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临床应用CT术前评估进展期胃部的周围扩散情况,对56例胃癌病人经术前CT检查和手术证实作比较,结果显示术前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周围扩散情况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在胰腺浸润方面分别为33%、97%和73%;第三站淋巴结转移方面分别为36%、97%和70%;在肝转移方面分别为89%、98%和96%。56例中15例腹膜种植的未查到(27%),40例Ⅳ期病人有18例未确诊(1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CT及PET-CT表现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男4例,女8例,年龄13~47岁,平均(28.75±12.02)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CT检查,3例病例进行CT强化扫描,3例病例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1)分布位置:12例病例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增大,集中分布在颈部Ⅱ~Ⅴ区,2例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2例伴腹盆部淋巴结增大(为PET-CT检查发现)。(2)淋巴结形状(225个淋巴结):椭圆形淋巴结占43.7%,圆形淋巴结占39.1%,长条状淋巴结占17.2%。(3)淋巴结的短径分布情况(225个淋巴结),多数在10mm以下。(4)淋巴结强化方式:多数为均匀强化,少部分出现环形强化,动脉期CT值约为(74.66±13.45)HU,静脉期CT值约为(92.72±15.76)HU,延迟强化显著。(5)50组淋巴结的18F-FDG代谢情况:淋巴结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集中分布在5~10,平均值为6.85±2.76,且SUVmax值与淋巴结短径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颈部,CT及PET-CT检查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最终确诊依赖于临床资料、影像及病理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节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非干酪性肉芽肿,它们最后可被吸收或转变为纤维组织,90%以上累及胸部[1],中青年多见,典型的胸部结节病经胸片检查即可确诊。但近年来老年前期及老年人群中患病者逐渐增多[2],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病例经影像检查误诊的也逐渐增多,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误诊的10例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以探讨误诊的原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年龄20~74岁,40岁以上9例。其中4例常规体检发现肺门增大。5例表现为轻微咳嗽、胸闷、不发热。1例发热、盗汗、体重下降。1例为多发皮下小结节,1例腮腺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脑膜窦血栓的CT、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CT、MRI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硬脑膜窦血栓病例.结果:6例CT扫描中,4例CT平扫示上矢状窦增宽呈高密度影,2例增强扫描出现空"△"征.8例MRI平扫表现硬脑膜窦流空信号消失,其中增强扫描6例,硬脑膜窦血栓表现为窦腔内的局限性充盈缺损,广泛性不规则狭窄,或完全闭塞.MRV显示硬脑膜窦血栓8例,表现为正常硬脑膜窦的血流信号消失,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合并直窦血栓2例,左侧横窦血栓1例,左侧横窦合并乙状窦血栓1例.结论:结合CT、MRI特别是MRV的影像学表现,可准确诊断硬脑膜窦血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64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DW-MR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弥散敏感系数取b=800 s/mm2。比较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确定恶性病变的ADC阈值并用于病例诊断。结果磁共振的DWI对乳腺病变的显示良好。在b=800 s/mm2时,正常腺体、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12±0.21)×10?3mm2/s,95%可信区间为(0.854,1.106)×10?3mm2/s。把恶性肿瘤95%可信区间上界1.106×10?3mm2/s定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阈值,诊断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5.7%。结论 DWI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推荐作为常规检查序列之。ADC值是诊断乳腺病变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残甲及颈部腺外转移灶的评估价值。方法:入组240例拟行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患者131I治疗前行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服131I后5天行SPECT/CT全身扫描,必要时行颈部断层扫描。把131I显像结果作为标准,评价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对术后残甲和颈部腺外转移灶的评估价值。结果: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对DTC患者术后残甲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5%、84.2%、98.9%、32.1%;其对DTC患者术后颈部腺外转移灶评估的灵敏度为40.2%。结论:99mTcO4-甲状腺SPECT/CT显像可作为DTC患者清甲治疗前对残甲的评估检查方法;但在发现颈部腺外转移灶的敏感度方面尚不如131I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和腹部增强CT在腹膜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泰安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9例怀疑腹膜转移瘤的患者进行18F-FDG PET-CT和腹部增强CT检查,通过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相互印证的方式证实患者确实存在腹膜转移瘤,比较两种方法在腹膜转移瘤诊断上的临床价值。结果85例出现了腹膜转移,24例未出现腹膜转移。PET-CT对诊断腹膜转移瘤的特异度为79.2%(19/24),敏感度为92.9%(79/85),准确性为89.9%(98/109),其中有3例假阳性和8例假阴性;腹部增强CT诊断腹膜转移瘤的特异度为70.8%(17/24),敏感度为67.1%(57/85),准确性为67.9%(74/109),其中有5例假阳性和30例假阴性。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196,P=0.002)。结论18F-FDG PET-CT在腹膜转移瘤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明显高于腹部增强C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寰枢关节退行性变的16层螺旋CT表现以及寰枢关节退行性变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颅脑、鼻窦或鼻咽部16层螺旋CT(MSCT)扫描。其中颅脑检查123例、鼻窦检查47例、鼻咽部检查40例。将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CT显示寰枢关节退性行变114例。寰枢关节的退变程度与临床枕颈区疼痛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P<0.05)。当年龄大于40岁以后,寰枢关节退行性变的发病率和临床枕颈区疼痛症状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寰枢关节退行性变随年龄的增大发病率逐步升高;寰枢关节退行性变与枕颈区疼痛有明显的相关性;寰枢关节退行性变不一定都引起枕颈区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嗜铬细胞瘤CT和MRI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32例(共35个病灶),回顾性分析其CT、MRI征象。结果起源于肾上腺髓质27例(双侧3例),异位5例。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为肿块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明显,可伴有囊变、坏死或出血。MRI信号特征:信号不均匀,T1WI多为低信号,T2WI为特征性高信号,强化明显。结论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能对其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矢状位重建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腰椎是盘突出在矢状位上的CT表现。方法:对50例54个突出椎间 完成横断位扫描后进行矢状位图像重建。结果;椎间盘突出在矢状位上表现为突入椎管的软组织密度阴影。在所有病例中突出椎间盘的纵径长度都大于椎间隙高是盘突出的形态可分为:(1)铆钉形(40个);(2)水滴状(6个);(3)游离型(8个)。结论:矢状位重建对于椎间盘突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供平片和横断位不易得到的解剖学信息。结合横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