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例1男,29岁,因"酱油色尿2d,肝生化指标异常1d"入院,既往脂肪肝7年,无肝病史,2d前剧烈运动后出现酱油色尿,伴双腿肌肉肿胀、疼痛、强直,1d前北京宣武医院就诊,查:ALT476U/L,AST2088U/L,总胆红素(TBil)30.9μmol/L,肌酸激酶(CK)39140U/L,肌酐(Cr)69μmol/L,尿素氮(BUN)2.9μmol/L,葡糖糖(GLU)6.84μmol/L;血常规(-);尿潜血(BLD)(+++),尿蛋白(PRO)(+),GLU(+++);泌尿系B超:未见明显异常。于2012年3月12日我院就诊,查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α)导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26例及我院所见1例IFNα导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共27例,根据发病机制分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2组,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和转归.结果:ITP组24例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血小板显著减少,血小板抗体或血小板相关IgG明显升高,骨髓增生活跃,停IFNα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小板于1-2 wk上升,预后较好.TTP组3例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小板显著减少,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及肾脏损害.血浆置换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预后差,死亡率高.ITP及TTP多发生在IFNα抗丙肝治疗过程中.结论:IFNα抗病毒过程中可能出现ITP或TTP两种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须提高认识给予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预后。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5家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618例,采用非条件二分类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TBIL升高、BUN升高、CRE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增大、甘油三酯降低、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AFP升高提示预后较好(P<0.05)。回归方程预测总的正确率为78.3%。结论患者年龄、TBIL、BUN、Cr、INR、甘油三酯、AFP指标及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可作为判断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由此建立的方程预测效果较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15例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史、神经系统表现、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急性出血性脑卒中(AHS)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4例;11例AHS患者中4例(36.36%)为肝癌脑转移瘤出血(瘤卒中),3例(27.27%)合并肝衰竭。15例患者中有12例(80.00%)以意识障碍为早期神经系统表现,确诊依据头颅CT检查;治疗以对症支持、康复训练为主;AHS预后差,4例(4/15,26.67%)死亡,其中2例为合并肝衰竭,1例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1例合并脑转移瘤。结论失代偿期肝病合并脑卒中更容易出现AHS表现,与凝血机制差、肝癌脑转移有关,且预后差;对伴有神经精神异常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病患者及时行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倍剂量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40例因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患随机分为加倍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分别给预善得定50μg/h及25μg/h,维持静点,观察止血疗效。结果:加倍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善复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疗效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5.24%,两组无显性差异,结论:善得定是一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常规剂量25μg/h即可收到显疗效,无需无限制增大剂量。  相似文献   
6.
7.
肝病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病患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致病性。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12例肝病患HGV-RNA及甲-戊型肝炎血清学标志。以HGV-RNA阳性为HGV感染判断标准,分析各型肝病患HGV感染情况。结果 312例患HGV-RNA阳性64例,阳必率为20.51%;单纯HGV感染12例,阳性率为3.85%。结论 急性肝炎,乙、丙型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均可检出HGV-RNA。HGV多与乙、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亦可单纯感染引起肝脏炎症,说明HGV可能是肝病患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IV感染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特点、巨细胞病毒(CMV)及霉菌性食管炎等机会性感染检出情况.[方法]对181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HIV阳性组122例,对照组59例)行胃镜检查,对活检黏膜行快速尿素酶及病理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MV感染及细胞刷涂片明确霉菌性食管炎感染.[结果]HIV感染患者消化道症状大多缺乏特异性,其中腹泻及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IV感染组Hp检出率22.1%(27/122)明显低于对照组40.7%(24/59)(P<0.01),并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密切相关;HIV感染患者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 vs 13.6%;P<0.05); HIV感染组检出CMV感染为4.9%(6/122),霉菌性食管炎为15.6%(19/122),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者存在着上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其Hp感染率及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低于普通人群,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普通人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认识4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患者的病史、中医证候及诊疗过程资料,分析不同分型患者证候演变及转归。结果 46例患者中疫毒袭肺证(普通型)27例,湿毒郁肺证(普通型)13例,疫毒闭肺证(重型)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治疗,中成药26例,中药汤剂20例。早期(0~3 d)症状相对较少,但已表现出特征性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或白腻的特点,进展期(4~14 d)半数以上患者出现发热(89.13%)、咳嗽咳痰(71.40%)、口干口渴(68.60%)、乏力(60%)、咽干或咽痛(57.10%)、纳呆(54.30%),重症患者舌腻而干或少苔。恢复期(>15 d)多数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咳痰(72.20%)、口干口渴(66.70%)、汗出(50%)仍较突出,舌苔由厚转薄,苔腻的程度有所改善、苔色由黄逐渐转白,舌象改变较为缓慢。普通型与重型的中位病程分别为16.5 d(14~26 d)和25 d(21~27 d),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3.24±4.36)d、(19.73±2.33)d。病毒核酸中位转阴时间分别为11.41 d(4~22 d)、14.5 d(9~24 d),肺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病灶开始吸收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 d(5~19 d)、15.5 d(8~21 d)。结论 本病湿热证候突出,病程长,对中医不同证型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HAART治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提供疗效确切、合理可行的临床治疗方药。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录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给予香砂六君子颗粒1剂/d冲服,疗程14 d;对照组16例,常规西药治疗;记录2组服药前后症状积分,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可缓解HAART致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治疗组平均有效率为(87.6±3.3)%,高于对照组平均有效率为(76.8±1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砂六君子颗粒可改善HAART所致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