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1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方法从1981年起,在滇西、滇南、滇东南监测点选择符合条件的恶性疟病人,取静脉血,采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并将相隔8~10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滇西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83.3%,ID50 从240.0 nmol/L降到123.0 nmol/L,MIC从1 171.6 nmol/L降至325.9 nmol/L,分别下降13.0%、48.8%和72.2%.滇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1年的97.4%降到2004年的69.0%,ID50从170.0 nmol/L降至58.6 nmol/L,MIC从1 108.0 nmol/L降至312.6 nmol/L,分别下降29.1%、65.5%和71.8%;滇东南抗性率从1993年的78.9%下降至2003年的53.3%,ID50从136.0 nmol/L降至75.5 nmol/L,MIC从452.0 nmol/L 降至238.3 nmol/L,分别下降32.4%、44.5%和47.3%. 结论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仍具有抗性,但抗性程度明显下降;中越边境恶性疟的抗性程度低于中老、中缅边境地区.目前仍不宜用氯喹治疗当地恶性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蒿琥酯分别与诺氟沙星、甲硝唑伍用的体内、外抗疟作用。 方法 采用青蒿琥酯与诺氟沙星 (A组 )或甲硝唑 (B组 )联用 3d疗法治疗无并发症的恶性疟。体外测定采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 3种药物单一用药及青蒿琥酯分别与诺氟沙星或甲硝唑联用的敏感性。 结果 体内观察法共收治 70例病人 ,其中 A组 5 5例 ,B组 15例。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 (2 6 .5± 16 .5 ) h(8h~ 93h)、(19.2± 11.0 ) h(4h~ 4 1h) ;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 (37.4± 15 .3) h(13h~ 93h)和 (42 .8± 14 .7) h(2 5 h~ 72 h) ;2 8d复燃率分别为 4 7.4 %和 75 .0 %。体外微量法测得青蒿琥酯与诺氟沙星伍用的 ID50 分别为单用组的 5 .9%和 0 .3% ;青蒿琥酯与甲硝唑伍用的 ID50 分别为单用组的38.8%和 5 .6 %。 结论 青蒿琥酯分别与诺氟沙星、甲硝唑伍用在体外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有明显增效作用 ,但在临床治疗中未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是否能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方法 用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A组)和单用青蒿琥酯(B组)间断刺激体外连续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在接触药物前后不同时间用Reickmann体外微量测定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同时观察每次接触药物后恶性疟原虫恢复正常生长时间。结果 A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5d青蒿琥酯/萘酚喹的ID50分别为2.42/37.81、1.70/26.73nmol/L。B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8、129d青蒿琥酯的ID50分别为9.60、30.61nmol/L和85.10nmol/L。A组接触药物后恶性疟原虫第1、2次恢复正常生长时间分别为24、37d,第3次接触药物后连续观察90d,疟原虫未能恢复正常生长。B组疟原虫平均恢复正常生长时间为16.7d。结论 可用体外间断药物刺激培育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能有效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抗青蒿琥酯株的体外培养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抗青蔽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将采知恶性疟病人血,用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待其正常生长后,在培养基中加不同浓度的青蒿酯进行培育,并在培育前后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青蒿琥酯半数抑制量(ID50)。用药前及用药后68d、129d及停药后67d的ID50分别为9.6、30.6、85.1及52.9mmol/L。结果表明可用人工方法建立高度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程度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省按蚊种类及嗜血习性 ,判断传疟媒介 ,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环状沉淀试验法 (沉淀法 )及对流免疫电泳法 (电泳法 ) ,以自制兔抗人、牛、猪 3种血清 ,对人、牛房采集的按蚊胃血滤纸标本进行鉴定。结果 :人房采集的 14种按蚊中 ,嗜人按蚊及昆明按蚊的人血指数最高 ,分别为 93 .18%及 88.96% ;中华按蚊及微小按蚊次之 ,分别为 3 7.92 %及 11.3 7% ,吉甫按蚊及八代按蚊人血指数虽较高 ,但种群数量太少 ,不足为判断依据。牛房采集的 18种按蚊均以吸牛血为主。结论 :根据人房采集的 4种按蚊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及云南媒介按蚊睡腺解剖的报道 ,证实它们为云南省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氯喹敏感和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及其二联用的敏感性。方法 运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原虫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氯喹敏感株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及青/克联用的ID50分别为2.8、3784.7及6.4/2046.6nmol/L;抗性株原虫对上述药物的ID50分别为8.1、1652.1及2.35/1409.4nmol/L。结论 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克林霉素无交叉抗性。青蒿琥酯与克林霉素联用在体外测定中,其抗疟作用对抗性株明显优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将采自恶性疟病人血 ,用 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待其正常生长后 ,在培养基中加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进行培育 ,并在培育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青蒿琥酯半数抑制量 (ID5 0 )。用药前及用药后 6 8d、12 9d及停药后 6 7d的 ID5 0 分别为 9.6、30 .6、85 .1及 5 2 .9nm ol/L。结果表明可用人工方法建立高度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停药后抗性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本芴醇、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是否存在交叉抗性 ,本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是否有增效作用 ,运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结果上述 3种药物对青蒿琥酯敏感株恶性疟原虫的 ID5 0 分别为 72 .3、14.6及 13.4nm ol/ L ;对抗性株的 ID5 0 依次为 6 6 .8、80 .5及 72 .6 nmol/ L。蒿甲醚、双氢青蒿琥酯对抗性株的 ID5 0 分别较敏感株高出 4.5及 4.4倍 ,本芴醇对敏感株的 ID5 0 与抗性株相似。在本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中 ,两者对抗性株的 ID5 0 分别为 44 .8及 39.6 nmol/ L ,为单用组的 1/ 1.5 4(44 .7/ 6 6 .8)和 1/ 2 .2 (39.6 / 85 .1)。结果提示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本芴醇无交叉抗性 ,青蒿琥酯与本芴醇伍用在体外测定中具有一定增效作用 ;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有明显的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Asn86Tyr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云南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Pfmdr1)Asn86Tyr的多态性,探索其与氯喹敏感性表现型的关系.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技术(AS-PCR/RFLP).结果在86%(19/22)的氯喹抗性分离株中检测到Pfmdr1基因的Asn86Tyr两种多态性,携带编码86Tyr多态变异的占50%,而含编码Asn86多态的也是50%.结论在云南氯喹抗性高度流行区,Pfmdr1基因Asn86Tyr的多态性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勐海县疟疾现况的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勐海县目前疟疾发病现况、防治现状、居民对疟疾知识知晓情况等,为制订疟疾防治计划及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对抽取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社医、个体医及其登记的发热病人血检记录、病人发病时间、治疗处方、疫情报告名单等资料进行摘录;对居民、中、小学生、进行逐户逐人对2002年内是否发过疟疾,求医方式、以及对疟疾症状体征、治疗、传播途径、预防等方面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CMR方法,推算出勐海县2002年疟疾的发病人数为2820例,是当年疫情报告数181例的15.6倍。疫情报告符合率仅为6..42%,漏报率达93.58%。3个乡镇抽查村点的部分居民、中小学生对疟疾防治知识、抗疟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而不同流行区居民、中小学生的知晓情率不尽相同。结论:目前勐海县多数疟疾病例漏报疫情,根据本调查结果推算2002年疟疾漏报数多达2639例,因此,要加强疫情管理,加大疟疾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