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胫前肌腱劈开转位治疗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收集采用胫前肌腱劈开转位配合跟腱延长手术治疗马蹄内翻足患者18例,均为单足手术,其中5例为先天性,13例为后天获得性,18例均有不同程度腓肠肌痉挛短缩;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足骨质均未发生明显畸形,踝关节均能被动背伸0°-5°。结果1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并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7~4.5年,平均3.7年,所有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按Garceau标准评价优良17例。结论胫前肌腱劈开转位能很好平衡踝关节背伸、跖屈肌肌力,远期效果良好,是治疗马蹄内翻足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公伟  曾庆东  吕斌  周勇  李占元  梁飞 《山东医药》2004,44(36):32-33
手术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手术方式或切除范围有较多争议。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甲状腺癌患者137例,行手术治疗者134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甲状腺癌的手术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HER2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HER2基因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慢病毒稳定转染PANC-1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HER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HER2基因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稳定转染PANC-1细胞可显著抑制HER2 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侵袭实验显示siRNA沉默HER2后,PANC-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HER2基因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能有效抑制HER2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siRNA沉默HER2可能为预防和治疗胰腺癌的侵袭转移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5-LOX/COX-2抑制剂DHDMBF30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MTT、FCM和电镜检测DHDMBF30对胰腺癌Capan-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DHD-MBF30明显抑制Capan-2细胞增殖,IC50(50%的细胞失去活性时所需要的药物浓度)为12μmol/L,减弱5-LOX、COX-2和VEGF的表达。Capan-2经DHDMBF30处理后凋亡峰明显升高(27.67±0.52)%,P<0.001。结论:DHDMBF30能够抑制胰腺癌Capan-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跨血型肝移植急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评估术后患者的肝、肾、心肺功能;加强营养支持,调整凝血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严格无菌操作及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结果2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15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并发多种难以控制的并发症,经及时对急性排斥反应、脑桥髓鞘溶解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针对性护理,可极大提高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术后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术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术后肾功能衰竭是影响肝移植病人术后死亡率的蕈要因素.Caestecher等[1]报道,胆汁酸(TBA)可以同时反映肝脏分泌状态,肝脏合成与代谢及肝细胞损伤三方面的血清学指标,其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受肾功能的影响.笔者通过检测肝移植术后病人血清中胆汁酸变化,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比较,探讨胆汁酸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肝癌的肝移植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肝癌虽然可以作为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但是肝癌肝移植的选择标准并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参照比较多的有Milan标准、匹兹堡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国内有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杭州标准、复旦标准。活体肝移植的开展拓宽了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范围,为更多的肝癌患者提供了肝移植治疗的可能。由于肝移植受者的增加和供肝紧缺的日益加重,肝移植受者术前等待时间越来越长,补救性肝移植及等待期间的各种过渡治疗受到重视,这些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术前等待期,减少术后肝癌复发,提高肝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27例门脉高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研究组,另一组行常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对照组。术后以血清胃泌素、胃酸的变化及胃蠕动的恢复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血清胃泌素研究组为(88·70±13·07)pg/ml,对照组为(75·17±11·43)pg/ml,两组对比P=0·046。基础胃酸排出量研究组为(2·36±1·01)mEq/ml,对照组为(1·03±0·88)mEq/ml,两组对比P=0·033。最大胃酸排出量研究组为(5·87±1·83)mEq/ml,对照组为(3·89±1·02)mEq/ml,两组对比P=0·026。胃肠功能恢复研究组平均为2·9d,对照组平均组为5·2d,P=0·01。结论高选迷走神经切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既治疗了原发病,又保护了胃功能,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胃排空延迟(DGE)发生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1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832例行LPD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GE分为DGE组和无DGE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DGE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共有194例(23.3%)术后发生DGE。与无DGE组比较,DGE组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病例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行改进前胃空肠吻合和术中输血例数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并发症,胆漏,B、C级胰瘘和腹腔感染发生率高于无DG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和腹腔感染是任意级别D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术中输血、胰瘘、胆漏和腹腔感染是B、C级D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C级DGE 62例,48例存在腹腔感染合并吻合口漏,其中42例接受腹腔穿刺引流,6例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DGE多继发于术后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术前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合理的胃空肠吻合、减少吻合口漏、通畅引流对预防及治疗DGE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41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发现术前B超、CT、MRI、选择性动脉造影(AS)检查定位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5%(18/40)、62.5%(20/32)、66.7%(10/15)、80%(8/10),术中B超检查为100% (15/15)。认为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较为困难,手术探查加术中B超检查是定位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