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炭药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炭药析疑孔祥安,刘洪章,刘喜梅中药炒炭法是中药炮制的传统方法之一,通过炒炭可改变或增加某些中药的性味功效、用药途径及削减某些中药的毒副作用。自古就有“血见黑则止”之说,但是由于炭药没有严格的炭化标准,再加上中药的质地、大小、轻重不同,炒炭的方法不...  相似文献   
2.
舌形皮瓣在指蹼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指蹼粘连畸形的重建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指蹼粘连畸形的5种情况采用相应的舌形皮瓣重建。结果本组重建指蹼80个,除3个舌形瓣因感染部分 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指蹼功能改善,外形满意。结论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局部舌形皮瓣修复指蹼粘连畸形,手术简便,血供可靠,有益于指蹼功能和形态的重建,为临床修复指蹼畸形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重度骨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髌旁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方法 90例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内翻畸形≥10°的膝关节中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股肌下入路组(SMOC组)和传统髌旁入路组(髌旁组),每组4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 d血红蛋白含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及6周VAS评分,以及术后6 d、3周、6周和6月HSS评分及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结果 90例患者平均随访13(9~19)月。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X线检查显示假体位置及下肢力线良好,无感染、假体松动移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愈合问题等并发症发生。与传统髌旁组相比,SMOC组切口更短,术后引流量少,辅助镇痛药的使用率更低(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SMOC组中无一例需使用外侧支持带松解以平衡髌股轨迹,而髌旁组12例(26. 67%)需松解外侧支持带(P 0. 01)。SMOC组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更迅速,术后无输血病例,术后2d Hb含量较高(P 0. 01)。两组术后24 h及6周膝关节VAS评分,术后6 d、3周和6周膝关节ROM和HSS评分比较,SMOC组均优于传统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至术后6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采用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全膝置换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骨关节炎,无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近期康复效果优于传统髌旁入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J波,尤其是特发性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逐渐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本人对诊断为异常J波的121例病人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修复的手术方法的选择。 方法 自 1986年以来 ,共收治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 3 6例 ,应用逆流颞顶筋膜瓣结合中厚皮片移植、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及轴型头皮瓣结合皮片移植修复 ,创面最大 2 6cm× 2 4cm ,颅骨外露最大面积 2 2cm× 18cm。 结果 共切取皮瓣、筋膜瓣及肌皮瓣 3 4块 ,其中 1例局部头皮瓣因缝合有张力 ,边缘裂开 ,换药后再次用局部小皮瓣修复痊愈。 1例下斜方肌肌皮瓣远端 4cm表皮坏死 ,行补充植皮治疗后愈合 ,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 ,术后经半年~ 1年随访 ,效果满意。 结论 逆流颞顶筋膜瓣是头皮肿瘤切除后顶额部骨外露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斜方肌肌皮瓣则是修复全头皮撕脱大面积颅骨外露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与讨论带线骨锚方法修复关节周围肌腱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带线骨锚固定修复术治疗该院于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1例关节周围肌腱韧带撕裂患者。结果41例均获随访,时间4~40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56%(40/41),发生1例(2.44%)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快捷,手术时间短,可达到原解剖位置修复肌腱韧带,固定牢靠,抗牵拉强度高,外固定时间缩短,康复迅速。不足之处为骨锚将永久留存体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农村及社区远程心电监测管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7月,我中心共远程监测心电图51327例,检出异常心电图33062例,其中心律失常13758例、异常ST-T改变13265例、心肌梗死126例。分别进行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异常ST-T改变及心肌梗死阳性率的统计,对105例病程6h行溶栓术与21例病程12h未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人数统计。结果共监测十二导联同步24h动态心电图3961例、十二导联同步静态常规心电图47366例,其中异常心电图33062例,阳性率64.4%,心律失常13758例,阳性率26.8%,异常ST-T改变13265例,阳性率25.8%,心肌梗死126例,阳性率0.23%。由网点转入我院治疗的病人7613例,抢救网点急危重症病人3600余例,医院专家通过网络对农村及社区卫生室首诊的复杂病症患者给予了4800余人次的远程指导。结论农村及社区远程心电监测的建立,实现了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了分工明确、信息互通、农村及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心电图诊断标准化即心电图专业技术质量控制。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时间,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逆流颞顶筋膜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①在 12侧成人头颅标本上 ,对颞顶筋膜的形态和血供进行巨微解剖观测。②在 4侧头颅标本颞顶区的不同位置采集软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③分别以颞浅动脉的额支或顶支或额、顶支双蒂设计逆流颞顶筋膜瓣应用于临床修复头颅深度软组织缺损。结果 ①颞顶筋膜主要由颞浅动脉供血 ,额支与顶支是颞浅动脉的终末分支 ,颞浅动脉经额支、顶支与耳后动脉、枕动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及对侧颞浅动脉有丰富吻合。颞浅静脉由静脉额支和静脉顶支汇合而成 ,动、静脉额支及动、静脉顶支基本伴行。②以额支、顶支为蒂的逆流颞顶筋膜瓣可获得的面积分别为 ( 119 75± 2 1 19)cm× ( 59 70±10 16)cm、( 110 67± 2 1 61)cm× ( 58 64± 7 65)cm。③临床应用 4例逆流颞顶筋瓣均获成功。结论 逆流颞顶筋膜瓣供血可靠 ,具有采取方便、供区隐蔽等优点 ,适用于颅、顶、枕等处深度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例1男,46岁,因面颊部持续剧烈疼痛5 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体检:T 36·9℃,P 93次/min,R 20次/min,BP 145/92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神志清,面颊部检查无红肿表现,心律齐,心音减弱,无心包摩擦音,心界不扩大,未闻及杂音。心电图(图1)示:PR 0·15 s,QRS0·07 s,STV2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扩张咳血治验徐秀全孔祥安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主题词咳血/中医药疗法复方(中医)/治疗应用笔者近几年以血府逐淤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咳血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典型病例刘某,男,50岁。1986年10月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