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延长器在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术中治疗双小腿不等长及身材矮小的效果,并分析各种延长器的优劣。 方法:选择1998—02/2003—06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骨科和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双小腿不等长患者4例和身材矮小患者27例为观察对象。对双下肢不等长患者采用Hoffman单臂外固定延长器;27例身材矮小患者中3例采用半环延长器延长,5例采用全环延长器延长,19例采用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进行胫骨延长。①Hoffman单臂延长器:在截骨断端上,下交叉穿2组5mm骨圆针,在小腿前内侧安装单臂延长器。②Ilizarov全环延长器及半环延长器:截骨近端穿2组2mm克氏针,远端穿2组针,一组在距小腿(踝)关节上方10cm处;另一组靠近距小腿(踝)关节,其中l根针应穿过腓骨。(爹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带锁髓内钉手术入路——微创截骨——安放髓内钉——安装动态同步延长器。术后第8天开始延长,速度0.5~1.0mm/d,平均0.65mm/d,分4-6次进行延长。术后2周酌情要求患者扶助行器下床部分负重行走锻炼以及器械上的功能运动,为新骨提供应力刺激。每隔15天拍X射线片1次,3次以后,每隔1个月拍片1次,观察延长情况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指标,治疗时间8-15个月。解除外固定时临床和X射线标准为骨痂形态成熟、骨痂填塞完全、没有缺损的钙化、髓腔贯通及新形成骨强度能支持行走而无骨折危险。 结果:随访时间3~8年,31例患者全部获得连续随访,随访率100%。①采用单臂延长器延长,皮肤瘫痕大,并发症严重,最大延长幅度不超过4cm。②半环形延长器延长超过4cm将产生严重的足下垂。③Ilizarov全环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达10cm,易发生足下垂。④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延长幅度可超过10cm,并发症较轻。 结论:单臂延长器的延长效果差,不宜用于下肢延长。半环延长器、Ilizarov全环延长器在延长过程中易发生足下垂,不宜做大幅度延长。夏和桃内外结合系统延长器是具有跟键同步延长的全环延长器,稳定性好、延长操作简单,适宜做大幅度肢体延长。  相似文献   
2.
首届北京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论坛于2005年10月25至27日召开.王澍寰、王亦璁、邱贵兴、罗先正、李起鸿、宁志杰等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论坛邀请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进后新方法延长胫骨手术操作方法,减少手术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胫骨髓腔内置入带锁髓内钉,外置延长器跨踝关节固定。结果;136你矮身材双下肢延长病人随访1-5年满意度98%。结论:新法延长胫骨延长段骨质愈合时间缩短。并发症少,跟腱挛缩程度轻,病人下床锻炼时间提前,手术年龄宽松,同时可矫正膝内外翻畸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型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Ilizarov微创技术矫正各种类型膝关节屈曲畸形。方法 :在Ilizarov牵伸器基础上 ,研制了新型膝关节牵伸器 ;包括股骨、胫骨骨外固定器 ,并在膝关节两侧由关节铰链连接。术中安装时确定膝关节伸屈的旋转中心 ,用于伸缩的带弹簧牵伸杆安装在膝后的上下两个钢环上 ,手术中将牵伸器用 2mm克氏针交叉穿股骨和胫骨于膝关节中央 ,术后逐渐旋转牵伸杆 ,膝关节软骨面在避免挤压的情况下慢慢伸直。结果 :2 7例 3 0个膝关节 ,术后平均牵伸时间 5 8d ( 18d~ 10个月 ) ,全部病例膝关节伸直皆达到矫形需要的要求 ,未发生影响治疗效果的并发症。结论 :新型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技术 ,开辟了一条微创、简便、安全治疗屈膝挛缩的有效方法 ,能够矫正用传统手术难以治疗的严重膝关节屈曲僵直畸形  相似文献   
5.
组合式外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6.
现今,骨外固定技术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器械改进和适应证的拓展方面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成为集生物学理论、应力成组织机理和功能适应性,以及器械系列化、操作规范化和疗效标准化为一体的技术体系.适应证也从早期的单一骨折固定,拓展至复杂性骨折、毁损性肢体损伤、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复杂畸形矫正和复杂性肢体短缩畸形等骨科临床最为棘手的问题,并且跨界其他相关领域,如在治疗下肢血供障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在整形和美容外科中,彰显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5.6岁;单侧6例,双侧25例,共56膝。术前膝内翻角度为7.7°~38.2°,平均17.0°±8.8°。根据美国膝关节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为34~100分,平均(86.2±18.5)分。确定成角旋转中心与截骨矫形的位置,在胫骨畸形交点处用微创截骨器截骨,腓骨在头下截骨。安装术前已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通过调整伸缩内、外侧支架螺杆的长度渐进矫正内翻畸形。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KSS临床评分,结合行走时自我感觉及有无并发症等4项内容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9~20周,平均12周;随访时间14~50.4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角度为-3°~2.4°,平均1.7°±0.9°;膝关节KSS评分为75~100分,平均(96.1±7.7)分,其中优4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2%(55/56)。11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轻度针道感染,经常规换药后感染控制;3例术后发生针道松动,经更换针道后恢复固定强度。结论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矫形及符合美学要求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诞生的骨外固定技术,不仅为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萌发微创概念的同时,也蕴藏着“自然重建”的治疗理念.近年来,随着组织再生基础研究的发展及技术创新和应用技术的规范,骨外固定技术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也相继被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技术概念和应用原则.新的理论、概念及原则,已成为骨科临床处理一些棘手问题的“金钥匙”.以下就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的概念、组织再生、微创原则、个性化治疗及同期治疗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7岁,右前臂挤压伤后遗留前臂畸形、手功能障碍4年入院.4年前右前臂被机器挤压,前臂软组织广泛挫裂伤伴桡骨远端骨折,通过多次手术治疗后创面愈合,后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前臂缺血性挛缩与手的功能障碍,于2001年10月就诊.查体见右前臂掌侧曾实施腹部带蒂皮管移植覆盖创面,轻度爪形指伴手指的伸屈功能障碍(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表现),其中手虎口挛缩较蓖,拇指不能完成与食指对掌,手的感觉功能正常.X线检查显示:手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正常,桡骨远端有桡偏、屈曲,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10.
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