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感染HBV后,可自身清除病毒或持续性感染,在成人感染者中有5%~10%不能清除病毒,导致慢性病毒携带状态。其造成肝损伤的程度不一,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进程不一、药物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亦很大,宿主的遗传因素对乙型肝炎的这些临床转归起了关键作用。目前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与HBV易感性和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黏菌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点、临床分布、耐药性表型及基因型,并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分离的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共17株,使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MOLDI-TOF MS)进行菌株鉴定,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肉汤稀释法确认黏菌素敏感性,对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型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17株黏菌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血液中分离率最高(4株占23.5%),科室分布以ICU为主(11株占64.7%);黏菌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达100%;均携带blaSHV和blaTEM,未检出mcr基因;其中16株(94.1%)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为ST-11型;17例分离出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13例(76.5%)为男性,年龄(37~96)岁,住院天数(33~146)天,9例(52.9%)死亡,4例(23.5...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由于HBV表面抗原(HBsAg)的缺失,其检测依赖于高敏感性的PCR方法。本文就其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慢性HBV相关性肝病,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肝癌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由于HBV表面抗原(HBsAg)的缺失,其检测依赖于高敏感性的PCR方法。本文就其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慢性HBV相关性肝病、暴发型肝衰竭、肝细胞肝癌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连续的院内获得性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率、真菌种类分布、药敏以及发生真菌血症后第28天和第12周病死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在观察期内共入院患者353 907例,其中共117例次发生院内获得性真菌血症,发生率为3.31/万。其中,白念珠菌占36.8%,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18.8%)、热带念珠菌(13.7%)、光滑念珠菌(6.0%)、季也蒙念珠菌(6.0%)、克柔念珠菌(4.3%)、清酒念珠菌(4.3%),其他酵母样菌占5.1%。热带念珠菌血症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血症与机械通气及3个月内的抗真菌药物暴露史有关。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2.7%和95.5%。真菌血症发病后第28天及第12周的总病死率为27.4%及38.5%,不同菌种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周病死率年龄>65岁患者高于20~65岁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液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NP)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观察873例重症患者,分为应用0.08%甲硝唑行口腔护理组(M组,为一期研究组,212例)和0.2%氯已定葡萄糖行口腔护理组(C组,为二期研究组.661例)。2组患者人ICU后均接受每天2次的标准口腔护理,直至转出ICU或死亡;观察2组患者NP、VAP的发生时间、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痰液内细菌的分布状况。结果:C组的NP发生率为17.9%(12.2/千患者住院日1,显著低于M组的28.8%(21.1/千患者住院日)(P〈0.01),而NP的发生时间[(11.3±8.4)d]明显较M组[(8.6±5.0)d]延迟(P=0.027)。C组VAP发生率为7.4%(16.8/千导管日).显著低于M组的11.8%(35.5/千导管日)(P〈0.05)。C组与M组的VAP发生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C组NP患者痰液内肠球菌属检出率为1.2%,显著低于M组的5.4%(P〈0.05),其余细菌学(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2%氯已定葡萄糖口腔护理能降低重症患者NP的发生率.但对致病细菌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8.
2006年沪港国际肝病会议精选(肝炎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之涛 《肝脏》2006,11(3):206-209
一、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法国巴黎大学Patrick Marcellin教授对前C区变异、e抗原分泌缺失或减少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进行了回顾与评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发病早期不同时间启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其病情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74例SAP病人。筛选纳入后,按发病后EN启动时间分为A组(5 d内启动EN)和B组(5~14 d内启动EN)。分析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住院时间、手术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结果:174例SAP病人经筛选,最终纳入98例。其中,A组51例,B组47例。入院当天,A、B两组病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及28 d,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当天,且同期A组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发病28 d评分与入院当天相比,SOFA评分下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病人入院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率、手术率及发病60 d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总住院时间、发病28 d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病5 d内启动早期EN较5 d后启动可降低SAP病人的手术率、AKI发生率及发病60 d死亡率,能降低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且对SOFA评分改善程度更大。建议临床早期对SAP病人行EN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31日至2019年1月31日收治且明确诊断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84例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1例;年龄18~80岁,平均(56.5±17.8)岁。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生存组(n=62)和死亡组(n=22)。在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检测血浆NGAL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的差异,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对比,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NGAL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NGAL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和是否需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的预测价值。 结果死亡组患者NGAL浓度在第1天[(2 188.4±2 280.8)ng/mL比(538.2±777.4)ng/mL]、第3天[(2 045.5±2 388.8)ng/mL比(553.8±836.4)ng/mL]和第7天[(1 512.4±1 840.9)ng/mL比(192.3±410.2)ng/mL]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r=0.460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r=0.37)、乳酸(r=0.41)和肌酐(r=0.48)都呈正相关性(P均<0.05)。第7天时NGAL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ROC)=0.85,95% CI:0.70~0.99]高于第1天(AUROC=0.71,95%CI:0.55~0.88)和第3天(AUROC=0.72,95%CI:0.55~0.88)。第3天时肌酐和NGAL对是否需行CRRT的预测价值优于第1天和第7天。入院第3天时NGAL浓度(AUROC=0.80,95%CI:0.64~0.97)与肌酐水平(AUROC=0.83,95%CI:0.68~0.97)相比,前者对患者是否需行CRRT的预测作用具有更好的特异性,但敏感度相对较低。 结论对于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第7天时NGAL水平对预后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与肌酐相比,NGAL对预测患者是否需行CRR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