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究连云港地区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与SN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PD患者90例纳入PD组,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SE)评估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检测2组SNCA基因rs6532194、rs356219位点的多态性。结果:2组rs653219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35621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连云港地区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可能与SNCA基因rs6532194及rs356219位点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肽XG-102在大鼠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51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XG-102治疗组,脑出血组和XG-102治疗组大鼠采用自体动脉血脑内注射构建脑出血模型,XG-102治疗组大鼠于脑出血后3h静脉注射100 μg/kg XG-102,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AQP4)和p-c-Jun的表达.结果 与脑出血组相比,在大鼠脑出血后1天XG-102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出血后2天脑水肿减轻(P<0.01),脑出血后2天p-c-Jun的表达减少、AQP4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 XG-102在大鼠脑出血后早期即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滋阴清嗓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作期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东三街院区呼吸科一病区住院治疗的17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中医联合组(85例)和西医常规组(8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联合组加用滋阴清嗓汤。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IL-4、IL-5、血清IgE水平、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中医联合组患儿痊愈率为80.00%(68/85),显著高于西医常规组痊愈率61.18%(52/85)(P<0.05)。中医联合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咳嗽减轻、咳嗽消退、夜咳停止的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咽痛、喉痒评分均显著下降,且中医联合组显著低于西医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BMC内IL-4、IL-5及血清IgE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中医联合组均显著低于西医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NO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下降(P<0.05),呼气峰流速(PEF)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医联合组均显著优于西医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滋阴清嗓汤对CVA发作期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发挥较好的滋阴清热、止咳平喘、改善慢性炎症作用,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帕金森病(PD)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PD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 按Hoehn-Yahr(H&Y)分期将PD患者分为3个亚组:早期组(H&Y分期 < 2), 中期组(2 ≤ H&Y < 3), 晚期组(H&Y ≥ 3)。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对HRV的参数分析, 并采用Spearman检验对HRV各参数与病程、H&Y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24 h全部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值(SDNN)(94.76±21.65)、24 h内全部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23.41±8.67)、24 h内RR间期差值 > 50 ms的连续正常的RR间期数所占百分数(PNN50%)(3.50±4.32)、高频成分(HF)(96.57±53.84)、低频成分(LF)(124.92±82.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5.65±13.31)、(32.48±8.08)、(5.61±5.2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蜂花粉对蛋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取200羽50日龄健康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蜂花粉,分别于90、150、210、380天每组随机取鸡6羽,颈静脉放血致死,解剖取胸腺、腔上囊和脾,称重并取材,制作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90天实验组蛋鸡的胸腺和腔上囊平均质量和器官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脾脏平均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天脾脏和腔上囊平均质量和器官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10天腔上囊的平均质量和器官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80天除脾脏器官指数差异显著外,其他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的腔上囊小结皮质增厚,退化时间延迟;胸腺小叶皮质和脾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380天胸腺皮质明显厚于对照组。结论:蜂花粉可明显促进蛋鸡免疫器官早期发育,延缓中枢免疫器官的退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科学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眼科中心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术后住院者加强生活、用药指导,出院后护理指导等。结果:术后住院者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动物实验及荧光定量PCR技术阐明山豆根改善急性咽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收集山豆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急性咽炎相关的靶点。筛选获得两者的共同靶标后,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通路分析。同时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和“中药-疾病-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建立大鼠急性咽炎模型,研究山豆根水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咽炎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山豆根对大鼠急性咽炎模型咽部组织关键通路上的关键基因靶点的影响。结果 该实验获取山豆根活性成分21个的相关作用靶点509个,获取急性咽炎相关的靶点2 167个,山豆根与急性咽炎的共同靶点194个。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344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显示IL-17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基因rs11931074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54例(PD组)及健康体检志愿者19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MassARRAY■SNP方法对SNCA基因rs11931074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分别在患者基线及随访(3年)时间点进行UPDRS、HAMD、HAMA、PDNMSQ、PDSS、MMSE等相关量表评估,计算差值年限比(即基线及随访时差值/年限),分析基因rs11931074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rs11931074T等位基因、TT基因型变异频率高干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示rs11931074变异(GT+TT)携带者发病年龄越大,日常生活能力损害越严重(P=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SNCA基因rs11931074位点与PD患者强直症状进展相关(P=0.036);SNCA基因rs11931074TT基因型与PD患者强直症状进展相关(P=0.03)。结论SNCA基因rs11931074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相关;rs11931074 TT基因型与帕金森病强直症状进展相关,随着病程进展基因rs11931074变异(GT+TT)携带者日常生活能力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 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 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有效地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 且复发率极高。免疫治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给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本文现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近90%。既往肝细胞癌主要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蓬勃发展, 肝细胞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近年来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在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辅助治疗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