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确诊的130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CP组,其中,初产妇为86例,经产妇为44例。根据ICP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其分为重度ICP亚组(n=29)和轻度ICP亚组(n=101)。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8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按照86例初产妇的分娩孕龄,进一步分为ICP早产亚组(n=37)和ICP足月亚组(n=49)。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龄等),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总胆汁酸(sTBA)等。本研究经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9076),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ICP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ALP、AST、NLR和sT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孕龄、白细胞计数、HCT、Hb、GGT、ALT和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ICP亚组患者的孕龄大于重度ICP亚组,而轻度ICP亚组患者sTBA浓度低于重度ICP亚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HCT、血小板计数、Hb、GGT、ALP、ALT、AS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95%CI:0.737~0.867,P<0.001), 0.642(95%CI:0.560~0.724,P<0.001)和0.947(95%CI:0.920~0.974,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831、254×109/L和9.662 fL,此时其诊断ICP的敏感度分别为71.4%、64.7%和72.2%,特异度分别为81.3%、71.2%和82.5%。④ICP早产亚组与ICP足月分娩亚组孕妇ALT、AST和s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孕妇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PDW、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TBA、ALT、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ROC分析结果: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AUC分别为0.634(95%CI:0.513~0.751,P<0.05),0.672(95%CI:0.563~0.784,P<0.001)和0.692(95%CI:0.544~0.793,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8 μmol/L、56 U/L和37 U/L,此时其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敏感度分别为67.2%、62.2%和63.2%,特异度分别为59.6%、41.3%和49.6%。 结论传统炎性标志物NLR、血小板计数、MPV对诊断ICP具有良好准确度,而目前发现的传统炎性标志物对ICP严重程度评估均无价值,sTBA、ALT和AST水平可能对ICP所致早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状及相关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3-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温州市瓯海区12个街道3 905名18岁及以上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瓯海区居民MS患病率为23.46%,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2.71%,高血压患病率为37.87%,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为17.77%,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11.11%,肥胖患病率为8.07%,随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MS、高血压和T2DM的患病率均呈升高趋势,女性增加更为迅速,女性血脂异常、HUA、肥胖患病率随年龄上升趋势明显,男性血脂异常、HUA、肥胖患病率随年龄上升不明显。18~45岁组中,男性MS、高血压、T2DM、血脂异常、HUA和肥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组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16名MS患者中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血压升高和血糖升高4种组分患病率分别为67.58%、57.10%、82.97%和54.37%。全人群MS组HDL-C水平低于非MS组,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均高于非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瓯海区居民MS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较高,MS及相关慢性病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瓯海区健康人群免疫针对性疾病免疫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常住和流动人群免疫针对性疾病免疫水平,评价免疫规划工作的成效,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3个调查点的常住和流动人群中随机调查〈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各15~20人,共719人。结果抗-HBs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68.71%、3.20%。麻疹H1抗体阳性率为87.9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007。白喉抗毒素阳性率为61.75%,几何平均浓度(GMC)为0.0627IU/ml。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率为67.45%,GMC为0.7611IU/ml。百日咳凝集抗体保护率30.60%,GMT为1:67.04。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57.58%。甲肝IgG抗体阳性率为30.60%。结论麻疹抗体人群中和乙肝抗体在小年龄组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流动人群抗体水平普遍比常住人群低。另外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脑、甲肝等人群抗体水平比较低,存在疾病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血脂异常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905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人群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值(mmol/L)分别为5.27、1.60、1.37和3.19,异常率分别为18.7%、17.1%、14.1%和15.3%。总血脂异常率为39.7%,标化异常率为36.0%;血脂边缘异常率为28.0%,标化边缘异常率为27.2%。血脂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对血脂异常各组份分析,TC和LDL-C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TG、HDL-C与年龄组间无差异,HDL-C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LDL-C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血脂异常知晓率为8.1%,年龄组和性别之间无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中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是血脂异常患病的相关因素或聚集疾病。结论 温州市瓯海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而血脂异常知晓率较低,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肿瘤免疫的最终目的即达到杀伤肿瘤细胞、阻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以往单纯利用凋亡肿瘤细胞作为肿瘤免疫的初始抗原,其因抗原性弱,难以达到理想的抗肿瘤免疫效果。近年来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6.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围生儿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孕周达35周以上分娩的早产儿的预后好,存活率高,并发症少.但35周以下的早产胎膜早破的新生儿仍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我院2003~2008年97例<35周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秀敏  刘丽琳  陈佩  郑剑勇 《疾病监测》2011,26(10):815-817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本地和外来儿童麻疹疫苗(MV,包括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析未接种和不及时接种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07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出生的本地和外来儿童各225名。 结果 本地儿童MV初免接种率、初免合格接种率、初免及时接种率和复免接种率分别为99.56%、97.33%、76.44%和99.33%;外地儿童MV初免接种率、初免合格接种率、初免及时接种率和复免接种率分别为97.33%、91.56%、63.56%和90.58%。未接种和不及时接种MV以孩子患病未去接种和孩子患病医生不予接种等为主,占67.51%。 结论 温州市瓯海区在实施M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近几年以外来儿童为重点的MV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进一步提高MV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还需加强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和预防接种知识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分级与母婴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伴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三尖瓣返流压差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根据PASP的高低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分析比较各组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情况与母婴结局。结果随PASP的增高,心功能Ⅲ、Ⅳ级比例明显升高(P〈0.05);分娩孕周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升高(P〈0.01);阴道顺产明显减少(P〈0.05);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降低(P〈0.01);早产、小于胎龄儿(SAG)增加(P〈0.01);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伴PH的孕产妇,PASP越高,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增加,剖宫产率升高,围产儿疾病发生率增加。PH并非妊娠绝对禁忌症,轻、中度PASP升高可耐受妊娠过程。  相似文献   
9.
叶明殊  李娜  黄秀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49-5052
目的:探讨含未甲基化胞嘧啶-磷酸二酯键-鸟嘌呤(CpG)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致敏树突状细胞(DCs)对裸鼠人卵巢癌移植瘤生长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应用CpG ODN2006联合肿瘤表面抗原体外冲击致敏人外周血来源DCs,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法测定致敏DCs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增殖活性及活化的CTLs对SKOV-3卵巢癌细胞株的杀伤能力。CTLs经皮下注射免疫荷瘤裸鼠,测定其对裸鼠人SKOV-3卵巢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CpG ODN2006联合肿瘤表面抗原体外可明显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未致敏组和单纯肿瘤抗原致敏组(P<0.01),且相同效靶比下所诱导的CTLs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强于未致敏组、单纯CA125致敏组和单纯CpGODN致敏组(P<0.01)。在体实验显示联合致敏组CTLs对裸鼠人SKOV-3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CpG ODN致敏组和单纯CA125致敏组(PCpGODN<0.05,PCA125<0.01)。结论:CpG ODN联合CA125致敏DCs可促进CTLs增殖,抑制裸鼠人SKOV-3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从而为卵巢癌免疫治疗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琳  黄秀敏 《中国校医》2018,32(7):550-551
目的 评估宫颈CINⅠ合并高危HPV 持续感染患者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术)联合干扰素阴道胶囊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81例门诊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合并高危HPV持续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42例,为观察组,采用LEEP术联合干扰素阴道胶囊治疗;B组39 例,为对照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阴道胶囊治疗。6个月后对其CINⅠ消退、HPV转阴率做对比分析。结果 6个月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检查:A组转阴性率为92.86% (39/42);B组转阴率为76.92% (30/39),2组患者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8,P<0.05)。6个月后复查高危HPV:A组转阴率92.86 %(39/42),B组转阴率74.35 % (29/39),2组患者HPV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6,P<0.05)。结论 LEEP术联合干扰素阴道胶囊治疗CINⅠ合并高危HPV持续感染的疗效优于微波联合干扰素阴道胶囊治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