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膜间皮瘤1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胸膜间皮瘤的误诊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探讨提高诊断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住院64例晚期肺癌,随机抽样分2组,即ADMD大剂量治疗组和ADMD常量治疗组。2组分别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局部药物灌注治疗,同时行部分肢体循环阻断治疗,经14~30天后,ADMD大剂量治疗组与ADMD常量治疗组疗效对比,有高度显著差异,局部大量灌注强化及部分肢体阻断治疗,明显提高了晚期肺癌的疗效,保护了骨髓功能。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小细胞肺癌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人小细胞肺癌32例分析张孟秋,郭全新,赵冰茹,齐春本组32例患者均经细胞形态学或病理证实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年龄21~35岁。其中男24例,女8例。中心型29例,周围型3例。根据1985年TNM分期法: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6例,Ⅲ_b期9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90例骨巨细胞瘸的X线征象。其X线表现可分为四型:有骨间隔型、无骨间隔型、混合型及其他型。前一型属病理I级者多,后三型多为病理Ⅱ级以上。本组的无骨间隔型部分病例,不论病灶大小,均增长较快,所以本组之X线分型对临床治疗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提出了本病早期的诊断指标:病灶局限在骨松质内,直径在8cm以下,骨皮质未受侵、无转移。  相似文献   
6.
<正> l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为21~68岁,平均48岁。本组病例病程为1个月至1年,平均3月。全部病例均有细胞学诊断,其中未分化小细胞癌30例(66.6%);鳞状细胞癌11例(15.6%);腺癌8例(17.8%)。按全国肺癌协作组会议分期标准,属Ⅱ期者30例(66.6%),Ⅲ期10例(22.2%),Ⅳ期5例(11.1%)。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氏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注药:地塞米松10mg,阿霉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病,但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分析了我科37例肺癌误诊原因,并从病理角度分析了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和支气管肺泡癌易误诊的原因,提出了减少误诊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胸膜间皮瘤为胸膜原发性肿瘤,多数发病隐匿、症状无特征性,临床上极易误诊,为提高诊断率,现将近年来收治的17例胸膜间皮瘤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1岁~63岁,平均48.3岁。其中经开胸探查术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统计我院中晚期肺癌200例,进行了320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SBAG)、支气管动脉抗癌药物灌注(BAI)及部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恶性黑色素瘤为来源于外胚层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所发生的肿瘤。有关文献记载的发病率为1.5~14.8/10万,占恶性肿瘤的0.6~1%。是比较少见的肿瘤,但并非罕见。在我院活体组织检查的6235例恶性肿瘤中,占1.2%。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易与某些色素痣相混,病理上误诊率也较高。Truax等回顾分析中发现,至少7%是误诊的。因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否则将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基于上述,为提高病理诊断率,依据文献,对我院73例黑色素瘤切片进行了复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