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全身出现白色结节、溃疡半年”来院就诊。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踝关节肿痛,诊断为痛风,血尿酸912μmol/L,治疗后好转(具体用药不详),但5年间血尿酸一直在600~700μmol/L之间(正常值为155—428μmol/L),其问出现过数次足部关节肿痛现象,自行服药后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皮肤年轻化的治疗中点阵铒激光不同能量密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探讨最佳治疗参数配置的规律,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引。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将每只大鼠背部皮肤分成6块,随机选取5块采用不同能量密度点阵铒激光照射(40、60、80、100和120 mJ/cm~2组,简称LP40、LP60、LP80、LP100和LP120组),未照射区域为对照组。在照射后1 h、3 d、7 d和28 d分别取材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测量不同能量密度照射大鼠皮肤后1 h微治疗带的宽度、深度与凝固带的厚度和照射后28 d真皮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测量HSP70、Caspase-3和TGF-β1的表达量;采用RT-PCR方法测量术后28 d Wistar大鼠皮肤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记录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有无出现红斑、水肿、色素沉着、瘢痕和渗出等,同时记录完全脱痂的天数。结果:在一定范围内(40~100 mJ/cm~2),点阵铒激光照射Wistar大鼠后各组间完全脱痂时间、微治疗带的深度、凝固带厚度、真皮的厚度、HSP70、Caspase-3、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均不同;LP100组脱痂时间最长,微治疗带的深度、凝固带厚度、真皮厚度最厚,表达Ⅰ型胶原mRNA最多(P0.05);LP80组照射后真皮厚度和TGF-β1的表达接近LP100组,完全脱痂时间低于LP100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40~100 mJ/cm~2),点阵铒激光长脉宽模式照射Wistar大鼠的皮肤后,皮肤年轻化的疗效与能量密度及组织的损伤程度相关,取设备所推荐治疗用的能量密度(100 mJ/cm~2)的80%时,可以在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同时,将组织损伤的程度和修复所需时间控制在更好的范围。临床操作时可以参照此数值设定最佳的能量密度。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歆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978-979
目的:总结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的阴道彩超声像图特点,探讨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子宫黏膜下肌瘤表现为宫腔内的类圆形或舌形低回声团块,团块基底部内膜回声中断,团块可部分或全部突入宫腔;自子宫肌层探及线状血流信号穿入团块内,团块周边可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动脉性血流频谱为中等阻力或低阻力。结论:阴道彩超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瘤体结构及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2对Aβ_(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老年斑(SP)形成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2预防给药,大鼠双侧海马内注射Aβ_(25-35)建立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被动回避性跳台反射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Bielschowsky 银染色改良法检测各组大鼠SP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和溶媒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人参皂苷Rg2各剂量预防给药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有所增强;模型组、溶媒组和低剂量组大鼠大脑皮质中有SP形成,呈均匀致密的嗜银团,其余各组均未观察到SP.结论 人参皂苷Rg2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防止SP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过渡的一段时间,称为诱导期,此期的透析称为诱导透析。目前全世界仍有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8岁。全身散在褐色角化性丘疹伴瘙痒2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柱状角化不全,部分角化不全柱下可见部分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片状淋巴细胞浸润。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提示患者MVK基因突变。诊断: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治疗: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抗组胺药和外用维A酸药物3个月余,皮疹逐渐消退,瘙痒缓解,目前患者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7.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50岁.2年前开始无任何诱因自觉左腰部胀痛,向下腹部放射,伴尿频、尿急,无血尿,曾以输尿管结石医治无明显好转,近日疼痛加重,来我院求治;查体:左下腹有压痛,未扪及包块,左肾区无叩痛;余各系统查体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肝功、血糖均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8.
连接蛋白是构成缝隙连接的主要蛋白质,它在细胞间通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连接蛋白的基因突变可以引起多种遗传性皮肤病,与连接蛋白相关的一系列遗传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来源于外胚叶的组织,其临床表现各异,部分症状又相互重叠.同一表现型可由不同的突变引起,相同的突变也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型.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SH)。患者女,53岁,右侧下颌及左颊部可见浸润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组织细胞团块状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可见组织细胞吞噬现象。免疫组化染色示: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CD1α标记(-)。现继续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岁.躯干、四肢出现丘疹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胸背部出现散在约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后丘疹逐渐变白,不能自行消退,未予治疗.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未述其他不适,否认局部外伤、感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