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参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siRNA联合介导Livin和Survivin基因的沉默诱导人肾癌细胞786-O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构建Livin和Suvivin联合靶向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表达载体shRNA,然后将目的载体转染于人肾癌细胞株786-O。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细胞经顺铂、5-FU和丝裂霉素处理后的Livin和Survivin基因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变化。应用CCK-8试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顺铂、5-氟尿嘧啶(5-FU)和丝裂霉素的半数致死量(IC50)、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联合介导Livin和Survivin基因沉默组细胞较分别单独介导细胞组化疗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0.05),且转染前后细胞对顺铂、5-FU和丝裂霉素的IC50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SiRNA联合介导Livin和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发挥协同增强的siRNA作用。  相似文献   
4.
某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对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一至三年级中专生1186名进行调查。结果2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个年级中专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MHT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除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2.3%,女生检出率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专学生为心理异常高危人群,除需不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中生网络倾向状况及其人格特点,为中学生进行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卡特尔16PF量表于2004-2006年对金华市部分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金华市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6.60%,高三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9.70%,二年级学生4.60%,一年级学生6.50%。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高中生在16PF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敏感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因子与正常使用网络的高中生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在内向与外向性、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的人格因素等次级人格因素的评分同样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网络成瘾与不良人格特质密切相关,三年级高中生是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的高危人群,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应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角度及个性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以某师范大学的619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在各班进行团体施测.结果人际关系敏感组与对照组的失败归因评分有显著性差异(0.27±5.84,-0.86±5.84,P=0.019),成功归因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3.42±4.98,-4.20±5.18,P=0.062),能力、背景、运气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有关的相关因素是神经质、内外倾向、背景.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个性特征、归因风格等因素密切相关.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在交往失败归因时,倾向于外在归因,并存在"自我服务偏差"现象.在个性特征方面具有情绪不稳定、内向及孤独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TIAQ)、自行设计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2次评定GSES差异有显著性(P<0.01),TIAQ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药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GSES与TIAQ呈正相关(r值=0.3050,P<0.05)、GSES与服药依从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值=0.3767,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单次行为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汶川地震中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IV),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对调查对象进行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的诊断.入组病例共46例.予以单次行为疗法联合服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时间为2周.采用强制性饮酒问卷(The Obsessive Compulsive Drinking Scale,OCDS)、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elf-Reporting,SRQ-20)于入组前与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在2周治疗末,OCDS、SRQ-20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单次行为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服用治疗地震后灾民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短期疗效良好,可能与改善其伴发的抑郁症状及认知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吸毒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吸毒的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 5家医院 5 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吸毒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以城市的男性、青壮年、家庭经济条件好但照顾差的无配偶、低文化的无业人员多见 ;吸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轻精神症状 ,其次是受人引诱 ,与正常人吸毒原因不同 ;吸毒后绝大多数旧病复发或加重 ;本文还表明精神分裂症共患海洛因依赖者 ,治疗复杂困难 ,预后不良 ,与国外报告一致。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吸毒严重影响原病情康复 ,两病共患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