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时ICAM-1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时(D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22~24周龄:Kkay糖尿病鼠(KA)7只和Kkay非糖尿病鼠(KB)8只,测定血糖,以PAS染色观察各组:DN病变;对肾脏ICAM-1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半定量图像分析;并以RT-PCR检测。肾脏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KA组出现明显糖尿病肾脏病变,其肾小球硬化指数(GI)240.00,明显高于KB对照组(118.36,P<0.05);免疫组化显示Kkay小鼠ICAM-1的表达与病理变化一致,其ICAM-1阳性着色面积(15.22%)高于对照组(4.38%,P<0.01),KA组ICAM-1 mRNA表达水平也高于KB组。结论:Kkay小鼠出现糖尿病肾病时伴有ICAM-1表达水平的增高,推测ICAM-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声带息肉/小结的患者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结果:100例中,术后3d发音恢复正常31例,术后6d发音恢复正常34例,好转35例,随访3mo无复发.结论: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疗效好、创伤小、精确度较高,但同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欧压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均用欧压法治疗.结果:86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1~6次欧压法治疗后全部干耳.结论:欧压法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P^27的研究进展。方法:光盘检索有关献,归纳综合整理。结果:P^27是细胞周期的相关蛋白,P^27白过度表达可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阻断细胞生长于G1期。结论:P^27是细胞周期中重要的负性调控控因子,是一种新的侯选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5.
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8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清华 《光明中医》2003,18(2):50-51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法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85例应用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中药联合西药美吡达治疗。另 42例单纯应用西药美吡达片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94% ,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 78 5 7% ,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应用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中药疗效明显 ,并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疗程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完成4年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均接受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分别于患儿治疗1年后、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对其进行随访评估。比较患儿在不同疗程的鼻炎控制效果、哮喘控制效果、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鼻炎控制总有效率、哮喘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鼻炎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1年后(P0.05),其哮喘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2年后(P0.05)。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可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尤以3年疗程效果最好,可有效控制其鼻炎和哮喘症状,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4月入院的1 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共100例行手术治疗,98%(98/100)病例绛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前各项定位检查的阳性率:B超22.9%(17/74),CT 55.2%(48/87),磁共振(MRI)58.8%(10/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6.6%(49/64),内镜超声(EUS)93.3%(42/45),超声造影(UC)94.7%(18/19).每项检查的准确率:B超88.2%(15/17),CT 87.5%(42/48),MRI 90.0%(9/10),DSA 100.0%(49/49),EUS 85.7%(36/42),UC 83.3%(15/18).术前有1~3项定位检查阳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24/27)、96.9%(32/33)及94.7%(18/19).手术组中,63例行CT和B超检查,阳性率47.6%(30/63);53例行CT和DSA检查,阳性率为75.5%(40/53);37例行CT和EUS检查,阳性率为89.2%(33/37);31例行EUS和DSA检查,阳性率为90.0%(28/31);14例行DSA和UC检查,阳性率为78.6%(11/14);13例行CT和UC检查,阳性率92.3%(12/13);11例行EUS和UC检查,阳性率90.9%(10/11).结论 术前有2项以上相符合的定位榆查,能大大提高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以CT、DSA、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阳性率较高.兼顾费用和检查的创伤,推荐采用CT、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肾上腺大占位的构成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493例肾上腺占位直径≥4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诊原因、是否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影像学资料等。所有患者按内分泌功能评估结果分为功能性占位(n=264)与无功能性占位(n=229),按良恶性评估结果分为良性占位(n=348)与恶性占位(n=145),分析功能性占位、恶性占位所占比例及疾病谱分布情况。结果 (1)493例患者就诊年龄(47.7±14.3)岁,首诊原因主要为肾上腺意外瘤(289例,58.6%)。(2)肾上腺大占位中功能性占位多于无功能性占位[53.6%(264/493) vs.46.4%(229/493)];功能性占位中嗜铬细胞瘤占比最高(65.5%),无功能性占位中髓样脂肪瘤占比最高(22.3%);功能性占位与无功能占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位置及瘤体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肾上腺大占位中良性占位多于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4月入院的1 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共100例行手术治疗,98%(98/100)病例绛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前各项定位检查的阳性率:B超22.9%(17/74),CT 55.2%(48/87),磁共振(MRI)58.8%(10/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6.6%(49/64),内镜超声(EUS)93.3%(42/45),超声造影(UC)94.7%(18/19).每项检查的准确率:B超88.2%(15/17),CT 87.5%(42/48),MRI 90.0%(9/10),DSA 100.0%(49/49),EUS 85.7%(36/42),UC 83.3%(15/18).术前有1~3项定位检查阳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24/27)、96.9%(32/33)及94.7%(18/19).手术组中,63例行CT和B超检查,阳性率47.6%(30/63);53例行CT和DSA检查,阳性率为75.5%(40/53);37例行CT和EUS检查,阳性率为89.2%(33/37);31例行EUS和DSA检查,阳性率为90.0%(28/31);14例行DSA和UC检查,阳性率为78.6%(11/14);13例行CT和UC检查,阳性率92.3%(12/13);11例行EUS和UC检查,阳性率90.9%(10/11).结论 术前有2项以上相符合的定位榆查,能大大提高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以CT、DSA、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阳性率较高.兼顾费用和检查的创伤,推荐采用CT、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定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516例成年起病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诊断(病程≤3个月)患者则根据是否伴有酮症酸中毒(DKA)和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分组,比较组间的临床和生化特点;已诊断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不同病程(1~5年、6~10年、11 ~ 15年和≥16年),分别比较组间的代谢控制以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结果 516例成年起病者中新诊断133例,已诊断383例,发病年龄(29±8)岁,住院年龄(37±11)岁,体质指数(BMI)为(20.8 ±3.3)kg/m2,99例(19.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133例新诊断患者中,以DKA起病者55例(41.4%).与非DKA起病组相比,DKA起病组空腹血糖、血清尿酸水平更高(t=4.019、2.288,均P<0.05).新诊断患者和已诊断患者中分别有29例(21.8%)和70例(18.3%)有糖尿病家族史.在已诊断患者中,与无家族史组相比,有家族史者血清甘油三酯更高(t=1.263,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背景期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发生率更高(x2=16.029、5.843、10.164,P<0.05),高血压发生更早(t=2.769,P<0.05).病程为1~5年、6~10年、11~15年和≥16年患者BMI、尿酸、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9.282、16.590、12.530、50.590,均P<0.05).临床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发病11 ~ 15年时达发病高峰.结论 成年起病的T1DM患者具有独特临床特点,其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与糖尿病家族史有关,微血管并发症在发病11~15年时达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