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在其它肿瘤的研究中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uractant protein-1,MCP-1)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本研究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MCP-1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口腔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MCP-1和CD34的表达,光镜下进行MCP-1表达的分级和微血管的计数。结果口腔鳞癌中MCP-1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较正常口腔黏膜均增加(P<0.01),在鳞癌中随MCP-1表达的增加,微血管计数增加(P<0.01)。结论MCP-1在口腔鳞癌中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但其具体机制和在临床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正常下颌升支区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正常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咀嚼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对正常离体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定量分析。结果:(1)所有载荷形式的各种应力值,随着单元距加载点的距离的增大,其应力值相对减小。(2)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的应力梯度变化较大。结论: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是应力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下颌骨骨折区,同时还是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加强固定以及防止骨段移位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表达与肿瘤中浸润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中MCP-1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光镜进行高倍视野下巨噬细胞记数和MCP-1表达的分级.结果:在口腔鳞癌中MC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有关,并与肿瘤内浸润的巨噬细胞有关(P<0.05).结论:巨噬细胞可能受MCP-1趋化作用的影响,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 ,CHOP方案仍然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的标准方案之一 ,而且加大剂量可提高 NHL的疗效 [1]。但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继发性感染所致的化疗间期的延长 ,不同程度阻碍了疾病的治疗。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问世 ,使上述问题有了很大改观。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的 19例 NHL患者 ,给予 CHOP方案联合 G- CSF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19例 ,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17岁~ 6 5岁 ,中位年龄 39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抑癌基因p16、R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探索其在ALL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及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抑癌基因p16、Rb在A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2.14 % ALL患者p16蛋白表达缺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白血病细胞阳性率降低为11.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57 % ALL患者pRb蛋白表达缺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白血病细胞阳性率降低为41.6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p16与pRb蛋白表达水平经等级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s =-0.9247,P<0.001)。结论 p16、Rb基因的异常表达在ALL的发生及演变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
马氏钳蝎毒抗癌多肽与5—Fu对小鼠肝癌的联合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马氏钳蝎毒抗癌多肽(APBMV)单独及其与5-Fu联合对小鼠肝癌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腹水型肝癌H22的荷瘤模型观察了APBMV的体内抑瘤作用和对5-Fu抑癌作用的影响。结果 APBMV在所用剂量「(0.03-0.06)mg/(kg.d),用10d」范围内对H22荷瘤小鼠无显著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贲门失弛缓症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拾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死亡率、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对患者不同情况下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过程中,患者中没有手术死亡病例,43例使用术前内窥镜治疗的患者的成功率较低,患者的整体病程时间较长,预后当中的并发症等情况较多。结论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内窥镜治疗,减少患者的预后并发症情况等,提高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自1982年美国首次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疫情出现。1999年我国许多地区发生O157:H7感染性腹泻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以前云南省虽未发现O157:H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病例,但从市售蔬菜、猪、鸡、鱼内脏及牛粪中都曾经分离到OO157:H7,为了解云南省人、动物O157:H7带菌状况,动态观察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于每年8~10月份开展O157:H7监测,现将2004—2007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自1982年美国首次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疫情出现[1,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