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孟元  李刚 《山东医药》2004,44(30):45-46
白细胞结合素是机体介导炎性反应的重要介质,可调节炎性细胞与基质间的信号传导,从而影响白细胞的一系列功能,参与炎症应答过程。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观察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及麻醉状态下白细胞结合素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严重烧伤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对烧伤后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1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 烧伤对照组(B组)(n=52)和烧伤氯胺酮组(BK组)(n=52)3组。其中B组和BK组分别于给药3、6、12、24?h后处死大鼠,采集脑组织,每组各时间点8只。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HSP70的表达。其余的大鼠分别在3、6、12、24?h,2、4、8、10?d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率。结果BK组和B组的HSP70表达在3、6、12、24?h强于N组(P<0.05),12?h达高峰;BK组HSP70表达在3、6?h强于B组(P<0.05),BK组第10天的存活率也高于B组(P<0.05)。结论氯胺酮可增强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脑组织HSP70的表达,这是氯胺酮保护烧伤后脑组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防治膀胱痉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PCEA)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防治中的效果,将60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按不同的解痉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吗啡4mg、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稀释成150ml,通过保留的硬膜外导管采用美国Baxter公司PCA-Ⅱ型自控镇痛泵持续给药,2ml/h。对照组30例给予杜冷丁50m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所有患者均治疗3天,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镇痛效果,纪录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结果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观察组为18%、对照组为83%(P<0.01);术后72小时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观察组<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1)。认为PCEA能明显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频度和强度,镇痛效果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4.
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附36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孟元  孙勇 《山东医药》2003,43(15):30-31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先天发育不良畸形 ,手术危险性较高 ,对麻醉过程中要求血压的平稳极其严格。术中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有利于手术操作 ,又可以增加手术野的清晰度 ,提高手术成功率。本观察应用三种方法对 3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进行控制行降压 ,减少术中出血量 ,并比较其作用效果以评估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接受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 368例 ,男 2 15例 ,女 15 3例 ,年龄 18~ 65岁 ,体重 4 0 .3~ 80 .2kg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制定的麻醉分级 1~ 2级 ,其中后交通动脉瘤 193例 ,前交通动脉瘤4…  相似文献   
5.
6.
现将我们1984~1990年应用提高灌注压治疗心内直视手术冠状血管气体栓塞(CAE)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动物实验取体重2~3kg健康家兔6只,常规方法开胸,阻断升主动脉,用10.66kPa以上压力灌注4℃高钾停搏液60~100ml,使心脏停止电活动,经主动脉注入空气10~20ml制成CAE模型,见冠状血管内串珠样气泡,按压能移动。干主动脉根部用林格氏液加压(10.66kPa以上)灌注,见气泡自冠脉近端移向远端,约1min自右房引流管排出。临床应用:4例心内直视手术时并发CAE,1例房间隔缺损,采用心脏按摩、电击除颤、降温等处理,心脏暂…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肛门闭锁属先天性发育畸形疾病,该病根据其部位分为高、中、低位三种类型。我院自1980~1990年共收治45例,现将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40例,女5例;年龄自出生后2h至6d;体重2.5~3.85 kg。1.2 临床症状45例患儿中38例有明显的腹胀伴腹壁静脉怒张,2例伴有明显呕吐,45例均有肠鸣音亢进,无气过水声,21例见有肠型及蠕动波,2例并发不同程度的肠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1.3 手术方式根据患儿肛门闭锁类型行骶会阴  相似文献   
8.
颅内血管畸形108例手术麻醉体会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张孟元,张运华,孙建梅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许立国临床资料:男74例,女34例,年龄7~48岁。麻醉时间3.5~6.6小时。均以程度不同的头痛、恶心、肢体活动不灵起病。CT扫描发现47例有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血清氧自由基产量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46例首次择期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CPB)随机均分为CABG组和OPCABG组.于术前、术后2、6、24 h采集血标本,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Olympus 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ELISA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含量.结果 两组间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6 h 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MDA、CK-MB、eTnI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CABG组相比,术后2、6 h SOD活性OPCABG组明显增加,术后各时点MDA、CK-MB、cTnI OPCABG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与CABG相比,OPCABG能显著减少氧自由基产量并减轻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 CPM)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轴突和神经细胞相对完整为特征,占肝移植后中枢系统并发症的8%~10% [1],是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