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模型并予通心络灌胃,应用反转录集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5d、7d、14d、21d、30d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VEGF mRNA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VEGF mRNA在不同时间段均有表达,VEGF mRNA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表达增强,第5天表达最高;给予通心络处理后第3天缺血侧VEGF mRNA开始表达增强,5d、7d、14d、21d、30d时PCR表达灰度值均高于缺血对照组。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VEGF mRNA表达增强,通心络胶囊可强化此反应,进而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mRNA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及通心络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并予通心络灌胃,应用逆转录集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5、7、14、21、30天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EGF mRNA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EGF mRNA在不同时间段均有表达,EGF mRNA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表达增强,第5天表达最高;给予通心络处理后第3天缺血侧EGF mRNA开始表达增强,第5、7、14、21、30天时PCR表达均高于缺血对照组。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脑组织细胞因子EGF mRNA表达增强,通心络可强化其反应,进而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GF-1 mRNA的变化情况和通心络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采用逆转录集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GF-1 mRNA的变化。结果 IGF-1 mRNA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表达增强,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PCR表达增加,其中造模后第7天表达最高,造模后第14天IGF-1 mRNA表达下降,第30天恢复到基线水平。通心络治疗后第5,7,14,21,30天时IGF-1 mRNA表达均高于缺血对照组。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引起其缺血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GF-1 mRNA的变化;通心络可显著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GF-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丘脑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体针方法对照组20例,取穴:肩髎、肩髃、曲池、天井、外关、阳池、环跳、髀关、承扶、风市、犊鼻、鹤顶、丘墟、申脉;调神止痛针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人中、内关、涌泉、劳宫穴;持续治疗28 d,于治疗14 d和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麦吉尔疼痛问卷、经颅多普勒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随访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根据脑的生理特点,以调神止痛为立法原则,治疗丘脑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加服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52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对照组给予石杉碱甲口服,治疗组用通窍活血汤治疗。2组在治疗1个月后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判断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缩短,波幅升高(均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VD疗效确切,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助于诊断VD并检测症状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脑梗死病证结合诊疗方案的实施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对160例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根据《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和用尼莫地平法评价。结果实施脑梗死病证结合诊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疗效显著,中医证候积分、MBI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实施脑梗死病证结合诊疗方案,对中风症状的近期改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穴对脑梗死后患者坐骨神体感诱发电位(P40)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浅刺组25例(进针0.5寸)、深刺组25例(进针1寸)、过深刺组25例(进针1.5寸)及对照组25例。28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以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为客观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患侧SEP的P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针刺组能使患者的P40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的深度对患者体感诱发电位P40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委中穴能使中风患者肢体SEP的P40潜伏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通窍调神法对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认知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Va 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中药,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治疗。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判断认知功能状态,并检测治疗前后Hcy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Hcy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窍调神法对Va D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Va D患者认知功能、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