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已确诊冠心病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TET)不同结果与冠脉CT病变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11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TET结果分为阴性组、可疑阳性组、阳性组,比较三组间冠脉造影结果及冠脉CT斑块病变特征。结果TET阳性者37例(31.4%),可疑阳性者39例(33.0%),阴性者42例(35.6%),冠心病TET假阴性率达35.6%;TET可疑阳性组与阳性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狭窄程度、病变血管发生率及冠脉CT斑块病变性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可疑阳性组冠脉CT非钙化斑块数目比例多于阴性组[21/13(P=0.031)]。结论对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和可疑阳性患者,不应轻易否认或排除冠心病诊断,而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通过应用穿戴式心电设备,建立心电快速筛查系统,实现心电图检查、数据采集和传输、报告打印闭环式自助流程,并与院内HIS系统进行对接,形成心电快速筛查的新型智能模式。从硬件、软件、可穿戴心电检查设备等方面介绍了心电快速筛查智能模式的设计,并对其实施路径及技术方案进行简要阐述。通过心电快速筛查系统的配置,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心电检查的及时性,依托云平台构建多医学中心集团化部署,从而提高基层单位的心电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心房颤动时,由于高血钾导致心房的激动性及传导性减低或者消失,房颤的f波可以暂时消失。在临床工作中,高血钾并不少见,对于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更应定期复查电解质,本文介绍一例房颤病人高血钾时房颤波暂时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可疑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特点.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胸痛住院的36例患者在人院行TET后均诊断为可疑阳性,同时在2周内行CAG检查和冠状动脉CT成像(CTA),并将斑块分为非钙化和钙化斑块.结果 36例患者中,23例经CAG证实为冠心病(阳性),13例冠状动脉无病变(阴性).23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5例,三支病变9例.23例TET可疑阳性冠心病患者CTA共检测52个斑块,其中非钙化斑块29个,钙化斑块23个.结论 TET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因其方法简单、经济、无创,目前仍不失为一项重要检查方法.同时冠心病患者的斑块性质与TET可疑阳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T波异常的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探讨心电图T波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1年486例心电图T波异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查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104例)和阴性组(382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是否抽烟。分析各因素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影响。结果 (1)造影阳性者104例,阳性率为21.4%。(2)T波异常时,男性较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高(27.0%vs15.9%),特异性62.5%,敏感性53.9%。(3)T波异常时,心率偏慢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高(27.9%/17.6%),特异性48.1%,敏感性66.2%。(4)联合性别和心率对冠状动脉造影阳性预测敏感性27.9%,特异性83.5%。结论单独心电图T波异常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低,但联合性别和心率可以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有助于临床初步筛选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STc(ST段长度)变化对平板运动试验(E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E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冠脉造影正常组,测定其EET运动前、运动高峰及运动后恢复3 min的STc值.结果与运动前比较,冠心病组内运动高峰STc有非常显著的延长(P<0.01),而恢复3 min时S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正常组STc在运动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高峰时冠脉组STc延长患者比例高于冠脉正常组(82.1%vs68.4%),恢复3 min时2组间STc延长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4%vs 14.3%).结论 测定运动实验中运动高峰时STc的延长将能提高EET结果为可疑阳性患者为冠心痛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5岁)157例,并选择同期健康查体青年31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临床及心电图特点。结果青年高血压组患者平均病史(5.2±3.6)年,按收缩压分级,1、2、3级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7.8%、52.3%和4.8%,单纯舒张压升高占5.1%。高血压组患者无高血压相关症状者87例(29%),有家族史者112例(71.3%),超重患者80例(50.9%),代谢综合征患者52例(33.1%)。与健康青年比较,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脑钠肽、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52.2%)患者有心电图ST-T改变,RV5、RV5+S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平均心率、PR间期、P波时限、QT及QTc间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多以无症状高血压和舒张压升高为特点,超重和代谢综合征患者较正常人群增多,心电图左心室高电压较正常人群增多。  相似文献   
8.
对十二导动态心电图多型Brugada波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4岁.以发作性头晕就诊,无高血压病史.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 65次/min,P-R间期180 ms,QRS 114ms.体格检查t BP:125/70mmHg,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超声、血生化均未见异常.图A:窦性P波规律出现,HR 78次/min,V1~V3导联ST段抬高0.1~0.3 mV,V2导联J波增大,ST段呈下斜型抬高达0.3 mV,T波倒置.图B:窦性P波规律出现,HR 55次/min,V1~V3导联ST段抬高0.1 mV,V2导联ST段呈马鞍型抬高,V1导联T波正负双向.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Brugada波(Ⅰ型、Ⅱ型).  相似文献   
9.
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揭示潜在的心肌缺血的一种方法,是目前冠心病诊断和评价其预后的简便、实用而且安全无创的方法之一[1].但长期以来,临床工作者对T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是否可以诊断为冠心病仍然十分困扰.QT间期是反映心室肌除极与复极的全过程,是时间上不一致的多个分散的复极向量形成的一个总的单一向量的表现.有研究[2-3]发现,冠心病患者心脏负荷运动试验时QT间期延长、离散度增大.据此,本研究测定T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在运动前、运动高峰及运动后恢复3 min 时的QTc及QTc变化差值(QTcd),探讨TET结果为可疑阳性时,QTc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2导联实时可穿戴心电设备监测家庭和基层医院患者远程早期事件的价值.方法 在家庭和基层医院使用12导联实时可穿戴心电设备采集20271例受检者的心电图并传输至我院基层诊断会诊中心.按照危急、急和普通的等级对全部心电图数据进行分类,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或基层医院.对危急心电图病例在1~12 d内完成随访.结果 共纳入21253份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2007份(56.50%),比例略高于女性;有11695份(55.03%)来源于基层医院,比例略高于来源于家庭的心电图.有40.55%(8619份)的心电图来自有不适症状的受检者,以胸闷胸痛和心慌心悸为主;66.63%的心电图(14160份)出现异常,其中心肌缺血心电图占39.45%(8385份),心律失常心电图占24.64%(5237份).心律失常中室性早搏最多(5.52%).危急心电图报告占0.61%(130份),来自94例受检者,其中20.21%(19/94)发生严重的临床事件.结论 12导联实时可穿戴心电设备可以对家庭和基层医院患者的远程早期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进行监测,对远程心电进一步就诊进行危急、急和普通分类,可改善患者预后,最终惠及患者和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