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照者的13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关联区域。方法在13号染色体上间隔约10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1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例正常对照者组成的DNA混合样本分别进行了基因扫描及分型,经过卡方(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每个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13S265(13q31.3)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上存在与本病的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我省乡镇医院应对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方法信访128个县市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和部分乡镇医院负责人,调查内容包括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乡镇医院的定位,应具备的设备、人员配备和经费支持等.结果绝大多数县市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人肯定乡镇医院为卫生应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乡镇医院负责人都认为乡镇医院是应急体系的必须部分,但目前状况不能适应需要,需要投资建设.结论政府应充分重视乡镇医院在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中的作用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6号染色体上寻找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区域,进而定位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方法在6号染色体采用问隔10cM(厘摩)遗传距离的20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分别对山东省潍坊市东部地区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9名正常对照者的DNA混合样本进行基因组扫描,比较两组每个等位基因峰值比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D6S289和D6S460两个遗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21和0.20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46和0.157,P〈0.01),而患者组D6S1610遗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0.087)低于对照组(0.161,P〈0.01)。结论山东省潍坊市东部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与6号染色体的关联区域,致病因子(基因或调控因子等)可能位于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及血管新生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S180肿瘤实验:取小鼠44只,随机分组,接种S180瘤细胞。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5-FU,实验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水蛭素活性因子,连续用药14天,第15天剥离肿块,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2)血管新生实验:取纯种鸡胚蛋,随机分组,恒温箱中孵育。分别吸取生理盐水、水蛭素活性因子不同浓度的药液,滴于滤膜载体上,将含药载体种植于鸡胚绒毛尿囊(CAM)中,密封后放入恒温箱内孵育96h,滴加甲醛,20m in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药物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对CAM进行扫描,记数血管VN、血管VD、血管VA的多少和大小。结果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对S180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43.33%和40.67%。CAM观察发现,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血管分布稀疏、间距增大,含药载体周围血管减少。而模型对照组则血管分布密集、间距缩小、呈放射状排列。结论实验表明,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和CAM新生血管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p27kip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27kip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凋亡指数(AI)、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测定.结果 6例膀胱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阳性47例,阳性率为61.8%.低表达者55例,占72.4% ;高表达者21例,占27.6%.膀胱癌组织p27kip1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相关,与Bcl-2、bax、AI亦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7kip1蛋白高表达组5年无病生存率(90.5%)高于低表达组(67.3%)(P<0.05).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在膀胱癌中具有预后价值,并且有可能诱导DNA受损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省属纯公益性卫生研究单位科研业绩评价与建立激励机制的方法。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了解高级研究人员的现状,并对获取资料进行聚类选出主要指标,然后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评价体系。结果研究人员经费不足,对工作环境和收入意见很大;聚类结合TOPSIS方法可用于建立单位内部的激励搞活机制体系。结论加大政府投入和科学管理是省属纯公益性卫生研究单位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21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用DNA混合池(DNA pooling)的方法,通过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照者的21号染色体进行扫描,寻找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区域。方法在21号染色体上间隔10 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了5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例正常对照者组成的DNA混合样本分别进行了扫描。用卡方[X~2]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逐一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21S1256遗传位点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在21号染色体长臂存在关联区域,可能包含致病基因或调控因子的病变。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9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山东半岛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9号染色体进行基因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位点.方法:在9号染色体上间隔10 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20个微卫星遗传位点,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混合池的方法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名正常对照者的DNA样本分别混合后进行基因扫描,对比患者组与对照组在差异位点的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9S273遗传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中存在与9号染色体关联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及血管新生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S180肿瘤实验:取小鼠44只,随机分组,接种S180瘤细胞。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5-FU,实验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水蛭素活性因子,连续用药14天,第15天剥离肿块,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2)血管新生实验:取纯种鸡胚蛋,随机分组,恒温箱中孵育。分别吸取生理盐水、水蛭素活性因子不同浓度的药液,滴于滤膜载体上,将含药载体种植于鸡胚绒毛尿囊(CAM)中,密封后放入恒温箱内孵育96h,滴加甲醛,20m in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药物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对CAM进行扫描,记数血管VN、血管VD、血管VA的多少和大小。结果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对S180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43.33%和40.67%。CAM观察发现,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用药组血管分布稀疏、间距增大,含药载体周围血管减少。而模型对照组则血管分布密集、间距缩小、呈放射状排列。结论实验表明,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肿瘤和CAM新生血管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吸烟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交互作用对瓣膜性心脏病(VHD)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 438例,以是否患有VHD为依据分为病例组464例、对照组2 974例。对比两组基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情况等)、BMI、心脏杂音及LDL-C。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吸烟与LDL-C对VHD发生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年龄、吸烟比例、心脏杂音比例、L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别、饮酒、体育锻炼比例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LDL-C均是VHD的危险因素(P<0.05)。对吸烟、LDL-C进行哑变量设置,分为四组,以不吸烟且LDL-C正常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调整混杂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吸烟且LDL-C升高组患病风险增加了1.881倍,吸烟且LDL-C正常组患病风险增加了1.970倍,吸烟且LDL-C升高组的患病风险增加了6.867倍。吸烟、L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