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yspepsiareferstopainordiscomfortfo cusedintheepigastrium,whichwasreportedtooccurinmorethan 1 0 %ofoutpatientsininternalmedicine,andnearlyhalfthepatientsinthegas trointestinal(GI)department(1).Almosthalfofthesepatientswithdyspepsiawhohavenodefi niteorgani…  相似文献   
2.
评估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及其主要亚型活性的潜在影响。淫羊藿总黄酮以300mg/kg/d的剂量对SD大鼠进行连续灌胃处理15天,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含量与CYP1A2、CYP3A4和CYP2E1亚型活性,观察淫羊藿总黄酮的效应。CYP1A2的活性用荧光比色法进行测定,CYP3A4和CYP2E1的活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处理后的大鼠肝脏CYP450含量及CYP1A2、CYP3A4和CYP2E1亚型活性均明显增高,其中CYP1A2和CYP2E1活性升高显著(P〈0.01)。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肝脏CYP450及主要亚型CYP1A2、CYP3A4和CYP2E1活性均有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反流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其对胃食管反流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63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前者予以抗反流方治疗,后者予以法莫替丁和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反流指数和胃排空率变化。结果抗反流方能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相当(P>0.05);抗反流方能降低反流指数(P<0.05)、增加胃排空率(P<0.01)。结论抗反流方能促进胃排空,改善胃食管反流以缓解RE。  相似文献   
4.
蔡淦教授论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淦教授,系上海市首届名中医,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尤长于GPL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或异型增生(GED)作为胃癌前病变(GPL)已普遍为人们接受。笔者有幸,偏得蔡师论治GPL经验点...  相似文献   
5.
张镜人痰瘀同治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镜人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内科学家,沪上悬壶70余载,论治内科杂病十分重视“痰”与“瘀”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临床上活血化瘀与祛痰通络相结合,在治疗疑难杂症中屡起沉疴,今就张镜人“痰瘀同治”的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松坡  蔡淦 《江苏中医》1998,19(10):17-18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高血脂的病理实质是血中伏痰,而痰浊之成则因于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是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脉受累是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提出以理气化痰祛瘀为主,配合合理调养的综合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高血脂的病理实质是血中伏痰,而疾浊之成则因于脏腑功能失调。疾瘀互结是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脉受累是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提出以理气化痰祛瘀为主,配合合理调养的综合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气活血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的疗效及其对胃黏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93例CAG伴肠化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调气活血方加减,对照组予参芍胃安颗粒。评价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病理隋况的改善,同时随机选择每组患者各30例,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胃黏膜血流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80.9%;病理情况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7%,对照组为74.5%。组间临床及病理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窦大弯、小弯、前壁、后壁黏膜血流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胃黏膜血流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调气活血立法的参芍胃安颗粒和调气活血方加减都能有效改善CAG病理、缓解其症状,提示调气活血中药改善CAG患者胃黏膜血流可能是其取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至真方含药血清对人大肠癌耐长春新碱细胞株HCT-8/VC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对Hedgehog信号通路中Smo、Gli1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细胞多药耐药性及存活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P-gp和Hedgehog信号通路中Smo、Gli1的表达。[结果]至真方含药血清作用24h、48h后,HCT-8/VCR生存率明显降低;至真方含药血清作用24h后,HCT-8/VCR细胞P-gp(P-Glycoprotein)、Smo、Gli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降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至真方对HCT-8/VCR的逆转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下调该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进而下调P-gp表达,增加HCT-8/VCR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枳实消痞丸不同剂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分型及枳实消痞丸方不同剂型治疗FD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西沙必利作为对照,运用枳实消痞丸3种剂型(饮片、合煎冲剂、分煎冲剂)治疗FD患者,并观察该方对患者迷走神经张力、血浆胃动素(MOT)水平及食管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各剂型组总有效率与西沙必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少见;各组药物均能显著减少治疗后各症状出现的百分比。该方能显著提高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及血浆MOT水平(P〈0.01,P〈0.05),改善食管收缩功能;其3种剂型间的疗效亦未见显著差别。[结论]枳实消痞丸方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及血浆MOT水平,改善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