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2篇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MC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分别检测犬MC1R基因中两个序列T105A和R306Ter的基因多态性,为遗传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实验用犬奠定基础。方法 以224只犬为实验材料,对犬MC1R基因T105A片段和R306Ter片段分别进行PCR-RFLP和PCR—SSCP分析,并且分别对具有RFLP和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找出等位基因的差异位点。结果 经对犬MClR基因的PCR-RFLP分析,发现犬MC1R基因的T105A序列具有多态性,表现为三种基因型:AA、AB和BB。通过对具有RFL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10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由G到A的单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05位氨基酸发生由精氨酸向苏氨酸的改变,此外在第207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还发现由A到G的单碱基突变,并产生了一个Hhα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同时,经过犬MC1R基因的PCR—SSCP分析,发现犬MC1R基因的R306Ter序列具有多态性,表现为三种基因型:CC、CD、DD.通过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30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一个由CGA到TGA的终止突变,而使翻译终止。结论 利用PCR—RFLP和PCR—SSCP分析技术证实犬MC1R基因具有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2.
人类基因组中短串联重复序列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也称做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作为新一代遗传标记,STR以其独特的优势保存下来,使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实验用犬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各种动物组织培养报道较多 ,但有关犬的组织培养以及染色体的制备较少见。借鉴人类染色体培养技术 ,在此基础上反复摸索、实验总结出一套犬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培养方法。1 材  料1 1 试剂 RPMI 16 4 0培养基 (美国 ) ;小牛血清 (大连 ) ;植物血球凝集素 (广州 ) ;秋水仙素 (上海进口分装 ) ;庆大霉素 ;1M盐酸 ;甲醇 ;冰乙酸 ;氯化钾 ;肝素 ;姬姆萨染液。1 2 主要仪器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电热恒温干燥箱 ;电热恒温水温箱 ;离心机等。1 3 抗凝血 无菌抽取犬静脉血 2ml。2 方  法2 1 各种培养用器皿、试剂一律严格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选择性kappa阿片受体(kappaopioidreceptor,κOR)与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receptor,βAR)在心肌细胞肥大方面的交互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10μmol·L-1的异丙肾上腺素(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AR)诱导心肌肥大,观察1μmol·L-1的U50,488H(κOR激动剂,U50)对其作用。进一步探索在100nmol·L-1ICI118,551(β2AR阻断剂)存在情况下,κOR的激活对心肌肥大的作用。用Lowry’s法测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用消化分离法,并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的体积;用[3H]leucine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结果:异丙肾上腺素使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体积、蛋白合成明显增加;1μmol·L-1的U50,488H使ISO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体积、蛋白合成减少,这种作用可被选择性κOR阻断剂norBNI(norbinaltorphimine)抑制。在ICI118,551存在的情况下,U50也能起到减弱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结论:U50,488H通过激活κOR与β1AR交互作用抑制ISO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5.
本地实验犬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诊断犬染色体病以及进行犬的分子细胞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采集13条正常本地犬(6条雌性、7条雄性)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制备常规及G带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本地犬的染色体形态结构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其染色体数为2n=78,雌性染色体核型为78,XX,雄性染色体核型为78,XY。39对染色体中有38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长度逐渐递减;1对性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X染色体最大并与人X染色体形态极其相似,Y染色体最小。结论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发现,可以明确鉴别犬第1~21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但很难可靠地鉴别其余的17对常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高血脂小鼠Th1/Th2细胞因子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探讨高血脂相关免疫损伤和炎症反应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高脂组和对照组,观察脂质代谢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Th1/Th2细胞因子变化。结果高脂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分别为3.75±0.07、6.16±0.55、18.70±4.61、57.97±6.57及6.17±0.76ng/L。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细胞介素5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5与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免疫损伤、炎症反应机制在高血脂动脉硬化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和高血脂协同致病。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与炎症反应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确诊的98例H型高血压患者(H型组)、患有高血压但Hcy水平正常的患者100例(高血压组,血Hcy≤15.0μmol/L)、健康体检中血压正常的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功能指标,并分析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与IMT、内皮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型组患者的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H型组、高血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的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患者的IL-6、TNF-α、sICAM-1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H型组、高血压组的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IL-6、TNF-α-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H型组的血清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患者的IMT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H型组的RHI、FMD、NMD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血压组的RHI、FMD、NMD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高血压组的IMT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均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IMT与TG、TC、IL-6、TNF-α、sICAM -1呈正相关,与HDL-C、IL-10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RHI与IL-6、TNF-α、sICAM -1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FMD与TNF-α、sICAM -1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NMD与TNF-α、sICAM -1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与IL-6、TNF-α、sICAM -1呈正相关(P<0.05),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受损,内皮功能受损与患者血脂异常、炎症反应增强有明显的关系,并且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辽宁地区猪群中附红细胞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特异寄生在红细胞表面的微生物,以附着在人和动物的红细胞上为主要特征,亦可有少量游离在血浆中,到目前为止尚无法体外培养〔1〕。附红细胞体因其个体微小、革兰阴性染色以及专性寄生特点等,一度被归类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2],近年来对附红细胞体的16SrRNA基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我校在动物科学专业开展了《动物科学创业设计》课程的教学,通过创业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创业实践活动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课程组通过对该课程实践内容的合理设计和精心安排,包括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风险及其规避、创业计划书的编制、企业开办与管理等,并且不断优化课程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相对完善的授课体系,包括导师制配合,借助实践基地和平台,科研项目支撑,创业孵化园的利用,为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