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临床常以炎症性疼痛为首发症状,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常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加长PHILOS钢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肱骨近段骨折术后骨不连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4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使用加长PHILOS钢板结合植骨术治疗,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4±10.3)岁,骨不连类型:肥大型6例,营养不良型6例.,萎缩型8例。对照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6±9.8)岁;骨不连类型:肥大型7例,营养不良型7例,萎缩型6例。观察两组患者骨密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加长PHILOS钢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不连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可以达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分期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方法对60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分期治疗,根据软组织条件在不同时间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一期采用临时固定法;二期采用创伤修复法;三期采用最终固定法。治疗中运用外固定支架技术、微创技术和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结果随访1年,按Burwell 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40例、复位可14例、差6例,优良率为90.00%。按Tornetta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36例、良12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80.00%,无骨不连、创伤性骨髓炎发生。结论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是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HILOS)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使用微创PHI-LOS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4±11.9)岁;按AO分型,A1型2例,A2型3例,B1型6例,B2型7例,B3型9例,C1型6例,C2型7例。对照组使用微创PHILOS内固定,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5.4±10.7)岁;按AO分型,A1型3例,A2型4例,B1型5例,B2型8例,B3型10例,C1型5例,C2型5例。观察两组患者骨密度、患者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肱骨头坏死0例,肩内翻1例,内固定松动1例,满意36例,骨密度(1.013±0.109)g/cm2,骨性愈合时间(12.00±3.79)周,肩关节功能评分97.2±4.6。对照组肱骨头坏死3例,肩内翻5例,内固定松动6例,满意32例,骨密度(0.812±0.089)g/cm2,骨性愈合时间(20.00±8.67)周,肩关节功能评分78.5±3.2。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优良36例,对照组优良32例。两组在骨密度、患者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PHILOS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可以达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120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壮骨方组(研究组)、仙灵骨葆组(对照组),每组60例。连续给药12周后检测骨密度、骨钙素、1,25 (OH2) D3 改变,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骨密度、骨钙素及1,25 (OH2) D3 含量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阻止骨量丢失,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的红外光谱鉴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红外光谱法对六味地黄丸进行了指纹图谱鉴定研究。结果显示,用相似度分析方法分析组方中缺不同药味的六味地黄丸其红外光谱图谱与原方的图谱相比较有较大差异,表明可用红外光谱来鉴定中药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7.
通过摇瓶实验,研究补料方式对白花蛇舌草细胞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多糖产量的影响.以细胞干重、多糖量为指标,对白花蛇舌草悬浮细胞进行了补糖(蔗糖)、补氮(氨水)和补碱(氢氧化钠)的摇瓶补料分批发酵实验.结果表明,4次补氮时白花蛇舌草悬浮细胞干重及多糖分别达到3.50 g/L和64.59 g/L;4次补碱时白花蛇舌草悬浮细胞干重及多糖产量分别达到3.27 g/L和58.87 g/L.补碱和补氮无论是对细胞干重还是多糖的产量等都有着明显的提高,说明它们对白花蛇舌草细胞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丸的X-衍射指纹图谱鉴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小平  陈笑宇  宋青  李宁 《中药材》2005,28(3):184-186
目的:建立中药六味地黄丸的新鉴定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通过对8份样品的Fourier图谱分析鉴定,获得了六味地黄丸的标准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六味地黄丸的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后路脊柱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行后路脊柱内固定手术1362例患者资料,将术后切口感染7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再随机抽取术后无切口感染159例作为未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后路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伤口感染对患者术后远期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度、椎体成角以及内固定失败率的影响。结果 1362例患者发生术后伤口感染73例,术后伤口感染率为5.36%,其中术后表浅切口感染19例占26.03%、术后深部切口感染54例占73.97%;对73例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分离细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8株占20.69%、革兰阳性菌63株占72.41%;术前血糖值及术中出血量为影响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年、2年,两组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度以及椎体成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随访内固定失败率为6.85%显著高于未感染组为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伤口感染可明显影响患者术后伤椎的恢复及手术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