lg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