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8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21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719篇
内科学   32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1237篇
预防医学   634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481篇
  4篇
中国医学   412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开展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以“患者需要”为中心的最贴心、最及时服务,达到了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效果[1]。优质护理使我体会到护理模式也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护理过程中护士语言技巧与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关系。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人患病后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疾病康复。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对患者的多方面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降低患者投诉率,促进康复,在临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开展护理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Mesh补片替代张力性修补术,手术设计合理,复发率低[1~3]。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17例,其中1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7%),报告如下。愈。Rutkow等[1]于1995年报告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 403例,经6年随访初发疝术后复发率为0.1%,复发疝术后复发率为2%。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可能主要与技术因素有关,本组2例复发疝,均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初期手术后复发病例,我们发现疝复发是由充填物与耻骨结节之间突出或由于补片移位造成腹股沟管后壁薄弱而形成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重点讨论本症幼婴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以便在其发病早期就得到正确诊断及治疗,对此病病因及鉴别诊断也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7.
不同局麻药在上肢手术后区域神经自控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上肢手术后外周区域神经患者自控镇痛(PCA)治疗时的镇痛效应和副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R组(n=20):采用PCRA法,镇痛药0.3%罗哌卡因(Rop),臂丛神经鞘穿刺置管神经阻滞术后接英国Graseby9300型PCA泵镇痛,按LCP模式给药,即负荷量(5ml) 持续量(2ml/h) 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20min;B组(n=20),镇痛药0.3%布比卡因(Bup),采用镇痛方法和模式同R组;C组(n=20,对照):术后不使用PCRA,仅中患者疼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Dol)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上肢感觉阻滞和活动情况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R组和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BCS评分和Ramesay评分则高于C组,提示R组、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而R组、B组间则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手术当日R组PCRA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B组,C组100%患者需肌注2-3次盐酸哌替啶,每次50-100mg。三组患者均无局麻药中毒反应和置管部位感染并发症。结论:上肢手术后臂丛区域神经PCRA治疗是切实可行的;0.3%罗哌卡因或0.3%布比卡因均有效;行PCRA术后镇痛的患者满意程度高,且并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1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05%氟哌利多(Dro);RD2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1%Dro,RD0~RD2组硬膜外腔穿刺(T11~12)置管后接PCA泵按LCP模式镇痛,即负荷量(6ml)+待续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C组(n=20,对照):口服尼美舒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UAE导丝导管操作及栓塞时C组病人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而RD0~RD2组无此现象;介入治疗后VAS评分、BCS评级、术后恢复时间RD0~RD2组明显优于C组(P<0.05)。PCEA各组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均安静合作,精神状态良好,C组病人烦躁不安发生率较多;恶心、呕吐发生率RD0组及C组高于RD1组及RD2组(P<0.05)。结论 UAE围介入治疗期PCEA法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且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PCEA配方中适量加入Dro(0.005%)可减少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观察金刚烷胺及卡马西平治疗106例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儿童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之一,指未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餐后加重,上腹饱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群.目前有研究报道FD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电节律异常,胃电图对FD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FD有疗效,但对儿童的研究资料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