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8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325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375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常规内镜技术难以发现大肠平坦型病变和凹陷型病变。近年来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外已获广泛应用,可以发现大肠微小病变和早期大肠癌。应用腺管开口分型方法可以预测肿瘤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据此可确定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或分片粘膜剥离术将肿瘤切除,抑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在当前我国的胃肠内镜医疗界,应广泛开展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以早期发现大肠病变,提高我国大肠癌的内镜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 给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后,改为蒸馏水自由饮用10d,如此进行4个循环,每天观察症状。在第1个循环和第4个循环后剖杀小鼠,取出整段结肠行实体显微镜观察及切片组织学研究。结果 所观察的症状、实体显微镜像、组织学病理改变均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结论 此模型制作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可应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草药浓缩剂“肠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425例进行临床分析。根据不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广泛粘连型是“肠梗”治疗的最佳适应症,粘连扭转型是其禁忌证。并对中转手术的指征、时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特点,是一种易于推广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体外培养的人的伪表皮作为模型,进行药物毒理学作用的研究,观察了二甲亚砜(DMSO)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接触时间条件下,对人的伪表皮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均受抑制。低浓度条件下(1%),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增加;在15~50%浓度下,D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而RNA合成仍增加;在高浓度条件下(70%~100%),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均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5.
复治矽肺结核化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80~1988年对79例复治矽肺结核进行化疗。其中绝大多数为慢性纤维化空洞性病例,均经细菌学证实,并由尘肺诊断组认定为矽肺合并结核。本组病例分别以KM、INH、RFP、PZA,或SM、INH、RFP、EB联合,分两阶段治疗18个月,获痰菌阴转79.2%,其中KHRZ与SHRE组分别为93.9%与68.2%(P<0.05)。自疗程结束追踪2~8年,其细菌复阳率分别为6.45%和10.0%(P>0.1)。并对影响其过去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放大内镜观察到的大肠粘膜腺管开口类型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方法2001年8月~2002年2月结肠镜检查139例大肠病变,采用内镜下粘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139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124例,进展期癌9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型病变5例,ⅡC病变1例。LST直径10~50 mm,其中ⅢL型1个,Ⅳ型4个。本组放大内镜与病理、实体镜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如发现有Ⅴ型腺管开口时则高度提示早期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甲氟哌酸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伟光  娄建石 《天津医药》1992,20(6):353-355
本文报道国产甲氟哌酸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血、尿药物浓度用微生物打孔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甲氟哌酸400mg片剂后,体内药物转运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甲氟哌酸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峰浓度为1.27小时和4.76μg/ml。T_(1/2)Ka和T_(1/2)Ke分别为0.22和10.40小时。研究结果表明,甲氟哌酸吸收快,达峰迅速,血清峰浓度有所提高,消除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SARS流行株M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广东省不同流行时期13份SARS病毒(SARS CoV)标本的M基因序列,通过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初步了解广东省SARS病毒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异。方法:提取病毒RNA,用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将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13份标本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为99.7%~100%,M基因核苷酸序列只在2个位点(80和203位)发生变异,1株80位点的变化引起编码的氨基酸从苯丙氨酸(F)变为半胱氨酸(C),3株203位变化为无义突变。结论:M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不大,初期和后期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行高峰期的毒株相差1个碱基,但氨基酸序列相同;从香港感染病人分离的1株病毒M基因与广东本地感染分离株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氯喹敏感和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及其二联用的敏感性。方法 运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原虫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氯喹敏感株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及青/克联用的ID50分别为2.8、3784.7及6.4/2046.6nmol/L;抗性株原虫对上述药物的ID50分别为8.1、1652.1及2.35/1409.4nmol/L。结论 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克林霉素无交叉抗性。青蒿琥酯与克林霉素联用在体外测定中,其抗疟作用对抗性株明显优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环孢素A(Cs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c-fos表达增加的作用,借以探讨Cs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 用Bradford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总蛋白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方法定量测定心肌细胞c-fos蛋白含量。结果 ①AngⅡ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蛋白总量,CsA可以浓度依赖地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蛋白含量的增加;②AngⅡ可诱导rfos蛋白表达增加,CsA可浓度依赖性抑制AngⅡ的这一作用。结论 CsA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抑制AngⅡ引起的心肌细胞c-fos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