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78篇
  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国产硫酸奈替米星注射后人体血尿中药物浓度测定,建立了奈替米星体液浓度测定的微生物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375~0.0751μg,最低检测浓度为0.25~0.5μg/ml,回收率为88.8%±3.63%~98%±14.40%,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差为2.22%~5.34%;并对10例健康受试者用药后血标本100余份进行了微生物法测定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发现:微生物法测定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HPLC法(P<0.01),而HPLC法由于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和特殊的色谱条件,测定的血药浓度较低,回收率仅71.98%~76.96%。不过,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较好。本研究结果提示:微生物法测定奈替米星体液浓度简便、易操作、结果准确可信,适用于体液药物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2.
HBV、TB合并感染时抗TB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结核(TB)杆菌合并感染时抗TB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点。方法:单纯TB感染者45例,TB合并HBV感染者35例,前4月均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后2月服用异烟肼、利福平。每2~4周复查肝功能、HBV标记物、T细胞亚群等指标,部分患者进行了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TB HBV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4.3%,较单纯TB组高,发生时间较单纯TB组早半月,发生平均年龄小8岁;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学炎症积分均较TB组高(P<0.05);肝功能异常者中80%为HBeAb阳性,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较重,CD4 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HBV、TB合并感染时,抗TB药物的肝毒性增强,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复查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哌拉西林、舒巴坦、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不同配比 ( 1∶1、2∶1、4∶1、8∶1 )及阿莫西林与哌拉西林以 2∶1比例配合使用时 ,对临床分离的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值 ,用Nitrocefin纸片测定细菌产酶情况。结果 :临床分离的 339株细菌中 ,产 β 内酰胺酶率为 77% ,革兰阴性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革兰阳性细菌。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尤其是产酶菌而言 ,哌拉西林与舒巴坦联合时的MIC值明显低于哌拉西林 ,其中以哌拉西林 /舒巴坦 2∶1、4∶1时效果最好。哌拉西林联合 β 内酰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数量与分布,为临床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的斑块,采用Movat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斑块中VSMCs,镜下分别统计VSMCs平均积分吸光度值(MA)、单位面积的MA和纤维帽厚度。结果无症状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87.5%和12.5%(P0.001);症状组为25.0%和75.0%(P0.001)。VSMCs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的MA值分别为1 650±58和1 343±54(P0.001);在稳定和不稳定性斑块中分别为1 506±59和1 312±58(P0.05)。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VSMCs分布单位面积的MA分别为:基底部1 664±73(MA/mm~2)、1 112±69(MA/mm~2)(P0.001);肩部1 697±76(MA/mm~2)、1 412±81(MA/mm~2)(P0.05);纤维帽1 620±65(MA/mm~2)、1 321±66(MA/mm~2)(P0.01)。随着纤维帽的增厚,VSMCs的单位面积的MA也随之增加,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症状组和不稳定性斑块中VSMCs的数量、密度均少于无症状组和稳定斑块。纤维帽的厚度与VSMCs的密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单纯性肥胖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及其与血循环PAI-1水平变化的关系,探讨儿童期肥胖对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和有无与之相关的遗传倾向.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05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81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PAI-1含量,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PAI-1基因4G/5G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肥胖儿童血循环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肥胖儿童血浆PAI-1含量显著升高(t=5.084,P<0.01),PAI-1 4G/4G、4G/5G、5G/5G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变化(X2=1.708,P>0.05),4G/4G基因型肥胖儿童血浆PAI-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者(t分别为2.117和2.612,P均<0.05).结论肥胖儿童纤溶系统活性降低,与PAI-1基因4G/5G多态性无明显相关,但4G/4G基因型肥胖儿童更易致纤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制备 nor A基因介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的 Dig- nor A基因探针。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制备 Dig- nor A基因探针。结果  PCR法制备 Dig- nor A基因探针简便易行 ,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探针 ,所得探针有较高的敏感性 ;Dig- nor A基因探针安全、易操作 ,标记探针可长期保存。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 nor A基因介导的耐药机制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国人Ⅱ型糖尿病与β3-肾上腺能受体(β3-AR)基因Trp64Arg变异的关系。 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无亲缘关系的山东省汉族212例(Ⅱ型糖尿病组132例,非糖尿病组80例)的β3-肾上腺能受体基因Trp64Arg突变进行检测。 结果两组β3-ARTrp和Ar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84,0.16和0.87,O.13,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β3-AR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无密切关联。但Arg纯合子体重指数、舒张压、血清甘油三脂、空腹血C肽水平较高(P  相似文献   
8.
应用超低剂量内毒素注射法制备妊高征大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超低剂量内毒素给正常妊娠鼠注射,产生一种妊高征的动物模型.方法在妊娠大鼠的第14 d,尾静脉注射内毒素(1.0 ug.kg-1体重),并测量血压、尿蛋白.结果内毒素注射组血压升高,尿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P<0.05和P<0.01).结论妊娠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后可形成妊高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几种添加药物减少红霉素静滴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几种添加药物减少红霉素静滴副作用的临床观察@徐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110024 @吕晓娟$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110024 @王雪萍$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C结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产AmpC酶株的筛选,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并测定产AmpC酶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对3株高度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和1株敏感菌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测序的菌株与E。cloacae p99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4.6%。产AmpC酶菌株多呈多重耐药,产AmpC酶耐药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cloacae p99的同源性为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5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细菌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其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