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日本德岛大学附属医院正畸科的22例患儿为对象,介绍舌弓矫治器对前牙反矫治方法,并利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研究、分析治疗前后上、下颌骨的变化和切牙牙长轴的变化。研究资料表明(1)SNB角、SNP角减少及下颌平面角增加,矫治后下颌骨后移致ANB角和颌凸角增加,使上、下齿槽骨间近中远关系明显改善。(2)上中切牙角、1-NA(mm)、下中切牙角1-NA(mm)在统计学上的变化。显示矫治后上切牙向唇侧倾斜,下切牙向舌侧倾斜使前牙反得到矫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中生早餐食用频次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为引导高中生养成每天吃早餐习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重庆某区选取1所高中,对其中3个年级的学生3 283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危险行为对早餐食用频次的影响。  结果  高中生每天吃早餐的有2 064名(62.9%),不吃或有时吃早餐的有1 219名(37.1%)。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能量饮料饮用、吸烟、饮酒、赌博、网络成瘾的高中生不健康早餐食用报告(不吃或有时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0,53.97,8.10,23.79,7.89,16.31,3.93,17.96,P值均<0.05),男生(36.1%)高于女生(33.3%),饮用能量饮料学生(41.2%)高于不饮用学生(31.7%),吸烟学生(40.9%)高于不吸烟学生(34.4%),饮酒学生(40.3%)高于不饮酒学生(33.3%),赌博学生(39.7%)高于不赌博学生(34.3%),网络成瘾学生(40.0%)高于不成瘾学生(3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能量饮料饮用(OR=1.32,95%CI=1.12~1.55)、饮酒(OR=1.24,95%CI=1.02~1.51)、网络成瘾(OR=1.42,95%CI=1.19~1.68)与高中生不健康早餐食用频次呈正相关(P值均<0.05)。  结论  社会、家庭、学校应加强引导高中生养成每天吃早餐的习惯,避免不吃早餐与危险行为聚集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L-精氨酸对光气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L-精氨酸对照组、光气中毒组、L-精氨酸低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中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高剂量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L-精氨酸+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和L-精氨酸对照组外,其余组动物暴露于0.45 g固体光气发生舱室内,染毒5 min,于染毒后立即腹腔注射L-精氨酸、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于染毒后2、4、6h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各组动物的肺功能指标;染毒6h后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气中毒组肺功能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升高,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下降(P <0.05,P<0.01).与光气中毒组比较,L-精氨酸各剂量治疗组对光气中毒大鼠肺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降低,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升高(P <0.0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但肺湿干质量比、血浆GSH含量及iNOS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L-精氨酸对光气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抑制iNOS有关.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NPC)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研究表明,放射与细胞凋亡存在密切关系,放射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加速细胞凋亡过程而使更多的肿瘤细胞死亡,从而使肿瘤发生消退。探讨和研究射线与NPC细胞凋亡的关系,对了解放射诱导NPC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放疗技术的改进和放射防护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计划性调强放疗(IMRT)加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早期鼻咽癌的剂量分布合理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10例(T1-2 N0-1 M0,Ⅰ~Ⅱ期)鼻咽癌患者接受IMRT加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观察组);计划性IMRT的处方剂量为:肿瘤靶区(GTV)60~62 Gy,高危临床靶区(CTV1)56~58 Gy,亚临床靶区(CTV2)50~54 Gy.外照射结束后休息1周左右,然后进行鼻咽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250~300 cGy,每天2次,2~3 d)推量照射.另将该10例患者在相同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设计全程IMRT(GTV 66~70 Gy,CTV1 62~64 Gy,CTV2 54~56 Gy)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对照组).比较2组的物理剂量分布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靶区所接受的照射绝对物理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脑干、脊髓、腮腺、垂体正常器官受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中位时间11月(4~17月),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并发症少. 结论 计划性IMRI加腔内后装治疗早期鼻咽癌患者可有效地提高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腮腺、脑干、脊髓和垂体等危险器官的照射剂量,其物理剂量分布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兔动脉血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低压氧舱模拟4000m高原急性缺氧环境。2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高原高、低剂量组,平原高、低剂量组,每组5只。高原缺氧组动物置于低压氧舱内预处理72h后进行实验,平原组动物于普通实验环境下进行。以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后进行股动脉插管,注射氰化钠(1.5、2mg/kg,腹腔注射)。分别于中毒前10min和中毒后5、10、15、20、30、60、120、180min经插管采血并分离血浆,以生化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ldehyde,MDA)含量。结果平原动物NaCN中毒60min后血浆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下降(P〈0.05,P〈0.01)。高原缺氧72h后也使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下降(P〈0.05,P〈0.01),高原缺氧动物注射氰化钠30min后上述指标变化较平原动物更为显著(P〈0.01)。结论单纯缺氧和单纯氰化钠中毒均明显改变氧化应激指标,二者可能具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机制及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对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改良超滤组(M)和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U)。M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U组在转流开始后进行平衡超滤,转流结束后进行改良超滤。分别在转流前(TI),转流结束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和术后24 h(T6)测定记录气道峰压(Ppeak)、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吸入氧浓度(FiO2)和吸气比例(insp)并测量动脉血中C3a、C5a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各组体外循环术后较术前的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明显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AaD02)明显增加,在T4、T5时间U组的Cstat、OI明显高于M组和C组,M组高于C组;AaDO2明显低于M组和C组,M组低于C组。C3a、C5a术后浓度明显降低,各组差别不明显。IL-6、TNF-α术后浓度均明显升高。在T2、T3、T4、T5时间U组的IL-6、TNF-α浓度明显低于M组和C组。结论术后肺功能损害可能与CPB术后补体激活致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致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血浆补体浓度减低可作为观察炎性反应及组织损害早期指标。联合应用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可降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的浓度,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儿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具有良好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海  蔡颖  但国蓉  董兆君 《西部医学》2014,26(11):1429-1432
目的 通过比较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和DDD对大鼠血液高铁血红蛋白(MeHb)浓度的影响,排除DDD形成MeHb的可能性,为该药的安全使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将大白鼠70只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时间-效应试验和量-效试验.时效试验中大鼠分别口服DDD或4-DMAP,于10、30、60min取血样测定MeHb浓度;剂量-效应试验中大鼠口服不同剂量DDD或腹腔注射不同剂量4-DMAP,于30min取血样用铁氰化钾法测定MeHb浓度.结果 时-效试验中,4-DMAP引起大鼠血液MeHb浓度显著升高,DDD不引起MeHb浓度变化,给DDD 10、30、60min后,大鼠血液MeHb分别为2.87±0.32、2.42±0.19、2.56±0.41,给4-DMAP10、30、60min后,大鼠血液MeHb分别为8.62±0.93、22.47±3.67、19.33±4.12,与对照组比较P<0.05.量效试验中,1、2、3mg/kg的4-DMAP造成大鼠血液MeHb以量效依赖方式升高,大鼠血液MeHb分别为18.54±2.93、22.47±3.67、31.08±4.04,50、100、150mg/kg的DDD不引起大鼠血液MeHb浓度变化,大鼠MeHb分别为2.35±0.44、2.42±0.19、2.71±0.42.结论 4-DMAP是MeHb形成剂,DDD不具备形成MeHb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CEA.CA_(19-9)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53例,皆为腺癌,其中高、中分化型为94.4%,低分化型为5.6%;病变浸润深度:粘膜内癌(m)1.9%、固有肌层癌(Pm)5.6%,浆膜下层癌(SS)22.1%,浆膜癌(S)70.4%。术前进行了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_(19-9))的测定,其阳性率CEA为54.1%,CA19—9为81.3%,而且早期胆囊癌也可以呈现阳性,并且随着病变对胆囊壁浸润深度的增加,其阳性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