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屏障的作用及其对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在该院消化科就诊的NAFLD患者100例纳入NAFLD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将NAFLD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又分为A组、B组,两组均予以常规低脂饮食+有氧运动+双环醇1粒tid po,A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酪酸梭菌2粒tid po。将NAFLD组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比较两组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于给药1个月后复查患者肠屏障功能、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功能、炎性反应指标等,并对A组与B组患者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NAFLD组的血清内毒素、DAO、D-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升高组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AL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IL-6、TNF-α、TG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86.0%)高于B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存在肠屏障损伤,可能与炎性反应激活有关。联合酪酸梭菌治疗有助于改善NAFLD患者的肠屏障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与骨保护素配体(RANKL)和雌激素在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引起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设对照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PG和RANKL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利用心脏超声对心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PG基因敲除组小鼠的心脏质量、心脏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左室心肌细胞的横切面积均明显增大(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也明显增大(P<0.05)。OPG基因敲除组小鼠血清RANK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OPG缺乏导致血清RANKL水平升高,左心室心肌细胞肥大,但不影响血清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屏障功能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和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酪酸梭菌(米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消化科D-IBS患者240例(D-IBS组),另选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活性(DAO)水平,同时检测炎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将24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分别为谷氨酰胺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酪酸梭菌组(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联合治疗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用药1个月后检测D-IBS组患者3个亚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泻次数等)。结果 D-IBS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个亚组经治疗1个月后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2个组(P0.05),单一用药的2个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治疗后CRP、IL-6、IL-1β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酪酸梭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联合治疗组95%,谷氨酰胺组86.1%,酪酸梭菌组84.8%,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疗效与肠黏膜屏障指标呈正相关关系。3个亚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D-IBS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谷氨酰胺、酪酸梭菌可通过改善黏膜通透性、修复黏膜屏障,有效改善症状,且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9月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参加体检的男性老年人910例,分别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询问既往饮酒史、肝炎史、药物史、高血压史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根据诊断标准分为脂肪肝组(174例)和非脂肪肝组(736例),按照BMI分层,分析不同层次老年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和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通过Logistic等统计方法分析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老年男性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9.1%,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6.0%。(2)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年龄、BMI、舒张压、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63.2%、33.3%、28.7%、33.3%、70.1%,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3)将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根据BMl分层分析,两组代谢异常例数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脂肪肝组患者在BMI正常时出现代谢指标异常的例数明显多于非脂肪肝组(P〈0.01)。(4)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33.2%、27.7%、26.6%、23.8%、39.7%,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人群的4.57倍、1.82倍、1.83倍、1.48倍、3.26倍。结论在老年男性中,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等代谢异常疾病有关,可作为预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长度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400名年龄60~90岁的老年男性,测定其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并采用PCR法测定外周血AR基因CAGSTR重复序列长度,根据其AR基因CAG重复次数(>22或≤22)分为长AR基因组及短AR基因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CAGSTR重复次数介于16~38间,平均23.1。短AR基因组(SAR)的体重指数(BMI)、WC、FBG均显著高于长AR基因组(LAR)(P<0.05),而HDL显著低于LAR(P<0.0001)。结论:CAG重复次数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但低CAG重复次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无关。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与血管钙化共同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日渐升高,并大多相伴出现,导致老年患者致病率及死亡率升高.多项研究发现骨和血管在生物学上有许多共有成分,例如骨保护蛋白、骨桥蛋白、γ-羧基谷氨酸基质蛋白等.这些物质在维持骨和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作用,但也为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的共同发病提供了生物学基础.此外,最新研究发现除了这些共有的蛋白成分外还存在脂联素、瘦素等调节因子,可能在两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它们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及发病机制,对这两种疾病的共同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质指数和腰围在老年男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上升,脂肪肝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已基本明确脂肪肝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并可伴有多项代谢紊乱,脂肪肝患者的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另外,肝细胞内长期大量脂肪堆积,会严重影响肝细胞自身的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代谢功能,从而造成肝细胞大量肿胀、炎症浸润和变性坏死,进一步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同时,脂肪肝是肝癌的助动因素,可增加肝脏癌变的几率,故早期诊断老年人脂肪肝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旨在探讨用简易测量的人体参数,如腰围、体质指数(BMI)对脂肪肝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对CXCR4基因的RNAi(RNA interference)转染AsPC-1细胞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情况及在裸鼠肺内血行转移的情况,探讨SDF-1/CXCR4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小发夹结构RNA作为载体设计针对人CXCR4基因的RNA干扰,利用慢病毒成功转染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然后分为转染组(LV-siCXCR4-1)、阴性对照组(AsPC-1-LV-con)和空白对照组(AsPC-1细胞),三组加入SDF-1α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并将三组细胞注入已建立急性血行转移模型的裸鼠尾静脉,45天后观察裸鼠肺部转移结节和肺脏组织,计数肿瘤转移结节的数目并进行HE染色.结果:SDF-1α可促进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体外侵袭.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裸鼠可见大量肺转移结节,而转染组裸鼠未见明显肺转移结节.结论:CXCR4基因RNAi可显著抑制AsPC-1细胞增殖、体外迁移和侵袭及肺血行转移.CXCR4/SDF-1受体配体系统参与了胰腺癌的转移,通过RNAi干扰技术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择60~90岁老年男性400例,分为MS组(137例)和非MS组(263例)。测定血清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雌二醇、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和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结果MS组睾酮、SHBG、游离睾酮(FT)水平分别为4.0、37.8和0.21 nmol/L,显著低于非MS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睾酮与MS呈负相关。睾酮增加1 SD,MS的危险度下降58%(OR=0.42),睾酮与腰围、三酰甘油、FBG呈负相关,睾酮增加1SD,大腰围的危险度下降39%(OR=0.61),高三酰甘油的危险度下降20%(OR=0.80),高FBG的危险度下降22%(OR=0.78)。结论老年男性内源性睾酮水平降低,增加了发生MS的危险,睾酮可能在MS的发展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多见于中年女性的甲状腺疾病,至今病因尚未明了.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局部放射痛等症状.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以低热为主要症状,且发生于老年男性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