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权怡  曾竣  陆宝  顾桂敏  黄君  王鸣柳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134-1137
目的 通过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了解广西富川县不同年度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变迁,为甲型副伤寒的疾病监测及防治策略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广西富川县2000—2018年三起甲型副伤寒疫情分离的1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不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结果 1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复方新诺明(SXT)、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庆大霉素(GEN)、阿奇霉素(AZI)、亚胺培南(IMI)和磺胺异恶唑(SUL)等9种药物敏感率达100.00%,四环素(TET)、氯霉素(CHL)和头孢西丁(CFX)敏感率也达90.00%以上,头孢唑啉(CFZ)敏感率仅为71.31%;对喹诺酮类药物主要表现为耐药和中介:环丙沙星(CIP)中介率为97.54%, 萘啶酸(NAL)100.00%耐药 。CTX、CAZ和GEN三种药物抑菌效果最佳,多重耐药现象不严重 ,未出现耐三代头孢药物菌株 。结论 第三代头孢药物可作为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药物,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同时应加强常用抗生素耐药监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和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沙门菌筛检流程的方法评价和检测基线,预测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玉林市从业人员沙门菌的带菌水平。方法以沙门菌选择性增菌液(SBG)和3种选择性平板(CAS、XLD、DHL)构建沙门菌筛选和检定流程,通过测试菌株和408份从业者粪便样品实测获得统计参数,据此评估不同组合流程(SBG-CAS/XLD/DHL)筛检沙门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基于SBG-DHL分离沙门菌的敏感性校准和预测2014-2017年玉林市从业人员的带菌水平。结果CAS、XLD、DHL对测试菌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6.67%、100.00%和83.33%、83.33%和50.00%;应用组合流程筛检408份从业人员粪便,共分离沙门菌22株,带菌率为5.39%;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和89.23%(CAS)、86.36%和27.72%(XLD)、68.18%和16.15%(DHL)、100.00%和29.27%(CAS+XLD);CAS+XLD组合发现1例兼有硫化氢阴性和阳性的罗森沙门菌的无症状带菌者;校准和预测2014-2017年玉林市从业人员的平均年度带菌率为3.35%,以实测人数评估地区从业人员的带菌水平约为3350/10万。结论沙门菌检测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可作为检测质量和方法学的评价指标,大数据证实华南地区从业人员中沙门菌的高比例持留,公共卫生机构应加强沙门菌带菌者的防控,降低食源性病原菌的隐性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3.
顾桂敏 《黑龙江医药》1997,10(5):298-298
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虽有增加,但多数药物是有选择性的抑制某种心律失常,且成本高、价格昂贵、安全系数小,有的抗心律失常药本身就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而黄连素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效果显著、抗心律失常谱广、口服安全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所以黄连素是当前较理想易推广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4.
根据公共卫生和临床实验室监测大数据及文献,综合研究猪霍乱沙门菌在国内外的临床疾病、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特征。确证猪霍乱沙门菌属专一寄生猪肠道内、对免疫力低下人群具有较高侵袭力的人兽共患病原,可经养殖链获取抗生素多重耐药,在过去数十年间依次在泰国、中国台湾和大陆地区优势流行或隐匿分散的肠外感染病例构成的疫情。 发达国家猪霍乱沙门菌的发病率和耐药率极低,其疾病特征和菌株较难从粪便中分离的特征亦和亚洲地区有高度一致性。 防控猪霍乱疫病和耐药传播重点要依靠农业部门对生猪养殖的源头管控,其次要加强各级监管部门的实验室对非伤寒沙门菌诊断的能力建设。 发达国家在预防食源性传染病暴发的污染、输入和暴发调查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首次报道自临床食源性感染的菌血症患者血液检出的乌撒拉茂沙门菌的生物表型和流行病特征。方法 通过菌株的生化、血清型、耐药型、基因型和分子型特征,及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本次源于食源暴露的血流感染病例的病原菌鉴定为乌撒拉茂沙门菌,经同行验证和国内沙门菌血清型数据库比对确认为国内首次报道的人源感染性血清型,该菌株与数据库中1株水源乌撒拉茂的耐药、毒力和分子分型特征有明显差异,人源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低而毒力强,水源株虽是多重耐药菌(MDR)但毒力弱,分子型聚类提示克隆间相似度较低。结论 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现的罕见沙门菌乌撒拉茂血清型受生态环境影响形成各自的毒力、耐药、分子克隆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三起细菌性痢疾疫情中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情况及其同源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法对从三起疫情分离到的43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最低抑菌浓度进行分析和判读。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利用Bio Numerics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离到的43株宋内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钠的耐药率均为100.00%,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97.67%,对环丙沙星无耐药。43株宋内志贺菌可分为23个PFGE带型,带型的相似度为86.70%。结论三起菌痢疫情分离株的药敏特性高度一致,对青霉素类、头孢类(Ⅲ代)抗生素耐药严重;三个地区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说明存在同一克隆系的宋内志贺菌跨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7.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一般是对人体无害剂量的某种药物作用于过敏病人导致的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为主的全身速发变态反应。笔者就198O~1993年临床工作所遇到的13例过敏性休克进行报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5例,女8例,最小13岁,最大65岁,休克最短为即刻,最长1小时,给药途径均为注射,13例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全部痊愈。讨论笔者认为:①ZO~39岁是机体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免疫C也最活跃;②肌肉注射时药物注射在皮下脂肪层,而皮下疏松组织(包括皮下脂肪层)的肥大C层和血液中…  相似文献   
8.
食源和宠物源沙门菌感染造成的疾病负担已成为美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2006 — 2020年美国153件食源性沙门菌跨州暴发(SMSFBD)和34件宠物源沙门菌跨州暴发(SMSPBD)案例的病原血清型分布、疾病负担、食物归因和处置结果等指标,描述美国不同群体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加工食品消费特征的变化。 同时,观察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随着社交活动和食品采购频次的减少,导致被动降低了食源暴露风险;随着居家生活时间增加等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原本流行于2018年新型庭院养殖活禽,却于2020年引发美国暴发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病例数最多、菌型最复杂的SMSPBD。 该结果提示,其他国家和地区防控食源和宠物源沙门菌暴发,可借鉴发达国家跨部门主动监测的策略,建立和运行与其疾病流行特征、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食品与养殖生态安全预警体系,以应对各种新型食源性和生态型的沙门菌病不断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