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兔心梗模型.抽取骨髓进行干细胞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照组的心肌瘢痕区注入培养基;间充质干细胞组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个核细胞组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4周后观察各组心功能、病理变化及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单个核细胞组移植4周后,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间充质干细胞组梗死区有细胞存活.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梗可改善心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心肌内存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右心耳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解剖学参数和形态学分类.材料与方法 112例拟行介入术的患者行64排CT心脏造影,应用软件Advantage Workstation4.3从水平面分别以实体成像重建左、右心房,右心耳、主动脉,在二维和三维结构测量和分析右心耳相关参数并进行形态学分类.结果 右心耳容积为18.2±6.8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夜间血压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他危险因素对阵发性房颤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1例,其中阵发性房颤组159例,窦性心律组252例,所有患者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行动态血压、常规生化等检查。结果阵发性房颤组非杓型血压比例(96.2%vs83.7%)、夜间收缩压[(132.23±16.50)mm Hg vs(122.38±17.70)mm Hg,1 mm Hg=0.133kPa]、夜间脉压[(62.74±16.67)mm Hg vs(50.83±14.52)mm Hg]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r=0.191,P<0.01)、夜间收缩压(r=0.254,P<0.01)、夜间脉压(r=0.353,P<0.01)与阵发性房颤呈正相关;调整年龄、血脂、餐后2h血糖、24h血压、昼间血压等危险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升高、年龄是阵发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阵发性房颤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血压是发病率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但是我国高血压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药控率低的特点,尤其以控制率明显。1991年及2002年我国两次成人血压普查,血压控制率仅为2.8%和6.1%。本文通过对我科建科至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水平、服药情况的调查,了解在接受过系统高血压防治教育的住院病人中血压控制率、服药率情况,以更好的指导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科建科至今,资料保存完整且可通过电话随访的5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276例,女308例,年龄(63.47±13.64)岁],利用我科高血压电话随访系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压及目前服药情况。结果在584例随访对象中,48名患者未对血压进行监测,占随访患者的8.2%。在监测血压的536例患者中,血压达标(180/110)mm Hg 40例,占随访者的7.5%(男3.0%vs.女10.9%,P>0.10)。坚持规则服药的患者452例,服药率84.3%,坚持服药的患者中血压达标320例,血压达标率70.8%;不服药或不规则服药的患者84例,血压均未能达标。结论经过住院期间系统的高血压防治教育,我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血压达标率、药控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明显提高。规则服用降血压药物是良好控制血压的途径,系统的高血压防治教育是使病人意识到规则服药重要性的关键,是提高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年男性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MS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518名成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结果 518名成年男性MS的检出率为14.67%(76/518).在MS的组分中,高血压的检出率最高为42.86%(222/518),其次依次为高TG 38.42%(199/518)、低HDL-c 27.03%(140/518)、中心性肥胖22.59%(117/518)及高血糖13.32%(69/518).与非MS患者相比,MS患者的年龄大、BMI更高,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TG、低HDL-c及中心性肥胖的比率更高(P<0.05).回归分析表明超重或肥胖、年龄增大、吸烟、经常饮酒均为MS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提倡戒烟限酒的健康生活,并保持适当体重.  相似文献   
6.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与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两肾一夹型(左侧肾动脉狭窄,右侧肾保留,2k1c)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和肾性高血压组(RH),术前及术后12周末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心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脂肪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和血管紧张素酶(ACE)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和受体2(AT2)蛋白表达。并检测PVAT过氧化氢(H2O2)含量。结果:2k1c术后12周RH组大鼠胸主动脉发生血管重构,AngⅡ水平、AGT、ACE mRNA表达均高于SH组,AT1蛋白表达量和H2O2含量也高于SH组,而AT2蛋白量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T与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相关,活性氧(ROS)可能参与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EH患者40例(EH组)、正常健康体检者41例(对照组),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为内参,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TLA4的水平,应用多媒体图象分析软件进行灰度扫描并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组CTLA4水平明显升高(0.55 ±0.23 vs 0.29 ±0.17,P<0.01).结论 CTLA4在EH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加,提示CTLA4可能与EH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廉生  张海峰  李勇  林葆菁 《广西医学》2009,31(10):1460-1461
目的研究人血清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变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进展成急性心肌梗死(AMI)危险性的关系及其预测意义。方法UA患者158例,其中21例进展成AMI,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使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血清sCD14水平。结果uA患者血清sCD1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UA患者发生AMI后血清sCD14明显增高,但发生AMI前血清水平sCD14水平与未发生AMI的U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稳定后,sCD14仍持续在较高水平。结论UA患者血清sCD14水平与AMI发生相关,有一定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干预起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霉素导致大鼠心力衰竭心室结构演变和应用此模型进行心力衰竭治疗性试验时恰当的干预起点。方法以累积剂量达15mg/kg,3周内注射完毕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分别于注射阿霉素前,注射后3、4、5、6周和7周在M型超声下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变化;于注射阿霉素前,注射后6周,7周使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脑利钠肽浓度。结果注射阿霉素7周后与注射阿霉素前比较,LVEF(69.6%±10.3%vs.78.7%±13.7%,P0.01),LVEDd[(0.67±0.03)cmvs.(0.52±0.02)cm,P0.01],LVESd[(0.41±0.17)cmvs.(0.30±0.02)cm,P0.01]和脑钠肽[(0.37±0.15)μg/Lvs.(0.18±0.06)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量注射阿霉素7周后可作为阿霉素致大鼠心衰模型治疗性试验时干预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肼苯哒嗪(HYD)联合硝酸异山梨酯(ISDN)对心力衰竭大鼠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阿霉素诱导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成模后分为安慰剂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培哚普利(2 mg·kg-1·d-1)+比索洛尔(5 mg·kg-1·d-1)组及培哚普利(2 mg·kg-1·d-1)+比索洛尔(5 mg·kg-1·d-1)+HYD(7.2 mg·kg-1·d-1)+ISDN(6 mg·kg-1·d-1)组。药物干预6 周后,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内皮素1(ET-1)的表达,同时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HYD+ISDN并不能增加心肌组织eNOS 含量,对心肌组织内eNOS及ET-1 的表达均无显著响;HYD+ISDN 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同时使心肌组织SOD 活性增高。结论HYD+ISDN 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