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2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2A)型家系的临床特点,及MEN2A家系RET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2个MEN2A家系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提取2个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先证者RET原癌基因的外显子10、11,13—16,并行Sanger测序,测得突变所在的外显子后,将其亲属相应外显子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家系1的先证者及其哥哥的10q11.2外显子11(密码子634)RET原癌基因发生点突变:Cys643Trp。家系2的先证者其兄长存在10q11。2外显子11(密码子634)RET原癌基因发生点突变:Cys643Arg,筛查出1个家系成员为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论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Cys643Trp杂合突变及Cys634Arg杂合突变,均为MEN2A的致病基因.此2个家系患者虽然突变类型不同,但两家系患者在起病方式、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均相似。基因检测是诊断MEN2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 2A)型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提取16名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家系中1例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另外筛查出2名家系成员为该突变基因携带者,其中1例经B超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灶伴血清降钙素升高.结论 MEN 2A的诊断达到了基因水平,对家系基因筛查可以早期诊断该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 2A)型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提取16名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ll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 家系中l例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ll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另外筛查出2名家系成员为该突变基因携带者,其中l例经B超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灶伴血清降钙素升高。结论 MEN2A的诊断达到了基因水平,对家系基因筛查可以早期诊断该疾病。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的特点。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ll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 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同时伴有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以及血清PTH升高的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腺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ll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结论 总结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2,MEN2)家系进行RET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和分型,指导治疗、预防及改善预后。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基因测序的方法,对一个临床诊断MEN2的家系(共3名家系成员)和3例正常对照的RET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测序。结果该家系中的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一级亲属均为RET原癌基因外显子11第634号密码子位点的杂合错义突变TGC→CGC,半胱氨酸→精氨酸( C634R)。结论通过RET基因检测明确该家系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对家系中患者的治疗和随访起到了指导作用,并筛查出家系中无症状的基因突变携带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的临床诊治特点及RET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1976年6月至2013年2月间诊治的1个MEN2A家系共21例家庭成员进行系统家系调查,提取外周血进行RET基因和血清基础降钙素(Ct)水平检测.结果 基因检测家系内共10例家庭成员存在RET基因第11外显子p.C634Y 突变(10/21),与临床完全符合.10例MEN2A患者中,男8例,女2例.7例甲状腺髓样癌(MTC)首次平均诊断年龄34.3(21-55)岁;肿瘤平均最大直径2.8(0.8-3.7)cm,5例接受了不规范的甲状腺切术,2例接受双侧甲状腺切除+改良的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其中1例同期伴发甲状腺乳头状癌.平均随访172.4(10-440)个月,术后4例血清Ct水平升高,3例正常.7例中3例伴发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2例同时,1例异时),平均首次诊断年龄48.3(42-58)岁,肿瘤平均最大直径7.0(4.4-8.5)cm;均接受了保留肾上腺皮质功能的PHEO切除术.分别随访15、17、120个月,未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和复发、转移.通过家系调查发现的其中3例无症状RET基因突变携带者,平均年龄11.7(8-15)岁,均已随访17个月,Ct水平仍均轻度升高,均拒绝手术.结论 提高对MEN2A的认识和认知水平,整合临床筛查和RET基因检测,有利于MEN2A的及早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远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顾丽群  赵咏桔  赵红燕  张连珍  罗邦尧  宁光 《上海医学》2004,27(8):592-593,F005
目的 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Ⅱb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方法 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6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 检测到患者RET原癌基因第16外显子918密码子存在ATG(Met)/ACG(Thr)点突变,而在患者父母中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 通过对MENⅡb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筛查发现,该患者点突变是杂合子错义突变。该疾病的诊断达到了基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 2A)的特点.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同时伴有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以及血清PTH升高的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腺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结论总结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b型是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临床表型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多发性黏膜神经瘤和类马凡体型,各表型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易漏诊。本文分析了1例MEN2b型患者病史、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本例患者1995年无诱因出现颈部增粗,诊断为"右甲状腺腺瘤";1999年发现"左侧甲状腺占位";2000年发现舌、唇黏膜增厚并突起小肿物,肿物渐增大;2009年及2010年分别行左、右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嗜铬细胞瘤。本次入院行下唇内侧局部小突起切除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舌黏膜神经瘤、MTC。患者基因测序发现RET基因第16号外显子918密码子突变(M918T),患者父母、兄均未出现MEN2b表型特征,基因检测无异常发现。患者MTC术后1年降钙素水平仍高于参考值,结合肺部CT检查结果,考虑MTC肺部转移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DelD63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RET原癌基因的一个新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o B  Liu X  Dong TT  Chen X  Huang ZM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1962-1965
目的 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中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以探寻该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一个MEN2A家系,包括先证者两代人共22位成员的大家系。提取该家系22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先证者RET原癌基因的外显子10、11,进而对纯化后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并进一步进行克隆测序,判定变异的位点及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变化,测得突变所在的外显子后,将其余几例患者及其亲属相应外显子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4例MEN2A患者均存在13631密码子(GAC)的杂合缺失,碱基序列由TGC^∧GACGAGCTG变为TGCGAGCTG,导致代表天冬氨酸的13631的缺失,即delD631;4例患者中Ⅱ6的一级亲属(Ⅲ10)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克隆测序发现的突变点与Cariff医学遗传学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收录的MEN2A相关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比较,确定为新突变点。结论 本研究MEN2A家系存在外显子11的13631杂合缺失突变,是国内外报道的首个RET原癌基因13631缺失突变。临床表现特点:相对于半胱氨酸位点突变,其发病年龄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早于甲状腺髓样癌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的一种,临床通常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PHEO)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表明MEN2A由10号染色体RET基因突变导致。本文报道了一例由RET基因C634Y突变导致的MEN2A患者,并对其家族成员进行了基因检测,绘制系谱图。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同胞及同胞的子女存在C634Y突变。通过本病例诊疗结合文献复习,提示临床当患者出现内分泌腺体肿瘤时,需引起警惕,应对患者其他内分泌腺体进行进一步检查,并进行RET基因检测,以防出现误诊、漏诊,实现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MEN2A患者亲属也应进行RET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A,MEN 2A)家系筛查的临床意义和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一个MEN 2A家系行家系调查,提取外周血行RET原癌基因和降钙素检测,并对无症状的基因突变携带者行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术。结果基因检测该家系为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第634位点TGC→CGC杂合错义突变,即p.C634R突变,与MEN 2A患者临床表型-甲状腺髓样癌(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或MTC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heochromocytom ,PHEO)完全共分离。6例MEN 2A中,男4例,女2例;首次诊断平均年龄33.5(19~65)岁;MTC平均直径2.3(0.7~5.2)cm。其中3例以颈部占位或伴腹泻就诊,接受了不规范的甲状腺切除术或+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或+侧颈部淋巴结清扫;T2N1bM02例,T3N1bM01例。3例无症状者中2例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另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右侧颈淋巴结清扫术;T1N0M02例,T1N1bM01例。仅见1例无症状者伴发左侧PHEO(1/6)并优先于MTC接受了左侧PHEO切除。6例术后4例降钙素仍升高,其中有症状中的1例( T3N1bM0)先后接受了4次颈部手术,仍于首次术后130个月出现多处骨转移伴骨痛(T3N1bM1),服用范得他尼2个月后骨痛消失,至今带瘤生存32个月;另外有症状和无症状者各1例(T2N1bM0和T1N1bM0),分别在首次术后6、7个月接受了再次手术,包括另1例未再次手术的有症状者(T2N1bM0),3例至今分别已22、22和20个月,降钙素仍升高。其余2例无症状患者(T1N0M0)术后已随访20个月,降钙素均<2.0 ng/L。结论对MEN 2A家系进行临床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术前整合RET基因和降钙素检测,对无症状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预防性全甲状腺切除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为一组遗传性多种内分泌组织发生肿瘤综合症的总称,指病人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肿瘤(或增生)的临床现象。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起病多在18~25岁,90%在50岁前发生,男女患病率相仿,其患病率约为2~20/10万人[1]。我院最近诊治1例MEN,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董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1,(3):41+43
目的分析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至2010年7月间收治的8例2A型MEN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经超声、CT、实验室检查均发现甲状腺髓样癌伴嗜铬细胞瘤,8例均为2A型MEN,不伴有甲亢。7例先发生甲状腺髓样癌继而出现嗜铬细胞瘤,1例同时发生甲状腺髓样癌和嗜铬细胞瘤。3例有明显家族聚集特点。肿瘤均行手术切除部分并周边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发现效果良好。结论此病较为罕见,发病基础为ret原癌基因突变。基因诊断为确诊此病的关键手段,超声、CT及MRI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方法,当同时存在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髓样癌时,应首先行嗜铬细胞瘤切除。  相似文献   

15.
朱辉 《中外医疗》2012,31(10):58-58
目的分析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临床特点,探究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2A型MEN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有9例切除肾上腺肿瘤,3例保留部分肾上腺组织。10例采用腹入路切除术,1例腹腔镜微创切除术,1例腰入路切除术。9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除术,3例行单侧叶甲状腺切除术。结论此病比较罕见,由于此症的特殊性,采用检测血降钙素、24h尿VMA检测、CT、MRI和B超进行诊断检测,确诊后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瘤病2A型(MEN-2A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13例MEN-2A型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均为嗜铬细胞瘤伴甲状腺髓样癌,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其中8例甲状腺髓样癌发病早于嗜铬细胞瘤,5例同时伴发嗜铬细胞瘤。均行嗜铬细胞瘤切除,其中9例行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4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10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行甲状腺单侧叶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肾上腺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恶性倾向3例;甲状腺均为甲状腺髓样癌。13例术后均随访至2012年6月,存活10例,死亡3例,死因均为甲状腺髓样癌远处转移。结论此病罕见,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惟一方法,当嗜铬细胞瘤与甲状腺髓样癌同时存在时,首先应切除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家系MEN1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EN1患者及其7名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抽取先证者(MEN1患者)及其大伯、父亲、大哥、妹妹、侄子、大女儿、小女儿的外周抗凝血5mL,采用标准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人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分析技术检测MEN1基因的9个外显子。结果先证者(MEN1患者)及其父亲、大哥均为MEN1患者,大女儿、侄子均为MEN1基因突变携带者,大伯、妹妹及小女儿MEN1基因检测均未见异常。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正常人的终止密码子为TGC,而MEN1患者位于第10号外显子上第1 227位的核苷酸发生了C>A的杂合突变,终止密码子TGA提前出现,menin蛋白截短,MEN1基因突变。结论 MEN1基因检测不仅对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患者亲属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乏力、纳差20天,呕吐10天.呕吐4~5次/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返酸、嗳气,无畏寒、发热及头痛.既往史:12年前因视力进行性下降,诊断为"垂体瘤"行手术切除,术后放疗.10年前因出现空腹低血糖,诊断为"胰岛β细胞瘤"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情尚稳定.5年前发现"右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双肾积水" .家族史:父亲体健,母亲37岁时去世,患有"胃溃疡",剖腹探查,诊断为"胃泌素瘤".有一姐一妹,姐姐患有"子宫肌瘤",妹妹尚体健.生有一子,目前体健.查体:BP 12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软,表情淡漠,双侧甲状腺Ⅰ度肿大,右侧可触及一大小约(2×2)cm2的结节,质中,无压痛;左侧甲状腺上极可触及一大小约(4×3.5)cm2结节,质中,有压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临床特点,并探寻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患者共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通过多项检查,均可见甲状腺髓样癌伴嗜铬细胞瘤,所有患者均为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且不伴发甲亢.10例患者中共4例存在家族倾向.对所有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并对周边淋巴结进行常规清扫.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 a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属于罕见病,且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应首先利用基因诊断,明确病因后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道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Ⅰ型(MENⅠ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变除累及胰腺、甲状旁腺外,尚有甲状腺,临床较少见。对手术中发现多数性胰腺或甲状旁腺肿瘤的患者,要警惕MEN的存在,以利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