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15篇
  免费   2977篇
  国内免费   1630篇
耳鼻咽喉   215篇
儿科学   243篇
妇产科学   206篇
基础医学   2073篇
口腔科学   438篇
临床医学   2738篇
内科学   2613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886篇
特种医学   8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905篇
综合类   5104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1996篇
眼科学   624篇
药学   2504篇
  28篇
中国医学   1981篇
肿瘤学   1532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949篇
  2021年   1451篇
  2020年   1177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814篇
  2017年   848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1094篇
  2014年   1389篇
  2013年   1267篇
  2012年   1689篇
  2011年   1816篇
  2010年   1262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246篇
  2007年   1092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878篇
  2004年   731篇
  2003年   859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鉴定当地民间应用普遍的野生药用真菌,并探讨其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一株采自定陶仿山野生药用真菌进行鉴定,确定为硬皮马勃。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硬皮马勃化学成分,利用PubChem软件和TCMSP、GCS数据库得到化学成分结构信息及其药用动力学参数和相关靶点分析,通过SysDT和WES系统鉴定潜在化学成分靶点,利用CTD数据库获得靶点功能,将潜在化合物和肿瘤相关靶点导入Cytoscape3.8.0软件构建分子-靶标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肿瘤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有关活性成分靶点所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将肿瘤相关靶点和通路导入Cytoscape3.8.0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从文献中获得硬皮马勃的化学成分59个,通过ADME计算系统筛选出5个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即活性成分,预测到38个靶点,其中与肿瘤相关靶点16个。这些活性成分主要通过Toll-like receptor、PI3K-AKT、MAPK和NF-kappa B等通路参与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其凋亡。结论 表明硬皮马勃治疗肿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并通过多层次效应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本研究为更好理解硬皮马勃作用肿瘤的机制和肿瘤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吴祎培  张羽  陈曦  冯希平 《口腔医学》2020,40(3):239-243
目的通过检查有龋及无龋母亲的口腔卫生状况,并通过随访收集其婴儿1个月(1月龄)及6个月(6月龄)的唾液样本测序分析,观察母亲患龋情况对其婴儿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筛查收集1月龄婴儿的唾液样本;于首次采样时记录母亲的口腔卫生状况,根据母亲患龋情况将婴儿分为母亲有龋组(简称有龋组)和母亲无龋组(简称无龋组),跟踪随访至婴儿6个月时再次收集唾液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婴儿不同月龄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本研究随访受试者10例(男6例,女4例),其中有龋组7例,无龋组3例,各组间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龋组婴儿1月龄至6月龄时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有较大变化;有龋组婴儿在1月龄和6月龄时组内各样本间物种组成均差异较大;1月龄时两组微生物群落较相似,而至6月龄时两组婴儿唾液的物种组成已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有龋组婴儿口腔内菌群多样性总体高于无龋组,在1月龄至6月龄间婴儿口腔内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丰度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5.
6.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放射治疗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平台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软件DeepViewer?1例食管癌患者的全身CT上勾画全身器官,然后利用基于GPU加速的蒙特卡罗软件ARCHER计算相应的器官剂量分布,最后利用Lyman-Kutcher-Burman(LKB)模型评估放疗患者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针对该病例,成功建立基于DeepViewer?ARCHER和LKB模型的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发现距离靶区越近的器官剂量越大,其中心脏与靶区间距离最小,剂量为14.11 Gy,但因其模型参数特殊,通过LKB模型计算的NTCP为0.00%;左、右肺的剂量分别为3.19和1.16 Gy,但是NTCP值却很大,分别为2.13%和1.60%。对于距离靶区较远的头颈部器官(视交叉、视神经和眼)和腹部器官(直肠、膀胱和股骨头)剂量分别约为9和2 mGy,并且NTCP均近似为0.00%。结论:研究结果证明通过自动勾画软件DeepViewer?蒙特卡罗软件ARCHER和LKB模型建立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习洋  陶泽璋 《疑难病杂志》2020,(2):207-211,216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感染性鼻部疾病,病理分型主要分为Th2细胞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ECRS)和Th1细胞介导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非ECRS)2种表型。欧洲国家CRS患病人群主要表现为ECRS,而随着亚洲国家的急剧工业化发展,其ECRS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ECR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相互作用。其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改善或存在复发的风险。Ⅱ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种非B、非T的新型淋巴细胞,与Th2免疫应答关系密切。文章就ILC2s在E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EC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分析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水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DLQI评分、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及TNF-α、IL-6、VEGF等水平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VEGF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皮损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血管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