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合成新型的两亲性小分子,并通过新的自组装方法制备其纳米材料.方法:用胆固醇对氨基匍萄糖进行疏水改性,使其具有两亲性;用核磁和红外表征目标产物N-胆固醇基琥珀酰基氨基葡萄糖(CSG)的化学结构,结合纳米共沉淀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其自组装体,并用扫描电镜、圆二色谱考察其自组装体的性质.结果:CSG通过这种新的方法形成具有高轴向比的纳米纤维状自组装体,分子在自组装过程中采取手性排列的方式.结论:通过设计分子的化学结构、控制自组装的方法和条件,可以得到先进的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海军官兵自杀意念的流行现状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海军某部官兵1710人,完成自编人口学调查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中文简体版(DASS-C21)、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结果:本样本1年自杀意念检出率为3.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关系一般和差、经常和偶尔出现口腔溃疡症状、重度和极重度抑郁、重度和极重度压力、高神经质、高精神质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2.74、3.48、10.77、3.54、51.80、.6.40)。结论:与父母关系、口腔溃疡症状、抑郁、压力和人格特质是与海军官兵自杀意念相关的危险因素。提示在海军官兵自杀预防中,除传统的心理和社会学因素外,也应重视官兵身体健康异常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多因素作用的全身性疾病。随着住院患者发生VTE比例增高,如何甄别VTE高危人群,进而采取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风险评估模型是有效甄别VTE高危人群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其优势及不足,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更适合的VTE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以降低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多因素作用的全身性疾病。随着住院患者发生VTE比例增高,如何甄别VTE高危人群,进而采取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风险评估模型是有效甄别VTE高危人群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其优势及不足,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更适合的VTE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以降低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年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0.4-1.6/10万,在中国为0.36/10万(约5470例/年),85%以上的患者初诊时处于慢性期(CP)。2000年针对CML致病基因产物BCR—ABL融合蛋白的第一代酪氯酸激酶抑制剂(TKI)甲磺酸伊马替尼问世后,CML.CP患者的疾病进展率大为减低,生存期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进展期[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国年轻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向MPN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根据诊断时年龄分为年轻组(≤40岁)、中年组(41~60岁)和老年组(>60岁),在各疾病类型中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1727份可供分析的问卷,其中年轻组453例(26.2%),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27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80例、骨髓纤维化(MF)99例(原发性MF 45例,PV后MF 20例,ET后MF 34例);男性178例(39.3%),中位年龄31(18~40)岁。与中年、老年MPN受访者相比,年轻MPN受访者中未婚、高学历、无合并症、无合并用药、较低危险度分层占比较高(P<0.001)。年轻MPN受访者中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占比较高(ET:P<0.001;PV:P=0.007;MF:P=0.001),脾大的比例在初诊(PV:P<0.001)和调研时(ET:P=0.052;PV:P=0.063)最高,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在初诊(ET:P<0.001;PV:P=0.011)和调研时(ET:P<0.001;PV:P=0.003)均最低。年轻MPN受访者JAK2突变比例最低(ET:P<0.001;PV:P<0.001;MF:P=0.013),CALR突变比例最高(ET:P<0.001;MF:P=0.015),非驱动基因突变(ET:P=0.042;PV:P=0.043;MF:P=0.004)和高分子风险(HMR)突变(ET:P=0.024;PV:P=0.023;MF:P=0.001)的检出率均最低。结论与中、老年患者相比,年轻MPN患者有着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新型的两亲性小分子,并通过新的自组装方法制备其纳米材料.方法:用胆固醇对氨基匍萄糖进行疏水改性,使其具有两亲性;用核磁和红外表征目标产物N-胆固醇基琥珀酰基氨基葡萄糖(CSG)的化学结构,结合纳米共沉淀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其自组装体,并用扫描电镜、圆二色谱考察其自组装体的性质.结果:CSG通过这种新的方法形成具有高轴向比的纳米纤维状自组装体,分子在自组装过程中采取手性排列的方式.结论:通过设计分子的化学结构、控制自组装的方法和条件,可以得到先进的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的认识,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 报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患者allo-HSCT后发生SIADH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治疗经过。结果 患者在allo-HSCT后发生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第17天起出现严蘑低钠血症(血钠最低为103.7mmol/L)、尿钠增高、血浆渗透浓度降低和尿渗透浓度增高,伴有昏迷和抽搐,诊断为SIADH。经限制入液量和补钠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但SIADH始终未被完全纠正,终因移植物被排斥、二次移植后再次发生超急性GVHD和排斥、继发感染而死亡。结论 allo—HSCT后SIADH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移植相关的多种原因所致,强调对其及时、正确诊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可采用化疗、2次移植和干扰素α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因其能使复发者重建供者型造血而成为移植后复发CML的一线治疗,但常伴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全血减少两大合并症。甲磺酸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是针对CML致病基因——bcr/abl融合基因产物的分子靶向药物。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