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中心255例经急诊或门诊入院的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 通过区组随机分组(block=4)按1︰1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3例, 年龄65(58~70)岁。主要结局指标为随机化后第3天NT-proBNP水平及第5天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第5天NT-proBNP水平下降超过30%的比例、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第3天NT-proBNP水平, 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55, 1 960)比 1 118(459, 2 417)ng/L;Z=-1.25,...  相似文献   
2.
背景:双膝关节置换后出血量及输血需求较大,因此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该类患者的失血量,但专门针对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对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69例需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氨甲环酸1 g溶于1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       100 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置换后引流量、输血率、血红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的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2.194-2.908,P < 0.05),输血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19,P=0.022)。比较置换后第3天和第5天的血红蛋白量,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481,2.319,P < 0.05)。置换前、置换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置换后均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置换后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上述结果提示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术期失血量,降低对输血的需求,减少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同时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克隆食品?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消脂益肝口服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消脂益肝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消脂益肝口服液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靠,临床总有效率92.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制剂组方科学,工艺合理,质量稳定,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管理对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置管管理的97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PICC置管管理;观察组49例,给予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管理,对比2组置管后置管维护时间、置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血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置管维护时间分别是(10.74±1.05)、(14.54±1.25)min,穿刺次数分别是(1.98±0.09)、(2.03±0.0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22、1.74,P值均<0.05);置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12.61±33.01)、(102.34±24.67)d,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9);观察组、对照组输液时活动良好率分别是83.67%、54.16%,活动受限率分别是16.32%、45.83%;不输液时活动良好率分别是93.87%、70.83%,活动受限率分别是6.12%、29.16%;置管舒适度分别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以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gamma-induced protein 10,IP-10)为靶标的检测技术(IP-10.TB)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并对比分析该检测技术与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QFT-GIT)检测技术的一致性。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连续性、前瞻性纳入疑似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58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常规生化检测、结核病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测和(或)病理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确诊结核病组(88例)、临床诊断结核病组(29例)和非结核病组(41例)。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行外周血IP-10.TB检测和QFT-GIT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两种检测技术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158例研究对象中,IP-10.TB检测不确定结果7例(4.4%),QFT-GIT检测不确定结果5例(3.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6)。在146...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肾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与外科监护室(SICU)收治的17例肾移植术后使用NPP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时动脉血压分压/氧体积分数(PaO2/FiO2)的变化,同时记录NPPV时间和预后情况.根据NPPV治疗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NPPV成功组和NPPV失败组.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NPPV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死亡比例.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时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PaO2/FiO2的变化情况,并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9±13)岁(19~68岁).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1 d~8 y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行NPPV治疗,共8例成功,9例失败.两组患者在进入SICU时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PaO2/FiO2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05).成功组患者NPPV治疗1h后、治疗结束时PaO2/FiO2分别为193±62和238 ±31,均高于治疗前14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NPPV治疗结束与治疗1h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aO2/FiO2未再持续改善.失败组患者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相比较,PaO2/Fi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585,P>0.05).8例NPPV成功组患者死亡1例,9例失败组患者死亡7例,两组患者死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成功组中生存和死亡患者NPPV中位时间分别为240 h和93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8,P>0.05).失败组中存活和死亡患者NPPV时间分别为24 h和6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5).结论 NPPV可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NPPV治疗1h后PaO2/FiO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配对盒基因6(paired-box 6,Pax6)是配对同源框基因家族的一个高度保守成员,对于前脑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其缺失或突变可导致大脑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 目的 对Pax6影响前脑神经发育及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阐述. 内容 讨论Pax6的特性及其在前脑发育(主要是维持神经前体细胞特性、调节神经祖细胞增殖分化和神经元迁移等方面)中的作用,同时对Pax6相关的认知功能改变做一总结. 趋向 对Pax6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为一些Pax6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