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动脉尖(TOB)综合征是基底动脉梗塞中一少见综合征,现将我们收治的3例病人报告如下。例1.男,71岁,因昏迷10小时入院。起病于活动中,突然头晕、站立不稳,约2分钟后昏迷。既往患风心病40年,房颤10年。查体:血压11/7kPa,心律绝对不齐,浅昏迷。瞳孔左5mm,右3mm,光反应迟钝,垂直头眼反射消失。给刺激四肢可动,双Babinski氏征(+)。病后10小时做头颅CT未见异常。病后13天头颅MRI检查见双丘脑内侧及左右桥脑各有一梗塞灶(最大直径7mm)。40天后神志清楚,但有表情淡漠、智力低下及眼活动障碍,随访一年未恢复。例2.女,73岁,活动中突感头晕,右上下肢无力,数分钟后昏迷而入院。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查体: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直径6mm,光反应消失,双眼不能垂直运动。右侧肢体完全瘫,双Babinski氏征  相似文献   
2.
低治疗量丙戊酸钠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2例报告潘英廖卫平何小诗陆雪芬丙戊酸钠(VPA)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抗癫痫药。虽作用机理仍不清楚,但疗效确切。在常规治疗剂量(20~30mg/kg·d)范围内,不良反应少见[1]。但我们在临床抗癫痫治疗中,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癫发作间期脑血流变化对癫灶定侧的价值。方法 :4 7例癫病人发作间期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速度测定 ,并与临床、脑电图定位和MRI/CT病灶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确定病灶侧的 19例病人中 ,病灶侧脑血流速度改变 (升高和降低 )的比率显著高于双侧脑血流速度对称者 ;在脑电图确定病灶侧的 2 4例病人中 ,病灶侧脑血流速度升高比率显著高于脑血流速度降低和双侧脑血流速度对称者 ;在MRI确定病灶侧的 13例病人中 ,病灶侧脑血流速度增快 7例 ,减慢 2例 ,双侧血流速度对称 4例。结论 :癫病人一侧脑血流速度增高 ,高度提示癫病灶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张力发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对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反应进行观察.结果2例均儿童起病,以突发短暂全身肌张力丧失伴神志不清为唯一临床表现,不伴智能损害及其它类型的癫痫发作,发作期EEG1例为3~4Hz棘慢波、多棘慢波,另1例为低幅快波伴脑电抑制.发作间期EEG及头颅CT均正常.单用鲁米那治疗均显效而丙戊酸钠无效.结论该2例仅表现为失张力发作的患者临床特点有别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Doose综合征.此2例病例可否独立诊断为"失张力性癫痫"或"失张力性癫痫综合征",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综合征)是基底动脉梗塞中一少见综合征,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病人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8岁。1990年12月14日晚喝啤酒后突然意识丧失,双眼紧闭,四肢抽搐,持续10分钟左右抽搐停止转入睡眠。15日再次出现类似发作多次,抽搐  相似文献   
6.
拉莫三嗪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化学名为3,5-二氨基-6-(2,3-二氯苯基)-1,2,4-三嗪,1981年开始应用于癫疴的临床治疗。本药主要经肝脏代谢,大多以2-N-葡萄糖苷酸产物的方式随尿排出,少量以原型排出。本药与具有肝酶诱导抑制作用的抗癫痫药丙戊酸(VPA)合用半衰期延长,而肝酶诱导剂则可能缩短其半衰期,降低血药浓度。但有关其他药物在不同剂量下对拉莫三嗪影响的大小等量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少;  相似文献   
7.
婴儿惊厥伴发作性手足舞蹈徐动症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惊厥伴发作性手足舞蹈徐动症( infantile convulsions with paroxysmal choreoathetosis, ICCA )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以良性婴儿惊厥( 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convulsion, BFIS/BFIC )和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 paroxysmal kinesigenic choreoathetosis, PKC )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国内未见该病报道,我们现将我院癫癎中心1997-2005年收治的4例ICCA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近三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神经病学期末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各年级学生都对神经病学的重点内容:总论、脑血管疾病和癫痫的掌握十分薄弱,尤其总论知识失分最多,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讲授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神经系统疾病在疾病谱中占居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神经病学的实习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综合性医院的神经病学实习教学存在着种种困难。作者试从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增加神经病学实习学时,加强医院组织领导,加强青年教师培训,改进实习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保证综合性医院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护士在为患者静脉输液时,血管穿刺成功见回血后,就需要立即用输液敷贴固定穿刺针,但往往在固定前撕敷贴时,护士一只手要固定针柄,只能用另一只手取输液敷贴,操作时感觉不顺手,有可能导致输液敷贴污染或粘连,甚至针头滑出血管。笔者使用手指夹缝固定穿刺针延长管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经临床应用,方法简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适合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