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6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部位采血快速血糖仪检测大鱼际毛细血管葡萄糖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优缺点。方法:对我科47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在知情同意后进行血糖检测。行正常餐实验,在空腹时和正常餐后2h分别采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手指血用乐康全血糖仪测定血糖、采手掌大鱼际血用Free- style多部位采血血糖仪检测血糖;同时进行采血疼痛感和使用方便性的主观调查,分最好、好、一般和差4级,转换为数字1、2、3、4进行评价。结果:3组的空腹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2h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0.759~0.795,P<0.001)。3个部位的测试结果间均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决定系数(R~2)=0.576~0.651(P<0.001)。两种血糖仪的使用方便性无明显差异.指尖采血的疼痛性要强于手掌大鱼际采血(P<0.05)。结论:多部位快速血糖仪(Freestyle)手掌大鱼际采血检测血糖的结果可靠,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监测血糖的一种较为准确、方便、痛苦较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别对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91例血脂、血糖正常且无糖尿病史者的apoE基因型、空腹血脂及载脂蛋白AI、AⅡ、B100、CⅡ、CⅢ及E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载脂蛋白B100、CⅡ、CⅢ、E水平及TG/HDLC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E/apoCⅢ比值显著降低(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携带ε2等位基因组血清TG/HDLC比值较E3/3基因型显著降低;而携带ε4等位基因组血清apoAⅡ水平较E3/3基因型及携带ε2等位基因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TG/HDLC及apoAⅡ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4.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光免疫浊度法分别测定66例脑梗死患者住院次日、第7d、第14d、第21d和46例健康人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及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组血浆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二聚体在轻、中、重型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不同时段均差异明显(P<0.01),在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的含量有增高趋势,于14 d达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结论:提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病情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两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患者的家系进行临床筛查和RET基因突变研究,寻找两个家系中新诊患者及可能存在的RET基因突变,并探寻MEN-2A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  方法  对患者进行RET基因外显子测序,对两个家系的未患病成员进行MEN-2A临床筛查,并留取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突变位点验证。  结果  两个家系均发现RET原癌基因11号外显子第634位密码子的Cys634Arg突变。两个家系共检出4例新诊MEN-2A患者,均携带该突变。此外,家系2中检出1例携带该突变,但尚未发病的患者。  结论  RET原癌基因第11号外显子Cys643Arg突变是两个家系患病的遗传学机制。两个家系均筛查出新诊患者。临床上应对疑诊为MEN-2A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6.
病例1:女性,68岁。因骨穿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于2009年10月22日收入血液科。病来纳差,周身疼痛,略有乏力,偶有头晕,二便正常,无发热和出血倾向,体质量无明显变化。3年前患"脑梗死",治疗后好转未留后遗症,2年前确诊高血压并继续治疗中。入院时体温36.8℃,脉搏86次/min,血压140/80mm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探讨帕金森病小鼠血浆中IL-10的水平变化,为探索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实验动物:C57BL/6J雄性小鼠30只,体重25-30g,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模型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10只。3组均在第7天注射完毕后于第24小时摘除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浆,-20℃保存备用;断头取脑,各组常规制备石蜡切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细胞因子测定。试剂盒购自(R&D)。按说明书进行检测。所有数据用SPSS l6.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对数据进行One-way ANOVA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减少,模型组外周血血浆细胞因子IL-10含量高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建立成功,血浆中细胞因子IL-10明显高于空白组及生理盐水组,说明IL-10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518名卖淫妇女STD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了解珠海市在强制状态下的518例卖淫妇女主要性传播疾病(STD)的感染状况,并为制定该人群性病防治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专业医师对518名卖淫妇女进行调查,取血标本和宫颈分泌物,用相应的方法检测。结果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淋球菌、念珠菌、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HIV等的感染率分别是21.04%、44.59%、4.83%、0.58%、2.51%、4.63%、0.19%、0.77%。结论卖淫妇女存在高危性行为,应针对高危人群早期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并广泛开展性教育,改变不良性行为,以降低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 IPH)临床少见,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命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表现为门脉高压但无肝硬化的存在。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清楚。因缺乏特异的检测指标,所以临床诊断较困难。该病的病理表现多样,肝脏活组织检查能除外肝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进而协助该病的诊断。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引发的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0.
任艳  黄玉霞  喻杉  池继敏  张峰 《四川医学》2020,41(10):1001-1006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益气抗栓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治疗的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103例,给予利伐沙班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是否还有血栓及D-二聚体(DD)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n=44)和异常组(n=59)。正常组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4)和正常研究组(n=20),正常对照组停药3个月再进行复查,正常研究组采用益气抗栓丸继续治疗3个月。异常组再随机分为异常对照组(n=27)和异常研究组(n=32),异常对照组继续利伐沙班治疗3个月,异常研究组采用利伐沙班联合益气抗栓丸继续治疗3个月。除正常对照组治疗时间为3个月,其余各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肝肾损伤及出血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检测各组凝血功能指标(FIB、FDP、DD、FM)。结果治疗6个月后,正常对照组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与正常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研究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异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中FDP、DD水平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和异常组中,治疗后FIB、FDP、DD、F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正常对照组停药3个月后FM结果较停药前显著增加(P<0.05)。与异常对照组相比,利伐沙班联合益气抗栓丸治疗3个月后DD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DVT痊愈后,继续益气抗栓丸辅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血栓再次形成。同时,与单用利伐沙班相比,利伐沙班联合益气抗栓丸可有效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改善凝血指标,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