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延长器在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术中治疗双小腿不等长及身材矮小的效果,并分析各种延长器的优劣。 方法:选择1998—02/2003—06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骨科和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双小腿不等长患者4例和身材矮小患者27例为观察对象。对双下肢不等长患者采用Hoffman单臂外固定延长器;27例身材矮小患者中3例采用半环延长器延长,5例采用全环延长器延长,19例采用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进行胫骨延长。①Hoffman单臂延长器:在截骨断端上,下交叉穿2组5mm骨圆针,在小腿前内侧安装单臂延长器。②Ilizarov全环延长器及半环延长器:截骨近端穿2组2mm克氏针,远端穿2组针,一组在距小腿(踝)关节上方10cm处;另一组靠近距小腿(踝)关节,其中l根针应穿过腓骨。(爹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带锁髓内钉手术入路——微创截骨——安放髓内钉——安装动态同步延长器。术后第8天开始延长,速度0.5~1.0mm/d,平均0.65mm/d,分4-6次进行延长。术后2周酌情要求患者扶助行器下床部分负重行走锻炼以及器械上的功能运动,为新骨提供应力刺激。每隔15天拍X射线片1次,3次以后,每隔1个月拍片1次,观察延长情况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指标,治疗时间8-15个月。解除外固定时临床和X射线标准为骨痂形态成熟、骨痂填塞完全、没有缺损的钙化、髓腔贯通及新形成骨强度能支持行走而无骨折危险。 结果:随访时间3~8年,31例患者全部获得连续随访,随访率100%。①采用单臂延长器延长,皮肤瘫痕大,并发症严重,最大延长幅度不超过4cm。②半环形延长器延长超过4cm将产生严重的足下垂。③Ilizarov全环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达10cm,易发生足下垂。④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超过10cm,并发症较轻。 结论:单臂延长器的延长效果差,不宜用于下肢延长。半环延长器、Ilizarov全环延长器在延长过程中易发生足下垂,不宜做大幅度延长。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是具有跟键同步延长的全环延长器,稳定性好、延长操作简单,适宜做大幅度肢体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股骨短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股骨短缩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36例(观察组),采用单纯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25例(对照组)。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骨延长相关参数(速度、长度)、外固定佩戴时间、术后半年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5~4.5(2.5±2.0)年的随访。两组骨延长长度和延长速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外固定佩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再骨折、畸形、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严重针道感染7例9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行股骨延长术治疗股骨短缩畸形,能减少股骨穿针,缩短外固定器佩戴时间,增加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尽早行关节功能锻炼,且能减少关节僵硬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5.6岁;单侧6例,双侧25例,共56膝。术前膝内翻角度为7.7°~38.2°,平均17.0°±8.8°。根据美国膝关节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为34~100分,平均(86.2±18.5)分。确定成角旋转中心与截骨矫形的位置,在胫骨畸形交点处用微创截骨器截骨,腓骨在头下截骨。安装术前已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通过调整伸缩内、外侧支架螺杆的长度渐进矫正内翻畸形。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KSS临床评分,结合行走时自我感觉及有无并发症等4项内容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9~20周,平均12周;随访时间14~50.4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角度为-3°~2.4°,平均1.7°±0.9°;膝关节KSS评分为75~100分,平均(96.1±7.7)分,其中优4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2%(55/56)。11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轻度针道感染,经常规换药后感染控制;3例术后发生针道松动,经更换针道后恢复固定强度。结论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矫形及符合美学要求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Ilizarov技术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的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程序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矫形器治疗伴有皮肤瘢痕挛缩的足踝畸形12例,其中马蹄内翻足10例,马蹄外翻足2例。9例同期实施足跗骨的有限截骨术,3例实施足部肌腱转移肌力平衡术,1例同期实施胫骨延长术。术后5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拉杆,对器械进行三维空间的缓慢调整,足内翻者先矫正前足内收和后足内翻,后矫正足下垂畸形,直至达到矫形要求的标准,足外翻者牵拉矫形的方向与内翻足相反。在矫形的过程中定期进行x线检测,以防止发生踝关节前后移位。治疗期间鼓励患足负重行走。术后平均牵伸78d,停止牵伸后在外固定器维持下患足负重行走平均69d,拆外固定器后配矫形鞋行走2~3个月。结果12例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2年4个月(平均1年5个月)。8例足畸形获满意矫正,能全足底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4例足下垂畸形出现部分复发,其中3例再次安装足踝牵伸器矫正。最终疗效11例满意,1例可。僵硬的瘢痕组织经牵拉后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瘢痕变软。无一例发生严重针道和皮肤切口感染,未并发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Ilizarov微创技术能有效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合并骨性畸形者应配合有限截骨手术,但牵拉过程必须缓慢。足踝畸形达到矫形要求后,患足全负重行走不少于8周再拆除外固定器,可避免或减少畸形反弹。皮肤瘢痕组织在张应力作用下,可出现血液循环改善与组织再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矮身材和侏儒症的双下肢内外结合延长术(附63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为低于身高均值2个标准差以下的成人矮身材、侏儒症、有增高愿望的志愿者实施双下肢延长术,满足患者对合理身高的追求,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和融入社会(求职、婚姻等)的机遇。[方法]根据Ilizarov提出的牵拉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应用自行研制的带锁髓内钉与外固定延长器系统(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with external fixator for limbs lengthening,IEFL),为638例矮身材和侏儒症实施双下肢延长术。术后第8d始,以0.5~1.0mm/d的速度延长,达到所需增加高长度后,插入髓内钉远端锁钉,拆除延长器。在延长期和骨功能重建期内,增加应力刺激,进行规范有益的功能训练,促进骨和肢体功能恢复。[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2.5—8a,平均4a,增加身高8~26cm,平均9.6cm。根据客观、功能、主观、症状4个指标评分评定,优99.53%,良0.31%,差0.16%。发生并发症48例(56个肢体),占7.52%,其中轻度5.96%,中度1.09%,重度0.47%,至今尚未发现后遗症。[结论]IEFL技术是在Ilizarov生物学理论、技术和器械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与完善,是进行大幅度(〉10%)肢体延长(增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对伴有膝内翻者还能同期矫正畸形。  相似文献   
6.
(上期连载文章刊登于2005年第13卷第17期1285页) 3.4适应证问题 通过双下肢延长已成为成年人增加身高唯一有效的方法,已成为极少数有增高要求的成年人的一种追求和最终选择,既是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骨科医生新的使命.现代健康标准是“身心快乐,感觉良好,语言清晰,交往和谐,从个体角度有能力达到其人生目标.”[36]而远非是“临床上查不出阳性体征就是没有病,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的临床研究与改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及意义,应用改良式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7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例股骨头坏死,2例骨髓炎后遗症;平均年龄32.4岁,平均随访2.3年。对治疗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Harris hipscore平均为37.91±2.14,术后Harris hip score平均为89.23±1.29,8例患者术后疗效极佳,2例患者出现术后针道感染,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患者术后残端出现位移,经再次处理后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生活完全自理。[结论]改良式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同传统术式相比,改进了钢针布局,优化了构型,稳定可调、方便舒适,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6岁,患多发性内生软骨瘤,诉多年前发现左下肢可触及多处小包块,无明显疼痛,于外院诊断为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左下肢逐渐出现短缩畸形,其父母给予增加鞋底厚度,达到等长肢体目的.行走及生活不便,未予治疗.左下肢逐渐短缩致31 cm,鞋底厚度逐渐增加.为矫正畸形等长肢体,来本院治疗.查体:左下肢较对侧肢体短缩30.5 cm,大腿短缩16.5 cm,小腿短缩14.3 cm,大小腿近端可触及骨性包块,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髋、膝、踝关节活动情况好,双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X线片示左股骨、胫骨远、近端均可见多个边缘整齐呈分叶状椭圆透明影,影内散在的致密点,骨皮质变薄,周围一层增生硬化征象.与5年前X线片比较,X线片无明显变化.根据《实用骨科学》中《多发性内生软骨瘤》[1],诊断为:(1)多发性内生软骨瘤;(2)左下肢短缩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模仿踝关节生理运动的跟腱弹性牵伸器.在小腿延长过程中和延长结束后其结构、功能对足踝关节运动的影响及足下垂并发症的预防进行观察总结.[方法]将1998 ~2008年小腿延长使用以往跟腱牵伸器的病例设为对照组,2008 ~2010年小腿延长使用踝关节仿生跟腱牵伸器的病例设为实验组,两组病情、手术方式、术后管理、延长速度、锻炼方法几近相同,治疗完成后(拆除外固定器),将两组病例足踝畸形、症状、功能及活动情况进行评分(根据Kofoed评分标准),将治疗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评分:对照组(79.941±3.88)分,实验组(91.84±2.40)分,实验组病例踝关节活动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病例.[结论]仿踝关节生理运动跟腱弹性牵伸器在小腿延长病例中,术中方便术者操作,术后方便患者功能锻炼,优于以往牵伸器,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小腿延长后常见的足下垂、内翻、外翻畸形,而且防止了踝关节僵硬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延长器在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术中治疗双小腿不等长及身材矮小的效果,并分析各种延长器的优劣。方法:选择1998-02/2003-06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骨科和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双小腿不等长患者4例和身材矮小患者27例为观察对象。对双下肢不等长患者采用Hoffman单臂外固定延长器;27例身材矮小患者中3例采用半环延长器延长,5例采用全环延长器延长,19例采用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进行胫骨延长。①Hoffman单臂延长器:在截骨断端上、下交叉穿2组5mm骨圆针,在小腿前内侧安装单臂延长器。②Ilizarov全环延长器及半环延长器:截骨近端穿2组2mm克氏针,远端穿2组针,一组在距小腿(踝)关节上方10cm处;另一组靠近距小腿(踝)关节,其中1根针应穿过腓骨。③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带锁髓内钉手术入路——微创截骨——安放髓内钉——安装动态同步延长器。术后第8天开始延长,速度0.5~1.0mm/d,平均0.65mm/d,分4~6次进行延长。术后2周酌情要求患者扶助行器下床部分负重行走锻炼以及器械上的功能运动,为新骨提供应力刺激。每隔15天拍X射线片1次,3次以后,每隔1个月拍片1次,观察延长情况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指标,治疗时间8~15个月。解除外固定时临床和X射线标准为骨痂形态成熟、骨痂填塞完全、没有缺损的钙化、髓腔贯通及新形成骨强度能支持行走而无骨折危险。结果:随访时间3~8年,31例患者全部获得连续随访,随访率100%。①采用单臂延长器延长,皮肤瘫痕大,并发症严重,最大延长幅度不超过4cm。②半环形延长器延长超过4cm将产生严重的足下垂。③Ilizarov全环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达10cm,易发生足下垂。④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超过10cm,并发症较轻。结论:单臂延长器的延长效果差,不宜用于下肢延长。半环延长器、Ilizarov全环延长器在延长过程中易发生足下垂,不宜做大幅度延长。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是具有跟键同步延长的全环延长器,稳定性好、延长操作简单,适宜做大幅度肢体延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